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全文阅读

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全文阅读

西原公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苏东山苏沛是作者“西原公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有嘴……就行?他心底幽幽一叹,怪自己!平日里忙于修炼,忙于书院俗务,忽视了对儿子的管教、引导。导致他治学态度如此不端正。写诗虽不是写文那般繁琐,却要遣词、造句,反复推敲、斟酌,如此才能写出一两句。写诗词对于儒修来说又如此庄重。结果儿子却说“有嘴就行”。太狂了!算......

主角:苏东山苏沛   更新:2024-06-02 13: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东山苏沛的现代都市小说《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西原公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苏东山苏沛是作者“西原公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有嘴……就行?他心底幽幽一叹,怪自己!平日里忙于修炼,忙于书院俗务,忽视了对儿子的管教、引导。导致他治学态度如此不端正。写诗虽不是写文那般繁琐,却要遣词、造句,反复推敲、斟酌,如此才能写出一两句。写诗词对于儒修来说又如此庄重。结果儿子却说“有嘴就行”。太狂了!算......

《儒学:一字出,众生臣服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既然要说服苏沛,少不得要露些真本事了。

低调在这个时候不好使。

反正本命字都修出来了,会写诗、写文,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次,苏大爷要装把大的B。

“爹,你看我是写议文,还是写诗?”

“啊?”

苏沛以为自己听错了。

诗?

老子身为八品大儒,都不敢说能写出什么好诗。

儿子是那块料?

他娘?

更没这个学识。

你现在要写诗?

到底是少年心性,一朝得意,忘乎所以。

但想到儿子刚修出的本命字,苏沛也不好太过打消他的积极性。

只等着待会给他指出问题时,儿子能听听得进去才好。

“随你,写诗,写文,都行。”

“矫枉”固然很好,但千万不能“过正”。

儿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心,别被自己打击没了。

自己儿子以后可是要登顶儒道山巅的!

苏东山点头。

题材自定,那就好办了,先写首华夏千古名篇,给老爹开开眼。

记忆里这个世界的儒修治学都很“功利”——修道为第一要务!

若不是修儒需要学问,大多数人都想选择不读书。

读书研究精义,占了他们太多的时间。

所以文章多“事功”,诗词虽有,却极少。

再加上这个世界的诗词能否称之为诗词,不是写了、说了就算的。

是需要经过书院内的验诗笔勘验的。

过了验诗笔这一关,才能存世。

否则只能当作废话抹去。

但苏东山却不担心。

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储备随便拎一首出来都是妥妥的“细糠”!

“那就先写诗吧,省事。”

苏东山微微一笑,双手负后,装起来了,“三更灯火五更鸡……”

苏沛愣了:“儿子,你干什么?”

“赋诗啊?”

“赋诗,你不构思一下?”

“写诗嘛,又不是行文,这不有嘴就行?”

苏沛面皮抽搐。

有嘴……就行?

他心底幽幽一叹,怪自己!

平日里忙于修炼,忙于书院俗务,忽视了对儿子的管教、引导。

导致他治学态度如此不端正。

写诗虽不是写文那般繁琐,却要遣词、造句,反复推敲、斟酌,如此才能写出一两句。

写诗词对于儒修来说又如此庄重。

结果儿子却说“有嘴就行”。

太狂了!

算了,让他受点挫折也好……

而苏东山眼见苏沛不说话,以为他同意了,索性不管他,将剩下的一起背了出来: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正是前身华夏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劝学诗。

这也是华夏小学生都会背诵的。

背完之后,苏东山撇了撇嘴,心道也就自己穿越的晚了,早到几天,妥妥的拿个甲等!

哪里用得着拿来争取一个补考机会?

真是大材小用!

“这……真的是诗!”

苏沛愣住了。

他还在想着等会怎么措辞才能既不伤儿子自信心,又能让他听进去。

没想到儿子直接给他写了一首诗出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苏沛喃喃念叨。

前面两句平铺直叙,用词朴实,直切题意。

后两句对仗工整,劝诫意味恳切。

俨然一位敦厚博学的长者在对自家晚辈谆谆告诫。

苏沛想起了自己少年时,许夫子就用过类似的话劝诫他们那一批学子。

如今自己身为院长了,也如许硕一般时常劝勉学子。

一代传一代,夫子变了,但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希望没有变。

关键是,道理谁都懂,却从未有人能像苏东山这样,以如此朴实、直白、恳切的诗来体现。

一手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竟让苏沛感慨万千。

问题是,这些话原本是他打好腹稿想对苏东山说的!

结果被儿子抢了先,还要他说什么?

苏沛忽然皱眉看向苏东山。

这臭小子,道理明明都懂,也都会,却还多次考校不合格,让他在院里丢人。

这混账东西!

苏东山眼见苏沛神情,不由疑惑:“不满意?不可能吧,这首诗如此经典!”

这首要是不行,还有什么诗可以?

他打定主意,老爹要是说不行,说不得他要抬杠了——那你写一首超过这首的来!

写不出举例也行。

此时,

苏东山体内的三色鱼在他开口背诗时,就变得比刚才活跃了一些。

它摇头摆尾,抬头向上,鱼嘴作吞咽状。

只见一缕清气从上空降下,如鱼饵入腹。

一股欣喜之意涌进苏东山脑海。

苏东山诧异不由一愣,小鱼刚才像是吞了什么东西?

他隐约觉得小鱼跟昨天相比好像不太一样,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又说不出来。

结果小鱼又传递给他一个念头——还要!

“还要什么?”

苏东山满心疑惑。

都不知道你要什么,我怎么给?

难不成是几个亿?

不等他追问,苏沛忽然忽然开口:“把这首诗写下来。”

“啊?”

“写下来,我有用。”

“噢,好!”

苏东山没有去管小鱼的催促,提笔伏案,将刚刚背诵的劝学诗写了下来。

下笔之前,他还担心自己不会写。

没想到手却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快速一簪花小楷写了下来。

看得一旁苏沛连连点头。

最后一笔落成时,苏东山猛然发现三色小鱼再次有了动静。

它又张嘴开始吞咽缕缕清气。

这次苏东山“瞧”得分明,小鱼的眼睛比先前明亮了一些。

就连他的四个本命字也愈发清晰起来。

“你要的是这个?”

苏东山恍然反应过来,莫不是这条鱼还得喂?

而食物就是一首首诗?

他心思活络起来。

诗可以喂鱼,那词呢,文章呢?

果然,三色小鱼给了苏东山肯定回应——就是这个!

苏东山来了精神。

他现在正愁怎么弄清楚三色鱼的妙用呢。

这不,有门路了!

试试!

他抬头看向苏沛:“爹,要不我再一篇议文你看看?”

苏沛正捧着诗篇看,心底想着以他的才学都认可这篇诗文,毛病是挑不出来的。

他想着是现在就去书艺院找验诗笔勘验一番,确定才气如何。

一方面好借机让众人对自己儿子印象有所改观。

另一方面也好让他知道儿子才气究竟如何。

儒修修的是浩然气,但大道登顶究竟能登多高却要看才气。

结果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苏东山说要再写议文。

“议文?”

苏沛眼睛大亮,这才是正经啊!

“好,你在这里先写着,我先出去一趟。”

他决定先去书艺院一趟,顺便处理些俗务,给儿子留够时间。

哪知道苏东山却摇头:“不用,我现在就写。”

苏沛以为自己听错了:“现在就写?”

他征询地看向苏东山,后者回应他一个笃定点头。

苏沛目光大亮,心底升起一丝自觉不真实的奢望——莫非我儿有圣人之姿?

“好,你写!”

苏东山点头,再次提笔,开始书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正是大儒荀子的《劝学》篇……节选!


他恍然明白苏沛刚才说的“我也觉得短”是何原因了。

对他们这种醇正儒修来说,高品秩的诗文,那真是再长也不嫌的!

但他也只是这么一问,看着苏东山起身,他立马挥手挑纸。

验才气、引才气、盖戳、抢文,一气呵成。

苏东山无动于衷,原地看着才气继续灌顶,陷入停滞的大周天经脉开辟再次动了起来……

苏沛咬牙切齿:“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对这种评价,高亨神色淡然。

可看了验文笔的评定之后还是忍不住惊呼一声:“橙品!”

须知书院学子能写出一篇蓝品文即可参加科举,且基本都能中榜。

能入紫品,科举起步也是进士。

橙品,不是当世大儒,也必定是当届科考前三甲。

而苏东山,一人一天短时间内分别写出了紫中带橙的诗文,橙品、赤品文章各一篇。

若以此论,不谈境界,苏东山才学已然到了大儒甚至圣贤的水平。

只是这个念头刚一升起,他就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二品修身境儒修?

在此之前还考校多次不合格?

这……

高亨忍不住以心声询问:“元雱兄,这是你儿子吗?”

苏沛心情舒畅,只当这是高亨恭维,咧嘴无声大笑。

同时以心声回应:“当然,我苏沛的种,能差了?”

高亨瘪了瘪嘴,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别那么肯定。

要不,你回去问问弟妹?”

“呼——”

一声风响,苏东山猛然抬头,眸中精芒四射。

体内,剩余的才气正引着浩然气做最后的“收尾”。

但他体内却实实在在发生了新的变化。

大循环,小循环,让他有种忍不住想要长啸一声的冲动。

周围明明什么也没变,他却清晰感受到一丝丝像风又像雨丝的存在。

这些存在颜色各异,如空气一样存在于天地之间。

“原来这就是天地元气。”

苏东山心生明悟。

儒、道、佛、妖、魔各家修士所修真气都是从这天地元气中汲取。

“修”字便是去芜存菁,只留对自己有用的。

所以常人常人呼吸的是驳杂的元气,而不是纯粹的真气。

果然,随着境界的提升,他对修炼的认知自然而然地多了一层。

苏沛大笑:“儿子,怎么样?”

苏东山高兴点头:“很好!”

一日之间,苏东山以三篇诗文,从二品一跃成了三品!

儒道三品,仁者境。

与道家三品开炉境对应。

不同的是,道门在此境界注重自身筋骨、气血以及穴窍数量的开辟,与佛家更为相近。

儒家则注重养气、开辟穴窍数量。

道门体魄、气血,都比儒家弟子要强。

可若论一口“气”之强,儒家还要在二者之上。

道门是绵绵若存,佛家重修神,不重气。

儒家则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浩然气,开辟体内穴窍……”

苏东山仿若无师自通,立刻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这边高亨则拿着苏东山刚写的文章:“来来,贤侄,这次这么写……”

这次苏沛说什么也不干了,伸手按住:“高利贞,你要点脸吧?”

高亨满脸疑惑:“元雱兄,脸是什么东西?”

苏沛沉默片刻,烫手一般抽回。

高亨得意洋洋。

苏沛心底却想着自己真是蠢得可以。

苏东山是他儿子,在家里不想让他写多少,就写多少?

以他现在才二品的修为就能写出赤品文章,以后修为、读书多了,又会怎样?

不可想象!

尤其是儿子还修有本命字,这种不能为外人道的窃喜有谁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