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品篇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品篇

西湖遇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是作者“西湖遇雨”笔下的一部​小说推荐,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雄英朱元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08-15 07: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品篇》,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是作者“西湖遇雨”笔下的一部​小说推荐,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雄英朱元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品篇》精彩片段


“皇权和相权,主仆矛盾?”

朱元璋缓缓踱步,然后突然顿住,他的眸子亮了起来。

是的,在经济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其实他还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极度强化皇权,把相权踩到尘埃里!把实际担负着丞相职责的人,当做自己的奴仆!

可是,究竟是怎样扭曲的心态,才能想出这种法子?

说实话,这就是历史局限性了,或者说想象力不够。

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丞相,都是与皇帝“几乎能够”平起平坐的;在三国时期,诸如曹操、诸葛亮等丞相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直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彻底成型,丞相变成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一人变为多人,相权开始被削弱;而到了宋朝,丞相不仅失去了坐着的权力,而且受到了更多的监督,相权更加削弱;直至如今的明初,在胡惟庸案后,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可即便是亲手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朱元璋,也从未想过,走奴役丞相,把丞相当做自己的奴仆固定下来这条路,因为这严重有悖于华夏的政治传统。

紧接着,阴阳炁海中再次传出了朱雄英的声音。

听罢,王景倒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寒冬冷气入肺,直接让他打了个哆嗦。

两人对视一眼,王景更是看出了董伦眼中的惊骇之色。

——若是真如此施行,恐怕所谓丞相,也不过是皇帝家奴而已!

只能说,圣孙殿下,这是遇到高人了啊!

可同时,两人眼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心动之色,毕竟,如果真这么搞,那么他们这些殿阁大学士,恐怕是最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军机大臣的!这就相当于走了捷径,一步登青云。

固然跟以前的丞相不能比,但同样的,要是按照正常晋升来走,他们这辈子能不能走到尚书都是个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停在左右侍郎或是左右布政使司这一级别了,根本就没有登青云的机会。

既然现在有了登青云的机会,此青云比彼青云矮一截,又有何妨呢?总比在下面眼巴巴地看一辈子要好。

“军机处,近十个军机大臣,无品阶,差遣,随意罢免,跪受笔录。”

朱元璋细细咀嚼着这些关键词。

这时候,在外侧的王景忽然行礼道:“陛下,丞相毕竟是国家体面......”

朱元璋接过马三保递来的手炉,笑道:“咱知道。”

朱元璋虽然经常噶文官的脑袋,但是对于文化人,他其实还是挺尊敬的,或者说出身农民的“朱重八”很尊敬文化人,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则有时候必须要噶几个臣下的脑袋杀鸡儆猴,这不矛盾。

所以,朱元璋的内心,其实也不希望搞“跪受笔录”这一套,这实在是把人的尊严往靴子底下踩。

而且作为一个威严的帝王,朱元璋往那里一坐,就已经足够骇得人膝盖发软了,他并不需要这些形式来证明或者突出他的权威。

嗯,人都是越缺什么越需要彰显什么......真正拥有的,反而不需要彰显。

不过作为史学界公论,清朝搞的军机处这套拿出来代替宰相制度,其实本来也不是靠表面的这些东西的,军机大臣站着还是跪着并不重要,难不成说,军机大臣站着,就能改变军机处的性质了?不可能的。

而朱元璋此时虽然还不知道这是清朝的制度,但他打算做的,就是根据朱雄英的描述,取其内核化为己用。

什么是军机处制度的内核?

如果只从表面上看,那就是军机大臣是一个差遣职位,本身无品级,且是多人担任。

但这和明朝内阁的首辅、次辅、阁老们,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军机处制度真正的内核在于,军机处的成员都是由皇帝亲自选拔,亲自任命,而且随时可以更换,不受任何限制,而且军机处只有议事权,没有决策权。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群只能提意见的“临时工”,是皇权的“仆人”。

在清朝,皇帝更换军机大臣,那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跟明朝换个首辅要折腾到朝野震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妙极!还得是咱大孙厉害!”

如此一来,相权虽然也没有完全消失,但对于皇权的威胁,却显然是极大地削弱了。

这样就不仅有人帮朱元璋干活,减轻他的繁重的工作负担,而且朱元璋又不用太过担心皇权被架空,因为他可以随时罢免任何一位军机大臣,却不需要付出类似胡惟庸案的代价。

看着身边的殿阁大学士,捧着手炉取暖的朱元璋,嘴角噙上了一丝笑意:“咱有意设个军机司,尔等可愿进入其中啊?”

鄙视、质疑、理解、成为、超越......

王景和董伦二话不说,马上躬身道:“愿为陛下效命!”

废话,能当丞相,哪怕是丐版丞相,那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情!

朱元璋只是大笑不止。

而回过神来的王景和董伦也是讪讪。

是了,这就是皇权如何奴役相权的奥秘了。

——权力。

只要皇帝向这些品阶低微却有才能的文官,递出能够一步登天的邀请,没有人能够拒绝。

那么,一步登天的代价是什么呢?

那就是永远成为皇权的奴仆,你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这就意味着皇帝可以随时收回,让你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甚至更糟的万劫不复状态,而为了维持这种权力,就必须服从于皇帝。

这种制度,使得相权彻底被皇权所豢养,当然是有弊端的,这就直接导致了能够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再也不可能出现。

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利处却远大于弊处,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制度,而非是能够跟他分庭抗礼的丞相。

这时候,笼罩在朱元璋心头的阴云已经彻底消散,心情大好的他离开王景和董伦这个位置,向阴阳炁海靠近了几步,随后对着阴阳炁海问道:“对了大孙,这个制度是那边施行的吗?”

过了一个时辰,阴阳炁海传来了声音。

“不是啊爷爷,是清朝灭亡明朝以后施行的。”

“哐当!”

朱元璋手中的手炉掉落在圣孙坛的青石地面上,里面的火炭坠落在地,顿时火星四溅,甚至燎到了朱元璋身上披着的玄色大氅。

清朝,灭亡明朝?!

朱元璋的眼眸中,满是惊骇!


尽管众人对无线电台这一能够千里通讯的神器充满了期待,但李景隆和徐辉祖这俩小子的初次尝试却并未如愿。

实际上,李景隆和徐辉祖,确实是完全按照着手册上面的指示,一步步地操作着,然而那神秘的墨绿色大匣子却毫无反应,既没有发出信息,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两人相隔百步,两个无线电台相对摆放着。

李景隆和徐辉祖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是不是你没按这个手册上操作?”

“是你才对吧。”

不过眼下肯定不是吵架的时候,两人陷入了沉思。

他们明明已经按照手册上的步骤来操作了,为什么还是无法成功呢?难道是这个神器有什么问题吗?

当无线电台在又一次尝试中毫无反应,那原本被众人期待的神秘光芒并未亮起,也没有传来朱雄英所说的“嘟嘟嘟”的声音时,藩王和国公们的心态也稍有变化。

从阴阳炁海那边走过来的周王朱橚期待不减,还是满怀热情地盯着那台神奇的墨绿色大匣子,他的眼中闪烁着浓烈的好奇,朱橚跟哥哥们不同,他既不擅长政治也不擅长军事,反倒是对医学和其他技艺比较热衷。

而同样年轻的燕王朱棣则明显还不是完全体状态,并没有压抑自己的情绪起伏,没什么喜怒不形于色的意思……在李景隆和徐辉祖再次尝试的时候,朱棣跟着仿佛在战场上看到了一线新的胜利机会一样激动,但当尝试失败,匣子沉寂无声时,他的眉头也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

虽然朱棣并不是轻易动摇的人,但此刻,他的心中却也不由得生出一丝疑虑......这神器,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奇吗?

或者说,有没有可能不是大侄子的问题,甚至也不是这个神器的问题,而是那头的东西,到了这头不一定完全好用?

郑国公常茂则显得更为急躁,他跟他爹一样本就是个性情中人,之前在匣子被搬出来的那一刻,他的眼中就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然而,当无线电台经过两次试验还是没有反应时,他顿时有些着急了......常茂瞪大眼睛,甚至想要上前亲自摆弄那台墨绿色的大匣子,看看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不过李景隆可不敢让他弄,常茂那手劲儿大的吓人,劈砖捏石都是等闲,这种精密的神器给常茂鼓捣两下,八成就要报废了。

曹国公李文忠的心情则相对复杂,他既不像一言不发的徐达那样沉稳,也不像常茂那样急躁,他一开始就对这神器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只是目睹了阴阳炁海的存在后信了几分,在看到众人的反应后,李文忠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丝期待。

不过,当看着儿子李景隆尝试失败时,李文忠的心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失望,反而拿过了手册自己看了看,研究是不是他们使用的方法有误。

信国公汤和则始终保持着冷静,他并没有像那几个年轻的藩王一样表现出明显的期待或失望,在匣子沉寂无声时,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满是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而汤和的心中则是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如果这神器经过几次试验后能用,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奇,那么明军将会迎来怎样的变革?可以想象的是,最起码北征北元朝廷的时候,诸军之间情报沟通顺畅,就能够配合无间了,不至于招致上次那种失败。

要知道,在洪武五年的时候,大明对北元进行了第二次北征,而此战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徐达与汤和率领的主力中路军被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打的大败而归,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率领的西路军获胜,实际上第二次北征整体是以失败告终的。

汤和始终对这次北征的失败耿耿于怀,如今眼见有了能够千里通讯的神器,虽然一开始不相信,但此刻反倒希望这东西能够使用,而不是压根用不了。

韩国公李善长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最希望无线电台这神器能用的,这样空印案就极大概率不会在文官集团内部扩大了。

走过来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也是眉头微微一皱,但他并没有责怪李景隆和徐辉祖,毕竟这是他们刚开始尝试使用这种神器。

“无妨,前几次尝试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还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摸索。”

随后,朱元璋又回到阴阳炁海,问了朱雄英为什么尝试不成功。

过了很久,阴阳炁海传来了朱雄英的回答。

“距离可以放远一些......”

听闻此言,朱元璋又让朱标去传话,对李景隆和徐辉祖说道:“你们放远一点再试一次吧。”

李景隆和徐辉祖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距离拉到了好几千步以后,隔着山头他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对方了,他们再次开始操作无线电台,这一次,两人更加小心翼翼地按照手册的步骤来操作,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时,无线电台亮起了光芒,并且成功地发出了“嘟嘟嘟”的声音。

解码出来以后,李景隆和徐辉祖也是兴奋地不行,他们终于掌握了这神器里神秘的、能够远距离通讯的力量,到底该如何使用。

而看着那张小纸条上的信息,这一刻,国公们皆是震惊无比。

“这......这难道是天意吗?大明竟得此神器相助!”

郑国公常茂则激动得跳了起来,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他一把抓住身边人的手臂,大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们大明有了这神器,何愁天下不定?”

“疼!疼!”

李文忠被常茂捏的骨头都要断了,常茂这才松开手,讪讪地笑了笑。

信国公汤和则相对冷静一些,但他的眼中也闪烁着震惊的光芒,有了这等神器,毫无疑问,明军从此往后将战无不胜!

朱标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走到距离阴阳炁海更近的那个无线电台旁,亲手抚摸着这个神奇的大匣子,感受着它的温度。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人也围了过来,他们观察着这个真的能够千里传讯的神器,脸上露出了惊叹、敬畏等不一而足的表情。

周王朱橚更是兴奋地说道:“有了这神器,父皇就可以更好地掌控天下了!”

走在最后的朱元璋,在确认了无线电台的传讯效果以后,脸上也露出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大声赞叹道:“此乃神器也!有了它,咱便可随时掌握天下动态!真乃天佑大明,令圣孙赐大明如此宝物!”

这一刻的朱元璋仿佛年轻了许多岁,整个人散发出一股蓬勃的、由希望带来的活力。

国公们的心底,也被这神器的作用所震撼,一想到以后明军可以远隔数百里、上千里,都能通讯流畅,不由地纷纷激动不已!

而这一切,毫无疑问,都归功于皇嫡长孙虞王殿下!

不,更准确的说是圣孙殿下!

众人纷纷看向了远处的阴阳炁海,而就在这时,朱元璋一拍脑袋,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好像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问大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