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朱雄英朱元璋全局》,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前段时间,他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干掉蓝玉这帮人的打算,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现在看来,如果立朱雄英为皇太孙,倒是不用这么麻烦。很快,五军都督府会同工部,日夜赶工,开始建设神机营军营和训练场。三千个精挑细选的将士被送到临时训练场,朱雄英身穿大明军服,一个个从他们面前经过。这些将士个个身强体壮,面带杀气,他很满意。常升跑过来,递给他一张纸,说道:“王爷,这是我拟定的训练计划,你看看。”朱雄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大声说:“常将军,从现在开始,在军营里,一律叫我将军。”常升一愣,心想,这个外甥是想过一把当将军的瘾啊,好,那就满足他。“是,将军。”朱雄英看看站在旁边的三个千夫长,又看看常升,还有一旁的朱允熥,说:“从现在开始,...
《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证皇长孙身份朱雄英朱元璋全局》精彩片段
前段时间,他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干掉蓝玉这帮人的打算,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现在看来,如果立朱雄英为皇太孙,倒是不用这么麻烦。
很快,五军都督府会同工部,日夜赶工,开始建设神机营军营和训练场。
三千个精挑细选的将士被送到临时训练场,朱雄英身穿大明军服,一个个从他们面前经过。
这些将士个个身强体壮,面带杀气,他很满意。
常升跑过来,递给他一张纸,说道:
“王爷,这是我拟定的训练计划,你看看。”
朱雄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大声说:
“常将军,从现在开始,在军营里,一律叫我将军。”
常升一愣,心想,这个外甥是想过一把当将军的瘾啊,好,那就满足他。
“是,将军。”
朱雄英看看站在旁边的三个千夫长,又看看常升,还有一旁的朱允熥,说:
“从现在开始,本将军按新式训练操典,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训练,所有人,包括你们五人,也一起参加训练。”
三个千夫长也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常升,一脸懵逼。
在大明军队中,能当上千夫长的,最少也打了几十仗,砍了不少人头。
现在一个十八岁的小屁孩,竟然要他们一起参加训练?
但人家是王爷,是皇长孙,自家公爷特别强调,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
五人只得答应一声,站到队伍中间。
朱雄英在上高中的时候,参加了十天的军训,当时他学得很刻苦,队列队形等基本项目是非常标准的。
他站在一个专门搭建的台子上,让三千将士站成很多排,围绕台子一圈。
以便他能看到每个将士,声音能传到每一个将士耳朵。
“立正!”
“稍息!”
“向右看齐!”
“敬礼!”
他在台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然后拿着马鞭,走到队伍中,一个个纠正,纠正之后还做不好的,直接一鞭子抽过去。
朱允熥因为年纪小,才14岁,以前又没有受过苦,都挨了好几鞭子。
不管是身份,还是职位,这些将士跟朱雄英都有云泥之别,自然不敢抱怨,更不敢反抗,只能做到最好,免得挨鞭子。
一天下来,已经学会了最基本的很多动作,朱雄英很满意,这比他们当时那帮高中生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第一天的训练一直到天黑之后才结束,那三千将士还精神抖擞,朱雄英和朱允熥已经累瘫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两兄弟直接躺在地上,不想起来。
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心疼坏了,赶紧让小桌子几个人把他们抬到床上。
常升也走过来,坐在朱雄英的床边,慈爱地看着这两个外甥。
“雄英,我们是要去打仗的,是去杀人的,训练这个动作和队列队形,花里胡哨的,有什么意义呢?”
朱雄英喝了一口江都郡主递过来的茶,声音有些嘶哑地说:
“舅舅,今天这是最基础的,后面有严格的队列训练。”
“通过队列训练,建立严格的纪律,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
常升看他声音都嘶哑了,赶紧摆摆手。
“好好好,按你说的办。后面还有什么动作,你明天一天教完,然后我带着他们训练,你来监督。”
“你再这样吼下去,嗓子就哑了。”
朱雄英点点头,也只有这种方法了,不然,这种高强度的消耗,他支撑不了几天。
朱雄英笑道:
“所以,我们干脆把皇爷爷也拉进来,要结党就跟他结党。”
“把陛下拉进来?什么意思?”
李景隆没有太听明白。
朱雄英笑笑。
“工坊利润的两成交给皇爷爷,皇爷爷一两银子不出,什么事儿也不用干,就成了第二大的股东,他还有什么话说?”
李景隆忍不住对朱雄英竖了一个大拇指。
“高,殿下实在是高!”
李景隆虽然在淮西勋贵中是晚辈,但从小性格外向,八面玲珑,深受朱元璋和淮西勋贵的喜爱。
没过几天,他就把名单上的人联络好了,二十万两银子也已经备齐。
在庄园的另外一边,工坊立即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这段时间,朱雄英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麒麟山庄。
他让郑和物色了十个头脑比较聪明的太监,根据之前下载的资料,安排他们寻找材料,指导他们进行各种实验。
经过无数次改良和实验,红夷大炮和燧发枪终于研制成功了。
射程虽然已远超从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朱雄英要求的五里和三百步,陶成道一筹莫展。
“殿下,微臣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做了无数次改良和实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朱雄英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是希望从枪炮本身,让陶成道想想办法。
但现在陶成道的技术已经到了瓶颈,就该朱雄英放大招了。
“陶大人,你有没有想过,是火药的问题?”
陶成道摇摇头。
“殿下,火药是微臣最新研制的配比方法,比之前的火药威力大了太多,已经无法再提高了。”
朱雄英问道:
“你的火药配比是多少?”
陶成道小声说:
“硝石75%,硫磺10%,木炭15%。”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这个火药配比是欧洲一百多年之后,才得出来的配比方案,让欧洲的火器一下子超过了当时的大明。
而之前元末明初中原的火药配比是硝石60%,硫磺20%,木炭20%。
朱雄英笑了笑,挥手让所有人离开,对陶成道说:
“你这个火药配比方案虽然非常好,但仍然不是最佳配比。”
“如果我把最佳配比方案告诉你了,你得向我保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采取一切手段保密,否则,我一定诛你九族。”
陶成道点点头。
“殿下,微臣明白,我们现在的武器已经很先进了,秘密绝对不能外泄。”
“现在兵工厂的五百守卫还是太少了,微臣请求,再派一千锦衣卫,内外两层防护,做到万无一失。”
“微臣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死,不离开麒麟山庄半步,请殿下安排人保护微臣的家小。”
朱雄英也为陶成道这种奉献精神所感动,拍拍他的肩膀。
“三殿下的旁边还有一个院子,以后就是你们全家住的院子,我不限制你妻儿的自由,但他们只要出山庄,就会有锦衣卫暗中保护。”
“多谢殿下!”
“火药的最佳配比方案是:硝石75%,硫磺12.5%,木炭12.5%。”
这是欧洲几百年之后的火药配比方案,已经非常接近火药的最佳配比,
朱雄英没有告诉他的是,化学方程式告诉我们,火药真正的最佳配比方案是:硝石74.64%、硫磺11.85%、木炭13.51%。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就算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他仍然可以造出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火器。
陶成道对朱雄英的崇拜,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现在殿下把这么精确的数据都告诉他了,他当然相信,这一定是最好的。
朱允炆捂着脸,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御书房。
朱雄英赶紧对朱元璋拱手道:
“孙儿多谢皇爷爷主持公道。皇爷爷,这东宫我是待不下去了,请皇爷爷让孙儿出宫居住。”
朱元璋没有理他,转头问站在远处的王尽忠。
“王尽忠,刚刚他们说的,漏了什么没有?”
王尽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磕头。
“陛下息怒,奴才没有第一时间向您禀报,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威严地吐出一个字:
“说。”
王尽忠不敢隐瞒,只得说道:
“回禀陛下,刚刚两位殿下说得都没错,但漏掉了两个事情。”
“大殿下在去东宫之前,叫马和先去东宫通传,原话是:皇嫡长孙殿下回到东宫,拜见继太子妃。”
“另外,大殿下进东宫正殿的时候,太子妃正坐在正殿正中,大殿下可能没看见,而是径直去到二殿下面前。”
朱元璋冷哼一声:
“滚出去,在御书房门外跪两个时辰。”
“奴婢遵旨,谢陛下饶命!”
王尽忠忙不迭地爬了出去。
朱元璋瞥了朱雄英一眼,见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丝毫不慌,叹了口气,说道:
“雄英,咱知道你忘不了你母亲,埋怨吕氏占据了太子妃的位置。”
“可是,毕竟你母亲已经薨逝了,太子妃的位置也不能空缺。”
“所以,从礼法上说,吕氏也是你名义上的母亲。如果你不尊重她,就是不孝,会被天下人戳你脊梁骨的。”
朱雄英没有回答朱元璋,而是问道:
“皇爷爷,根据您颁布的《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允熥一出生就是嫡子,而允炆出生的时候只是庶子,就算后来吕氏扶正,允熥的身份也应该高于允炆。”
“雄英不懂,想向皇爷爷请教,您为什么违背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跳过允熥,立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显然没有想到,朱雄英竟然问得这么直接,看了他一眼,又叹了口气。
“你父亲和你都走了,咱也老了,允熥你昨天也看到了,学问一塌糊涂,性格上,在人前唯唯诺诺,人后又无法无天。”
“你说,咱能把大明江山交给他吗?选择允炆,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朱雄英坐到朱元璋前面的地上,凑到他的面前,问道:
“皇爷爷,允熥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一直由吕氏带大,有没有一种可能,允熥就是被吕氏故意养废的?”
“还有,孙儿出了一趟宫,就得了痘症,而巧合的是,整个皇宫,那么多随从,只有孙儿一人得痘症,您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还有,母亲生过四个孩子,身体一向健康,为什么会在生下允熥没多久就去世?”
“母亲首先去世,允熥必然会由吕氏抚养,养废一个孩子很容易,我出了一趟宫,就得痘症去世。”
“而一个个巧合,导致最后一个结果,皇太孙只有允炆一个人选。”
“后世在侦查案情的时候,有一句话,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朱元璋摇摇头。
“你以为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以为咱没有调查?可是调查的结果,吕氏并没有问题,这些都是意外。”
朱雄英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这只能说明吕氏太会伪装,手段太过高明。
而她是太子妃,就算是朱元璋,在调查的时候也不能不有所顾忌,底下办事的人更是必须有所顾忌。
只要有所顾忌,手段再高明一些,要查出真相,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就算母亲和我的去世,只是两个意外,但养废允熥,却是事实。”
朱元璋眉头皱了皱,没有说话。
或许,他后来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朱允熥已经被养废了,只能立朱允炆为储君。
没有充足的证据和理由,要废掉太子妃,而且是下一任皇帝的母亲,就算是朱元璋,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朱雄英早就认真研究过这段历史,也分析过朱元璋的心态,知道这确实很难,而他的目的,也并不在这里。
他只是想在朱元璋的心中,播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让朱允炆登不上那个位子。
另一方面,就是为自己离开东宫,找到充足的理由。
“皇爷爷,算了,不想这些了,孙儿请求,带着允熥和我两个妹妹,到宫外居住。”
朱元璋叹了口气。
东宫他是住不下去了,而且,他也十八岁了,也不适合再住在宫内,只能到宫外居住。
“好吧。”
朱雄英松了一口气,只要让他住在宫外,他就有了自己的地盘,以后干什么事情也方便。
“多谢皇爷爷。”
他这才打开他拿过来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摊开在御案上。
“皇爷爷,这是孙儿给你送的礼物。”
“礼物?”
朱元璋笑呵呵地说:
“好,咱来看看,雄英给咱带的什么礼物?”
最上面的是一幅中国地图,朱元璋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是大明的地图?竟然标注得这么详细?”
“不对啊,大明没有这么大的地盘啊。”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这是六百年后世的地图,比现在的大明相比,增加了西域、蒙古和东北。”
“但主体还是皇爷爷您打下来的基本盘,没有您消灭蒙元,再造华夏,治隆唐宋,后世的华夏早就不复存在。”
“皇爷爷您功高盖世,所以,在后世被大多数人评为千古一帝。”
朱雄英这一记马屁,拍得朱元璋心花怒放。
如果是朝堂的官员这样说,他听听也就算了,但这可是大孙说的,是来自六百年之后的评价。
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豪迈地笑道:
“如果上天再给咱二十年,咱也要把这些地盘打下来。”
朱雄英也没有告诉他,朱棣已经把蒙古和东北打下来了,还在西域设置了哈密卫。
今天他也只是想把这两张地图当礼物,送给皇爷爷,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跟他好好探讨一下。
“皇爷爷,回头让人把它挂起来,您抽空的时候再好好看看,这里还有一幅世界地图。”
他将中国地图收起来,放在旁边,露出下面的世界地图。
“世界地图?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个世界有这么大?”
朱元璋看到这么多完全陌生的地方,惊讶地问。
朱雄英点点头,指着地图给他介绍:
“这里是大明,这里是高丽、倭国、琉球、吕宋、浡尼、爪哇、苏门答腊、安南、真腊、暹罗、占城。”
“西边和东边还有很多很多的国家,除了跟我们一样皮肤的,还有黑皮肤的,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
朱元璋从来没有见过黑人和白人,也从来没有想到,大明之外,还有这么多地方,听得他大为惊讶。
“蓝小二,陛下的心思,岂是你我可以议论的?你再这样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你就给我滚出去。”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跟冯胜他们是平辈,只不过年龄小很多,资历稍浅一些。
自己刚说了一句话,就被冯胜骂,怒道:
“冯胜,你他娘的,这是我外甥孙的地方,你有什么资格赶我?”
冯胜白了他一眼。
“你再胡言乱语,你不滚,我滚。”
常升赶紧打圆场。
“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今天是来谈正事的。”
众人这才停止了吵闹,看向朱雄英,却发现朱雄英阴沉着脸。
大家这才意识到,面前这位是皇长孙、吴王,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陛下,自己只是一个臣子,却在他面前吵架骂人,实在是太放肆了。
所有人赶紧站起身,躬身行礼。
“吴王殿下恕罪,末将放肆了。”
朱雄英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冷着一张脸,一个个在众人脸上扫过,然后才对蓝玉一字一句地说:
“舅公,外婆强调过,我也强调过,让你管好你的嘴。”
“我今天当着众位舅舅舅公叔爷的面,最后一次强调,如果你再管不住自己的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从此我们断绝关系。”
“我不想被你害死,我想他们所有人也都不希望受到你的牵连。”
蓝玉一听,也知道自己又错了,看朱雄英话说得这么狠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请殿下恕罪。”
朱雄英侧过身子。
“舅公,起来吧,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蓝玉抬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耳光,这才站起身来,拱手道:
“殿下,微臣再也不敢了。”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这时,江都郡主带着几个宫女,给众人端来茶水,众人赶紧起身谢过。
看蓝玉一个人尴尬地站在那里,江都郡主将他扶到桌边坐下,亲自将茶碗递到他的面前。
“舅公,坐下喝茶吧。”
蓝玉感激地看了这个外孙女一眼,喝了一口茶,缓解了一下内心的尴尬和不安。
朱雄英看气氛缓和了一些,这才说道:
“皇爷爷已经允许我组建三千人的火器部队,我给这支部队取名神机营,全部配备最新的威远炮和洪武枪。”
“我要让神机营的战力能够以一当十,需要每一个将士都是精英,需要大家的支持。”
宋国公冯胜此时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在军中地位最高,首先拱手道:
“王爷放心,我亲自挑选最优秀的士兵和将领,配发最精良的装备和战马。”
朱雄英点点头,看向开国公常升:
“舅舅,我想让您担任神机营的副统领,只是,以公爵的身份担任三千人的副统领,会不会太委屈了您?”
常升赶紧站起身,拱手道:
“请王爷放心,末将保证,将神机营打造成以一当十的最强军队。”
其实,朱雄英对常升的军事能力并不是太了解,不过,他相信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儿子,打仗不会差。
最重要的是,他要这支部队绝对忠诚于自己,舅舅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皇爷爷既然允许他自己组建军队,也不会在意他任人唯亲,只要战力强悍就行。
接着,朱雄英又将征伐高丽的行动计划,给大家讲了一遍,并强调绝对保密。
众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听了朱雄英的计划,也不由得刮目相看。
朱雄英最后看看众人,问道:
“征伐高丽的统军大将,由谁来担任最为合适?”
王尽忠想了想,说:
“大殿下对大明和世界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既能种地,还会造火器,连陶万户都要拜他为师,好像什么都会,就像天才一般。”
朱元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骄傲地笑了。
“去库房,把高丽进贡的貂皮大氅,给他们兄妹四人送一件。”
“是,陛下。”
才送走朱棣没几天,李景隆又来了。
自从他把这个庄园送给朱雄英之后,他就被派往山西,刚刚回到京城,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有过来。
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庄园到处热火朝天,他心里一阵阵肉疼。
这个庄园曾经是淮西勋贵最喜欢来的地方,如今搞成了一个工地。
他一回来就听说了朱雄英这段时间的“丰功伟绩”,就想来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人。
看到李景隆进来,朱雄英笑道:
“李景隆,你这段时间跑哪儿去了?把庄园给我了,你也不过来看看。”
李景隆拱手,笑着说:
“殿下,我毕竟有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在身,去山西检查一下防务,昨天刚回来,这不就来拜见殿下吗?”
朱雄英将玻璃镜子、牙膏、牙刷、白糖等物品,摆放在桌子上,问道:
“李景隆,见过这几样东西吗?”
李景隆仔细地看了看,摇摇头。
“好像没有。殿下,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呀?”
朱雄英笑了,牙刷是明朝中后期弘治皇帝朱佑樘发明的,他自然没有见过,玻璃镜子更是很久之后的事儿。
“这个小镜子卖十两银子一个,有没有人买?”
李景隆把镜子拿着,照了照自己的脸,笑道:
“殿下,别说十两银子,就算卖三十两银子,都有人抢着买。”
突然,李景隆想起工部侍郎要拜朱雄英为师傅的传闻,惊讶地问:
“殿下,这些东西是您发明的?”
朱雄英笑了,点点头。
“类似这样的新奇东西,我以后还可以发明一些。”
李景隆顿时两眼放光。
曹国公李文忠早逝,曹国公府不但没有垮,在所有勋贵中,基本上算是最富的。
就是因为李景隆在这帮武夫中最有商业头脑,有很多产业都是非常赚钱的。
“殿下的意思是,我们建一个这样的工坊,生产这些新奇的东西?”
朱雄英点点头。
“我说过,占了你的庄园,必须要几倍地还给你,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李景隆大喜,这可是稳赚不赔,利润丰厚的买卖。
“多谢殿下。”
两人当即就坐下来,好好合计这事儿。
根据朱雄英的意思,决定由李景隆出面,拉上蓝玉、常升、魏国公徐允恭(徐辉祖,中山王徐达长子)、宋国公冯胜、傅让(傅友德长子)、武定侯郭英、梅殷(宁国公主驸马)、欧阳伦(安庆公主驸马)等人。
共同出资二十万两白银,在庄园建设工坊,生产玻璃镜子、牙膏牙刷、白糖、冰棒等新奇物品,暂时交由郑和负责。
当然,银子由其他人出,朱雄英出技术,是最大的股东,李景隆已经把庄园奉献出来了,只需要象征性的出一部分银子。
这些人也都是朱雄英精挑细选的,是淮西勋贵的中坚力量,基本上也都是朱雄英的亲戚。
他提前用利益将他们绑定在一起,就算以后自己当皇帝,做出一些限制淮西勋贵的政策,也能得到这些重要力量的支持。
李景隆看了看最后拟定的名单,皱了皱眉,说:
“殿下,陛下最忌讳朝臣结党,现在这么多淮西勋贵结合在一起,恐怕陛下心中会不喜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