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创梦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对于蓝玉这种纯粹的武将,最喜欢的还是骑马冲锋对于火器还是充满了不信任,毕竟这也是这个时代下火铳的不足导致的。朱允熥没有废话,直接将黑火药和弹丸灌了进去,压实!随后三点一线,瞄准了不远处的盔甲。只见朱允熥扣动扳机,刺啦一下便在枪膛后冒起火花和白色的烟雾。砰!一发弹丸便冒着火花和烟雾瞬间射了出去!哐当!金石交鸣声在空荡的大殿内回响,而弹丸更是一瞬间击穿了前后两面盔甲,随后镶嵌于石墙之中!看到这一幕,蓝玉目瞪口呆的愣在了原地......下一秒!更是不顾形象的直接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被击穿的盔甲,久久不能回过神。“这......这还是火器吗?陛下,这玩意可比火铳强太多了!”回过神,蓝玉指着被打个稀巴烂的盔甲兴奋的喊道!朱允熥早有预料,只是淡...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对于蓝玉这种纯粹的武将,最喜欢的还是骑马冲锋
对于火器还是充满了不信任,毕竟这也是这个时代下火铳的不足导致的。
朱允熥没有废话,直接将黑火药和弹丸灌了进去,压实!
随后三点一线,瞄准了不远处的盔甲。
只见朱允熥扣动扳机,刺啦一下便在枪膛后冒起火花和白色的烟雾。
砰!
一发弹丸便冒着火花和烟雾瞬间射了出去!
哐当!
金石交鸣声在空荡的大殿内回响,而弹丸更是一瞬间击穿了前后两面盔甲,随后镶嵌于石墙之中!
看到这一幕,蓝玉目瞪口呆的愣在了原地......
下一秒!
更是不顾形象的直接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被击穿的盔甲,久久不能回过神。
“这......这还是火器吗?陛下,这玩意可比火铳强太多了!”
回过神,蓝玉指着被打个稀巴烂的盔甲兴奋的喊道!
朱允熥早有预料,只是淡淡的开口:“如果设立专门的制作局,然后将其全军或精英军队推广,舅姥爷觉得如何?”
蓝玉连忙点头:“简直不敢相信!如果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有了这个,那就算是面对瓦剌十万军队也可获胜,哪怕是二十万也有一敌之力!
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双方只能相互厮杀,但要是有了火绳枪,那还厮杀个屁,一百米外还没看清楚对手就被杀死了。
简直是单方面的碾压!
朱允熥拿出一个本子递给蓝玉道:“关于火绳枪的事乃是绝秘,这里是关于这个火器机构的设想和细节,你下去可以看看,钱和人可以找户部和工部要,务必要做到完美!”
蓝玉接过本子,当即行礼道:“臣遵命,不过臣有一问,该机构取何名为好?”
“火器乃军队之物,就叫军工所吧!
... ...
“快!快将那个图纸中的火绳枪给咱记下来!不然咱砍你们的脑袋!”
朱元璋一手指着天幕,一手指着台下诸臣吼道。
那样子恨不得要爬进天幕,直接将那个图纸抢过来才行!
闻言。
台下诸臣连忙拿起笔按照天幕上的那张白纸一笔一划的复刻,若没有看清的,就立马看一眼身旁同僚的桌子。
那样子,怕是连科举时都未曾如此着急忙慌和害怕过。
蓝玉也不例外。
一会跑到这边看看,一会跑去那边看看,就没跳下过脚步。
活生生的一个“监考老师!”
“陛下!臣画完了,请陛下观看!”
就在朱元璋眼热的看着天幕时,礼部侍郎陈迪当即喊道。
说话间更是拿起桌上的白纸就朝着朱元璋这边小跑了过来。
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了。
朱元璋和蓝玉连忙小跑了过来,接过了陈迪手中的白纸。
“好啊!好一个火绳枪!这乃是咱大明的国之利器啊!”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白纸连声赞叹。
如果只是一张图纸,朱元璋或许还不会如此看重,但刚刚的天幕中朱允熥可是实打实的将其展示了一遍。
那威力,可要比火铳、弓箭都要强上不少!
作为一名靠武力立国的君主,朱元璋可是对火器极为看重的,尤其是和元朝军队对战后。
这种东西,可是能彻底颠覆作战模式!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图纸,激动道:“若是神机营全部配备这种武器,那再来一次北伐必能全灭瓦剌!”
“陛下,别说是瓦剌,给我五万火绳枪,我能拿下大半个蒙古!”
朱棣率先开口:“陛下,藩王俸禄一事尚可缓缓而改,但边疆一事已是迫在眉睫,不得不行,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以边疆为重啊!”
朱棣已经看出来了,今天的宴席分明就是鸿门宴,朱允熥更是下定决心要进行削藩了,此刻朱棣不奢望朱允熥能放弃削藩,只能寄希望于他重视边疆,然后拨款。
不管多或少,能给就行!
至于以后的事,就只能和姚广孝商量一番后徐徐图之了。
然而今天的铁铉是铁了心要和朱棣抬杠——
朱棣话音刚落,铁铉便立马开口:“国库空虚,哪来的钱粮再给燕王?”
“若是燕王和众藩王真的以国事为重,我看不如这样,由各个藩王出钱出粮以助边疆,一来可免国库空虚之急,二来也可展现诸王的爱国之心,传出去也是一件美谈啊!”
铁铉这话一出,除了燕王外所有藩王都是齐齐一愣!
……
下一秒!
所有藩王都朝着朱允熥哭诉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啊!微臣两袖清风,家徒四壁,除了几个美妾外再无余钱啊!”
“臣也如此啊!只有几百亩地和几座五进五出的宅子,哪里有钱资助边疆啊?”
“微臣更是如此,家中还有十几个儿女要养,实在没有多余钱粮!”
... ...
这些藩王跪在大殿之中,朝着朱允熥一个劲的哭惨。
就是没惨,也得嗷嗷哭几句才行,甚至还装模作样的流出了眼泪......
而在内心之中,更是将燕王骂了个底朝天!
你跟陛下要钱也就算了,跟我们又没什么关系,但你丫要钱就要钱得了,还把我们拉进来。
岂不闻,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要不是朱允熥还在上面,这些藩王都想上去群殴朱棣一顿。
看着台下众多藩王的样子,朱允熥内心之中暗暗一笑,随后缓缓起身:“诸位爱卿和王叔何至于此?”
“朕虽知国库空虚,但朕说什么也不会要诸位王叔的钱!”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
此话一出!
大殿内跪着的藩王们全都内心狂喜,迫不及待的就要歌颂朱允熥。
“陛下圣明!”
“陛下威武,当真为一代明君啊!”
“臣等必定安心辅佐陛下,使我大明走向盛世!”
“对对对!我也赞成!”
藩王们一阵疯狂的拍着马屁,望向朱允熥的眼神中更是宛如神明!
藩王中,唯独燕王朱棣不屑的看向其他藩王,随后皱着眉头看向了朱允熥,一副吃了屎样的表情说道:“陛下,那边疆一事?如何......”
朱允熥微微一笑,看了一眼朱棣,随后又看了一眼宁王朱权,缓缓道:“朕听闻两位王叔在京城外的时候聊过一会,说朵颜三卫好兵、好马是吗?”
朱允熥话音刚落,朱棣和朱权连忙跪了下来!
朱权更是惊恐的说道:“臣有罪,臣不该有违礼法!请陛下开恩!”
朱棣一瞬间也被吓了一跳,没想到离京城那么远,而且还被自己的卫士提前侦查过的偏僻地方,居然还有皇帝的耳目!
《皇明祖训》中规定——
若非皇命,藩王是不能离开封地,同时也不能与其他藩王见面的,轻则一顿训斥,但要往重里说,这也相当于密谋造反!
而且其他时间也就算了,但铁铉前一秒刚提出削藩,朱允熥现在又说出这个,其中意味......
已经很值得深思了!
若是朱允熥强硬一点,借机直接削去两人的兵权又能如何?
打不过蒙古人不是我菜,是对手太强!与其再和蒙古人做敌人,不如做朋友。
只要自己的皇位还在,自己的荣华富贵还在,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就在朱祁镇舒舒服服的躺在软卧之中,由身旁的宫女给自己喂葡萄,喂点心的时候,徐有贞兴奋的跑了进来。
徐有贞,夺门之变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也是大明战神朱祁镇的忠实走狗。
“陛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徐有贞大喊着跑了进来,脸上全是止不住的兴奋。
看到徐有贞进来,朱祁镇也是连忙起身问道:“爱卿有何好消息?”说着还朝着徐有贞的方向迎了过去。
徐有贞擦了擦额头刚刚跑步流水的汗水,挑了挑眉笑道:“是关于蒙古人的,陛下可大胆一猜!”
“蒙古人的好消息,怕不是蒙古人同意停战了?”朱祁镇微微一愣,连忙期待的问道。
徐有贞得意的摇摇头:“蒙古人停战已是人尽皆知,哪里称得上好消息!”
“那爱卿说的好消息是?”
“陛下,是鞑靼人不止同意停战了,而且还愿意重新向您称臣朝贡!”徐有贞兴奋的喊道。
“此话当真?!”
“当然!是鞑靼部的使者亲自来找我说的,而且他们所要的也不过是河套地区的一条路罢了!”
听到这话,朱祁镇直接不顾威严的跳了起来!
“好啊!好啊!不愧是爱卿,他们别说要一条路了,就是半个河套地区又能如何,给他们便是了!”
徐有贞见状,当即拍起了马屁——
“还是陛下圣明,不像那个于谦,我刚刚进来遇到他将这个好事说给他,他非说这是蒙古人不怀好意,说要借机偷偷控制这里,不战而屈人之兵。”
“哼!”朱祁镇冷哼一声。
“好你个于谦!当时被太后劝阻,才免去他辅助景泰登基的逆臣罪名,现在倒好,居然还敢挑衅我大明与蒙古的重归于好!”
“陛下,不杀他不以服众啊!”徐有贞连忙凑到朱祁镇的耳边说道。
“万一这家伙做什么事惹怒了蒙古人,那战乱将起啊!”
听到这话,被蒙古人所支配的无穷恐惧再一次涌入朱祁镇的心头,恐惧变为愤怒,朱祁镇捏着拳头当即喊道:“将于谦打入天牢,则日问斩!”
“陛下圣明!”
看着徐有贞兴奋的离去,朱祁镇得意的看向天幕:“你也配称千古一帝?看看我吧!只不过用一条路就解决了困扰大明上百年的瓦剌和鞑靼人的问题。”
“我!朱祁镇!才配称之为千古一帝!”
“甚至是这个世上唯一的千古一帝!”
... ...
(备注:于谦是夺门之变后就被马上斩首的,这里适当的改变了一下剧情)
一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
公元1399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整个大明帝国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
经过一年或是强硬的杀戮,或是柔和的劝阻,整个大明王朝的税制改革都已经完成
而结果也正如朱允熥一开始的预料——
整个大明一年的税收由3200万石变为4800万石,提高了足足三分之一的粮食收入。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地主和贵族所出,平民所出税收的比例少了将近一半。
而且在施行之初。
朱允熥便特别规定摊丁入亩中,只收亩税和徭税,其余税种,若非王命一概不得收!彻底断绝了地方官变着法和其他方式将损失从百姓的头上再收回来的可能。
“还是说,王叔你是在那瓦剌欺骗朕啊?”
闻言,朱棣连忙跪倒在地,“臣不敢,臣只是......”
朱棣话还没有说完,朱允熥直接摆摆手打断:“哈哈哈,朕只是开一句玩笑罢了,王叔不必当真,至于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谈!”
朱允熥带着笑意的说道,但语气中却带着强烈的威严和不容置疑。
“臣......谢过陛下......”朱棣无奈的点点头道。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朱棣已经看出来自己的这个侄子是铁了心要这样做,自己再不同意可就是一个抗旨不尊的帽子。
带着苦恼,朱棣失魂落魄的坐了回去......
此刻,他才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洪武位面——
朱元璋在天幕上的这一幕后忍不住开怀大笑。
“哈哈哈,做的好,做的痛快!对付朱棣这个逆子,就该这样干,让他知道那个位置不是他想坐就能坐的!”
一开始得知燕王朱棣造反后有多愤怒,此刻就有多高兴。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允熥的表现很让朱元璋满意——
不骄不躁,步步为营。
在朱允熥决定削藩后朱元璋就一直担心他年轻气盛,想一次性全部解决,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朱允炆削藩那样的后果。
被天下所指也就罢了,更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藩王造反。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自己的这个乖孙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更有耐心和肚量。
先是敲打,将削藩的种子种在众藩王的心头。
等到机会成熟后,这颗名为削藩的种子必将不断生根,破土成长,直至完全结果。
看到这,朱元璋又忽然想起了什么。
转头对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是问道:“燕王一家子和那个姚广孝到哪了?”
蒋瓛行礼当即回道:“禀告陛下,燕王几人正在被押回京城的路上,五日左右便能抵达京城。”
朱元璋微微点头,深邃的眼神中满是愤怒。
“将他押回来后先押去祖宗祠堂跪着,跪他个三天三夜后再来见咱!”
“臣,遵旨!”
... ...
相比于朱元璋的兴奋,其他位面的皇帝在看到天幕中朱允熥的所作所为后都皱紧了眉头。
对于朱允熥的手段,他们很是赞叹,但可惜这个手段却是用在了朱棣身上。
这是作为朱棣的子孙们所不愿意看见的。
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
他们还在头铁和矛盾,而在永乐位面的朱棣‘本人’却是非常的淡然。
甚至在看到朱允熥的所作所为后笑了出来,真心实意的笑道:
“此子英武似我啊!只可惜不是我的子孙。”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朱棣还会对天幕中的朱允熥抱有敌意,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是朱允熥的话,或许做的还要过分和绝情。
说到底,是不同的立场罢了,而且还是不同世界的不同立场。
堂堂永乐大帝朱棣,可不至于为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生气。
不过不生气归不生气,朱棣的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他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老和尚这个人了。
恐怕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无疑是两败俱伤......
一时间,朱棣都不知道自己该心向哪一边,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还是自己认可的朱允熥?
真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将视线重新回到天幕之上——
“削藩!没想到你朱允熥也会削藩!”
“我倒要看一看你凭什么比我强!燕王、宁王,你以为这些王叔就好对付吗?!”
“他们一定,一定会把你拉下皇位的!”
“我要让皇爷爷好好看看,我才是对的!我一定比你强!”
朱允炆朝着天幕,几近嘶吼的喊道,那样子完全没有了平日中温文尔雅的君子模样,反倒是和一个疯子没有半点区别。
听到声音,房间外的几个御前侍卫转头嫌弃的看了朱允炆一眼。
若不是朱允炆还是皇孙,几人都想进去狠狠的揍这家伙一顿。
不过比起身体上的疼痛,也许看着天幕中的朱允熥变的越来越好,比他更强,或许才是对他的的终极折磨。
... ...
永乐位面——
相比于朱元璋的期待,众人的眼神中除了期待外还多了几丝的凝重。
作为刚刚通过造反,使自己由藩王变为皇帝的朱棣,此刻也是深感藩王对于朝廷和皇权的影响。
此刻,朱棣的内心中已经思索起了该如何削藩。
而天幕中朱允熥的表现无疑是自己接下来削藩时最好的办法和答案,所以这是朱棣所期待的。
但同样,作为永乐大帝的朱棣,他又不甘于失败——
无论是这个世界,亦或是天幕中的那个世界!
天幕中的朱允熥削藩成功,那就意味着那个世界中的自己失败,但若是削藩失败,那自己又没什么答案可抄。
一时间,以果断和英明著称的朱棣,也是不由得陷入了矛盾之中。
朱棣旁边,姚广孝则是一脸的平淡,眼神中甚至有些兴奋,不由得感叹道——
“真是一位英明的君王啊,世上罕见,估计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能与之相较高下了!”
听到这话,朱棣微微蹙眉,一旁的老二朱高煦便满脸不服的说道:“我说大和尚你站哪头的?你咋和老大一样老长别人志气啊?”
姚广孝转过身笑着微微点头:“贫僧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这位朱允熥陛下的谋划可要远超常人,恐怕在天幕中藩王来京前就已经谋划好了一切!”
“先是对那个世界的燕王殿下的目的早有预料,然后又借机将藩王对朝廷的重压借铁铉之口公之于众,如此一来,藩王对削藩二字的抵触就小了许多,哪怕是有抵触和怨恨,也是恨开口要钱的燕王,而不是他。”
“而若是贫僧没有猜错,理已经讲清楚了,接下来怕就是武力的威胁了,文武双备,软硬结合,藩王一事再无麻烦。”
听完姚广孝的解释,朱高煦三人皆是一惊!
没想到,看着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甚至一度透明的朱允熥居然是一切的推手。
但转念一想又是十分的合理,毕竟藩王一事除了陛下的许可,一个铁铉敢当着这么多藩王的面提出吗?
哪怕是头铁的提出,也不可能有如此步步为营的准备。
朱棣也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过下一秒便是笑着拍了拍姚广孝的肩膀道——
“看来那个世界中的老和尚你有了对手啊!而且还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闻言,姚广孝笑着点点头,眼神中不免有些遗憾:“可惜啊,可惜不是这个世界的对手,终究是少了点趣味......”
永化殿内,藩王和文臣齐齐跪成了两排。
所有人又齐齐看向上面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熥。
朱允熥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嘲讽,让吕氏的脸色一变再变,心中又惊又怒。
朱允炆则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朱允熥居然听到了一切。
吕氏强压下心中的惊慌,冷声道:“朱允熥,你到底想干什么?你难道忘了,你只是个不得宠的皇孙,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
朱允熥转过身来,目光如炬,直视着吕氏
小娘,你未免也太低估我了,有些东西可不是得宠就能得到的,你得付出血一样的代价才行!“
闻言,吕氏和朱允炆立马反应了过来!
朱允熥之前所表现出的懦弱、木讷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和朱允炆夺取皇位!
吕氏愤怒的嘶吼:“好你个朱允熥,没想到你藏的这么深,早知道这样我当时就不该心软,应该让你和你的大哥一起去死!
“心软?哈哈哈!”朱允熥像是听到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当即大笑了起来:“你个恶妇也配说心软?!若不是你,我父亲和大哥怎么可能去世!我又何必装傻充愣十几年!”
朱允熥目光、语气中全是愤怒、凌厉和杀气,甚至双拳紧握!
而朱允熥话音刚落,大门便再一次打开,一道身影立马闯了进来!
三人齐齐朝着大门看去!
只见来折身穿飞鱼服,螳螂腿、马蜂腰,手中更是拿着一把绣春刀,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看到蒋瓛的一瞬间,朱允炆两人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朱允炆更是连滚带爬的跑到蒋瓛身后
“蒋瓛,孤命令你赶紧将朱允熥抓起来!”朱允炆躲在蒋瓛的身后,指着朱允熥喊道。
“对对对!快把这个小子抓起来,他要谋害我和未来的皇帝!”吕氏指着朱允熥,眼神之中满是得意!
你是听到了我们的计划又如何,骗了这么多年又如何?到头来终究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此刻的吕氏心中,已经将朱允熥列为了必杀对象!
甚至要比扶着朱允炆登上皇位还要重要!
听到两人的话,蒋瓛看了朱允熥一眼,随后缓缓抽出自己还带有血迹的绣春刀。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吕氏近乎疯狂的喊道,“只要你杀了他,我就给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下一秒,蒋瓛忽然挥刀!
而就在吕氏幻想着朱允熥人头落地的时候,那刀却在半空中突然改变轨迹,直接落在了朱允炆的脖前!
吕氏瞳孔顿时收缩,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此此刻冰冻,全身发凉,发出一声尖叫——
“啊!——”
朱允炆更是双腿发软,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若不是蒋瓛一手撕扯着他的衣领,怕是会直接跪倒在地!
“蒋......蒋瓛,你要干什么!难道你也要造反吗!”
朱允炆声音沙哑,他想愤怒的吼道,但声音中却全是恐惧。
蒋瓛看着朱允炆,冷笑道:“造反?哼!我只看到了朱允炆母子要谋害吴王,出手阻止,或者误杀罢了。”
闻言,吕氏身体发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她指着朱允熥,难以置信的喊道:“你......你居然想杀了我们!”
相比于朱允熥,蒋瓛的眼神中满是杀意,她丝毫不怀疑只要朱允熥一声令下,蒋瓛绝对会动手!
朱允熥戏谑的看了两人一眼,“我当然想杀了你!不过,你们放心吧,我可没有你们恶毒的心肠,至少现在没有!”
“你...你不能杀我们!不然我的老师方孝孺肯定会将你的事告诉所有人的!到时候所有藩王都会来杀你!”朱允炆颤抖的喊道。
“封铁铉为兵部侍郎,并赐封为忠正侯!赏银千两,地百亩,京城侯府一座!”
于是,在天幕的影响下——
这个位面中的铁铉的才能和忠诚,终于不用在自己死后才被赏识了。
当然,此刻的朱元璋对铁铉有多喜欢,就对正从北平拉往南京的朱棣有多憎恨。
造反不说,居然还敢这么残忍的杀害大明的忠臣!
士可忍,孰不可忍!
... ...
朱祁镇位面——
看着天幕中对于铁铉的评价,刚杀完于谦的朱祁镇也是不由得可惜。
“唉,可惜如此人才不生于我辈,不能为朕所用,真是可惜了!”朱祁镇躺在龙椅上摇摇头说道。
一旁的徐有贞见状,立马探过头道:“陛下不必惋惜,每个朝代自有其人才和忠臣,陛下虽无铁铉,但以陛下的圣明,其下人才济济,必有强于铁铉者。”
闻言,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是自然,莫说他人,就是徐爱卿你也是不弱于铁铉之辈啊!”
说着朱祁镇还满意的拍了拍徐有贞的肩膀。
而听到朱祁镇的话,徐有贞也是立马笑着说道:“微臣岂敢,微臣只不过是对陛下一片忠心罢了!”
说话间,徐有贞的脸上满是得意和嚣张......
... ...
崇祯位面——
崇祯看着铁铉,心中满是羡慕,不由得摇头。
喃喃自语道:“我的手下何时才能有如此人才呢?难啊,难啊!”
崇祯心中,手上已是无任何大臣可用,无任何人才可用,方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不过,是真的没有人才吗?
与其说是没有人才,倒不如说是崇祯没有对臣子的信任,以及没有识人之明。
在崇祯任位期间,光是阁臣便更换了五十多位,几乎是朝令夕改,任命大臣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后便又将其免职。
别说这些大臣能做一些实事了,就是熟悉政务都有可能来不及。
当然,崇祯也信任过大臣,比如温体仁,让其担任阁臣七年之久,但结果就是其任职七年,几乎没有任何的贡献......
七年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 ...
天幕之中——
众人齐齐看向了这位新任的兵部尚书,而朱允熥也是一脸“疑惑”外加“震惊”的问道:“铁爱卿,边疆之事乃事关重大,为何不行?”
“对啊,为何不行!今天你要不说出个一二三四,我必要你的好看!”朱棣看着铁铉愤怒的说道
听到疑问,铁铉白了朱棣一眼,随后对朱允熥解释了起来:“臣之所以不许,是因为国库空虚,无力再出多余的钱粮。”
听到这个回答,朱棣还没来得及开口,朱允熥就直接问道:
“我大明自去年税制改革后税收提高了不止三分之一,怎么可能没钱没粮?!”
朱棣也是满脑子的疑惑,连忙附和:“对啊,怎么可能国库空虚?”
要知道,朱棣之所以这个时候要钱有粮,就是奔着朝廷税制改革后多收了这么多税才来的,结果这才收完税几个月,你跟我说国库空虚了?
对于朱允熥和朱棣的质问,铁铉直接跪在了地上!
“臣不敢欺瞒陛下,国库实在空虚,再无半点粮草可供边疆啊!”铁铉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那样子要多诚实就有多诚实,甚至还有点委屈。
朱允熥见状连忙起身道:“铁爱卿先起身再说,你可知道国库为何空虚?若是知道则细细讲来!”
看着铁铉的举动,众人也是止不住的好奇,好奇国库为何空虚。
“嘶!”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火铳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无疑是极为繁琐的装填速度、烂到离谱的准度,以及笨重的身体,因此只适合埋伏以及防守,若是面对面作战,肯定会被对方的骑兵趁着装弹的功夫直接厮杀过来。
但此刻,眼前的这种武器则是将火铳所有的缺点全部弥补——
快速、精准、便携,以及强大的杀伤力!
阵阵微风吹过,战旗不断挥舞,而在战旗之下,一支百人步兵小队演示完射击后便当即退了下去。
下一秒!
如惊雷般的马蹄声突然响起,声势之大,甚至连台上的众人都感到了一丝的晃动!
伴随着战马的声音,一支身穿盔甲,身背火绳枪和长刀的骑兵当即冲了出来,看向他们,宛如一支蔑视天下的狂势迎面而来,仿佛要将眼前的敌人全部摧毁。
骑兵极速而行,下一秒便拿出火绳枪朝着提前准备好的铁盘射去——
砰砰砰!
数道枪声响起,无数铁盘被打的飞起,而相较于步兵的持续输出,骑兵在射完一波后便立马抽出长刀冲锋而去,如其他骑兵般展开了厮杀!
一开始的时候,蓝玉是不主张在骑兵身上配备火绳枪的,毕竟没办法发挥其全部效果,但最终还是朱允熥拍板定了下来。
无他,只因朱允熥想要追求灵活性。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一支灵活的骑兵便极为重要!
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步兵和骑兵相继展示,其中甚至还展示了步兵与骑兵的合作。
而在这些主要的展示后,演兵场内又陆陆续续展示了十人小队速射、火绳枪的快速拆解与组装、移动靶射击等等项目。
而这些也全都是朱允熥对蓝玉所提的要求!
或许看起来这些的震撼要远低于数百人共同射击,以及骑兵的恐怖气势,但却是一支部队强大与否的核心!
要知道,强大的部队之所以强大,不只是有着强大的武器,更重要的是有强大的战斗素养。
而对于今天神枪营的表现,朱允熥很是满意,更是对蓝玉几个将领和表现优异的士兵做出了赏赐。
见状,演兵场上,无数士兵的眼睛都如火焰的炙热!
从蓝玉创建这支精锐中的精锐部队——神枪营的时候,蓝玉便告诉他们这是当今陛下的亲军,是大明皇帝手中最为锋利的宝剑!
如今看到自己的陛下,更是被其表彰的一瞬间,他们的血都热了起来。
但凡朱允熥此刻下令诛杀谁谁谁,这支军队也将毫不犹豫的举起手中的火绳枪,朝着朱允熥所指的方向射去!
... ...
“好一支大明神枪营啊!有这支军队,天下谁还敢不从咱大孙的旨意!”
洪武位面,朱元璋看着天幕中神枪营以及其手中火绳枪的表现,顿时兴奋的合不拢嘴。
早在火绳枪出现的一瞬间,朱元璋便对这个朱允熥造出的这个武器抱有极大的期望,而如今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个武器。
更是小瞧了自己的这个皇孙!
台下蓝玉见状,也是立马笑着说道:“陛下,这火绳枪当真是一把神兵利器,根本不是我们的火铳能相比拟的,臣请陛下下旨,加快军工所的建设,以及火神枪的制造!”
闻言,朱高炽和朱高燧都是低头,默默的不敢吱声......
唯独朱高煦头铁着低声说道:“爹,看你这话说的,虽然这朱允熥拿出了火绳枪的图纸,但也不是说什么事都能做好吧?”
“说不定真正做起政务时不如大哥,打仗时还不如我呢......”
闻言,朱棣不屑的看了朱高煦一眼,罕见的没有“上家法”,而是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
“你们这群人只看到了朱允熥拿出火绳枪的事情,但没有看到他之前的事情。”
“之前的事情?”三人齐齐抬头。
“就是以孝之名,堵住天下之口的事情!”朱棣微微蹙眉道。
火绳枪的确很强,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但朱棣更关注的却是朱允熥对“孝”这个字的运用。
“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孝字,但谁能把握这个,谁就相当于占据了大道和正统。”
“文臣可以拿着这个东西攻击朱允熥,但他却反过来用这个东西攻击起了文臣!”
“而且不仅可以消除关于他造反的传言,还可以给他塑造一个孝的美名!”
“我就问你们三个,若是你们站在他的位置,能做的比他好吗?”
朱棣拿着茶碗,扫视了三人一眼后问道。
听到这话,三人都是呆愣愣的站在原地,扪心自问着自己的内心。
而答案是——
朱高炽不会造反,也做不到朱允熥的这个程度,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是会造反,但谁敢说他造反,肯定就砍谁的脑袋!
两相对比,是高是低不言而喻......
说到这,朱棣更是嫌弃的看了三人一眼。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多看看人家,多学学,不指望你们也成为千古一帝,至少别给我丢脸!”
“对了,记得把我的好圣孙也叫过来多看看!”
如果说一开始天幕中说朱允熥是千古一帝的话,朱棣还带着不屑。
但至少看了这一点后,他确实有成为千古一帝的潜质——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且气量宽广。
别看这些说起来容易,而且经常能被身边的大臣用来拍马屁,但真正做到却是又一回事。
... ...
天幕继续开始——
奉天殿中
文武大臣分别站立,但无一例外全都紧皱眉头,一会低头叹息,一会抬头偷看一眼龙椅上的朱允熥。
而朱允熥则是一脸的淡定,只是偶尔扫视一眼面前的众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直过了好一段时间后户部侍郎卓敬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禀告陛下,陛下让臣等修改税制,但此乃先皇所制,不得更改,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众大臣齐声喊道。
朱允熥戏谑的看了众人一眼道:“你们是不敢改还是没能力改?”
礼部尚书陈迪道:“臣等不敢改在先,而且税制乃一国之本,不可轻易修改!”
“呵呵!”
朱允熥冷笑一声,“如果我一定要改呢!”
朱允熥一句话,直接将大殿内的所有官员吓了一跳!所有人不由得颤抖。
一瞬间,所有人都瞬间想到了那位洪武爷的气势!
“陛下,税收一制自然可改,但此事事关重大,需六部官员共同商议才行!”户部侍郎卓敬再一次硬着头皮说道。
税制代表了税收,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各个官员敛财的最佳方式!
大明现在实行的人口的丁税,按人头收税!
虽然看起来可以更好的管理人口,但拥有大部分地的地主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税,而家中无地,但人口较多的贫民却又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长此以往下去,土地兼并便会愈发严重,而且偷税漏税的情况也是不断增多!
众人:“额......那......确实完蛋了......”
而正如朱棣所想,在朱元璋的洪武位面中——
当天幕中出现朱棣和姚广孝的密谋后,整个奉天殿内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燕王居然敢造反?!”
“简直是倒反天罡啊!燕王居然早有预谋,简直是狼子野心啊!”
... ...
奉天殿内,一群言官当即开喷。
指着天幕就是纷纷声讨,那架势恨不得将手中的奏折和鞋子都扔上去砸在朱棣的脸上。
文官尚且如此,武官更是了不得。
他们本就是朱允熥一派,而且还都是沾亲带故,实打实的亲戚,现在燕王居然敢造朱允熥的反,当即怒上心头。
蓝玉指着天幕上的朱棣破口大骂:“我早看出了燕王不对劲,提醒过太子要早做防备,以免起兵造反!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啊!”
常家两兄弟也不落后,当即骂道:“难怪燕王每年都要一大笔钱和粮草,原来是为了造反准备,真是岂有此理!”
... ...
伴随着文武百官的声讨,龙椅上朱元璋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好你个老四,咱还以为你是个孝顺儿子呢!没想到是个一心造反的逆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你是怎么敢的?!”
朱元璋直接起身,对着一旁的锦衣卫就是吼道——
“尔等立刻前往北平,将燕王一家子全部给我押回京城,咱要亲自跟这个逆子算账!”
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看了一眼天幕,又吼道——
“把那个姚广孝也给我抓来,他不是篡夺咱的儿子吗?咱就把他千刀万斩,看他还怎么敢!”
... ...
另一边,位于北平的燕王朱棣,突然无缘无故打起了喷嚏。
“奇怪,又不是冬天,难道感染风寒了?”
朱棣骑着马上看着城墙外无边无际的草原后喃喃自语,随后又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算了,等巡防结束后找大和尚看一看,正好问一问白帽子的事情。”
朱棣说着,说罢便沿着城墙走去。
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大难临头,而自己造反的大计还没开始,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而在朱元璋位面,历史上也再也没有了靖难之役。
不过,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许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了......
... ...
应天城外不远处
一处供来往商客休息的亭子内——
四周飘落着点点白雪,落于亭子外的将士的盔甲之上,随后飞快的融化成水......
上百人的队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亭子周围,每个人都是昂首挺胸,目光如狼,手上更是厚厚的老茧。
一眼便能看出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在亭子中央,坐着的正是燕王朱棣、燕王王妃徐妙云,以及两人的三个儿子。
“爹,这天气怪冷的,我们还不赶路吗?”老大朱高炽缩了缩身子,将手套在一起后皱着眉头问道。
虽然众人中朱高炽最胖,但因为朱高炽从小就在王府内长大,没有像两个弟弟一样骑马上阵杀敌,所以身体也是最为虚弱。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棣嫌弃的看了一眼这个最不像自己的儿子道:“在等一会,等一下你的宁王叔也到了,到时候一起进!”
朱高炽点点头,缩了缩脖子,尽可能的将自己缩成一团。
王妃徐妙云见状,当即取过自己的毯子盖在了朱高炽的身上,细声道:“要是觉得冷就去马车上等着,等你的王叔来了我派人叫你。”
“切!老大你也太不经冻了,这里可比塞上草原好太多了,这就少不了了?”朱高煦在一旁不屑的说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