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无不担心,自己能否抵挡此次吐蕃的进攻。
关外,吐蕃扎起来大营,先锋松赞罗,望着眼前高耸的金平关和焦黑的地面。
大战还未开始,守将就采用了焦土政策,当真是狠辣啊。
这次他们攻城拔寨,十万人马全都是各大部落的精锐。
松赞罗还没有傻到让自己麾下的骑兵硬攻金平关。
很快一队队斥候,飞马来报。
“启禀将军!关上至少有一万明军驻防!关上飘着一杆邓字大旗。”
松赞罗顿时大惊。
“来者可是大明邓愈!?”
斥候连忙摇着头。
“城上是两名是非常年轻的将领,我们并不认识!”
松赞罗连忙长舒了一口气,当年邓愈进驻吐蕃的时候,其中有一伙部落的觊觎明军的财富和粮草,便想要趁着夜色偷袭。
结果三千吐蕃骑兵给邓愈三百人追杀了一夜直到天明。
邓愈这一战彻底震慑住了吐蕃各部落,所有人见到明军将领如此勇猛,再加上明军大部队还在路上,便全都选择了暂时投靠大明,接受他们的管理。
“我记得之前金平关守将并是姓孙的,他们怎么会临阵换将呢?”
这个时候一旁的青衫儒士轻声笑道:“将军,我之前早就听说金平关的守将,孙将军懦弱胆小,只不过是依靠着上面的关系,这才当上了金平关的守将。”
“我推测,此人在听到我们吐蕃十万大军降临,他怕死所以才弃关而逃。”
松赞罗大笑道:“啊哈哈哈哈!大明的将士,大部分原来都是如此软弱无能吗?”
“呵呵既然如此,这关的这两人也估计是两个软蛋罢了。”
“他们难不成以为将关外烧成焦土,就能阻挡我吐蕃勇士不成?”
一旁的青衫儒生在拱手说道:“将军,强行攻城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不如我们先劝降。”
松赞罗点了点头。
“嗯,王先生言之有理。”
说罢他扭头看向一旁的亲卫。
“拿着我的马鞭,派一个会说汉语的人去关上,告诉他们只要打开城门交出钱粮,我可以保他们荣华富贵!”
半个时辰之后。
正在守关的朱樉,听到了下方士兵有人来报。
“二皇子殿下,吐蕃派出了一名使者想要见您。”
“吐蕃的使者?有点意思,把他带上来吧,顺便去把邓镇也给我喊来。”
很快邓镇和一名肥头大耳的吐蕃使者走上前来。
在使者的手上,捧着一根还算是精致的马鞭。
按照他们部落的习俗,这马鞭就相当代表自己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代表本人,就有点类似御赐金牌。
吐蕃的使者,以他那略显生疏的汉语,高高举起手中的马鞭,眼中闪烁着轻蔑之光,直视着面前的两位将军。他的声音,虽带着异域腔调,却字字铿锵有力。
“我,土图鲁,身为吐蕃先锋大将松赞罗之使,特来传达吾主之意——请二位将军大开关门,慷慨解囊,献上钱粮,并呈上你们的忠诚之心!”
“松赞罗酋长将会在高原给两位划分土地,从此牧马放牛,自在一生。”
“两位,我们家酋长看出的条件已经非常宽容了,若是你们不同意!关下!十万吐蕃勇士踏破此关!一人不留!”
朱樉没有回答,反而是一把夺过了吐蕃使者手中的马鞭,马鞭上点缀一些黄金和不知名的骨头。
“这种破马鞭,白给我,我都不稀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