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还算你们有孝心,没有让祖父祖母白疼你们。”
柳嫣端着那海碗鸡汤,笑盈盈地离去。
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魏染说完,又盛出两碗鸡汤。鸡肉也多,也没有兑水。
“喏,给祖父,三叔各送去一碗。”
“阿染真好。”沈三郎端着碗出门。
对于刚才的举动,他没有制止,对此,魏染很是满意。
有些人,就是得给点教训才能长记性。
爱占便宜的人,那就给足便宜让她占!
那鸡汤不仅兑水,还加了泻药。
唉,没办法,她可没说自己是君子。
等沈三郎回来,手里多了一罐三嫂给的酱菜。
两人吃饱喝足,准备出发。
这段时间,魏染给两本书做了新的注解,打算到书斋看看,能不能换银钱。
魏染手刚搭在背篓上,却被沈三郎打断了。
“我来,我已经好了,怎么还能让阿染那么辛劳呢。”
他背上背篓,她用竹筒灌入凉白开, 两人出发。
到村头,正好有牛车,给了四个铜板。
赶车的李叔上下打量魏染,打趣地说道:“三郎,你这小娘子是个好的,起早贪黑的上山挖野菜,你可要好好对人家。”
三郎扭头看了一眼魏染,笑着说道:“当然,李叔不说,我也是知晓的,阿染对我很好很好。”
李叔曾经也被征兵,在军营待了三年,伤了腿,回来了。如今也没娶妻,自己买了牛车,随便挣点路费。
村里人要去县里,舍不得花钱的,天没亮就起了,徒步去。舍得花两铜板的,也一般赶早。早去早回,家里一堆活等着做。
因此,两人出行并没有遇到旁人。
一路上很安静,李叔也是个话不多的人。魏染在颠簸中迷糊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沈三郎伸手,将人搂住,让其靠在怀里,睡的相对舒服些。
半个时辰后,牛车停在城门外。
“阿染,我们到了。”沈三郎的声音很轻。
魏染眨眨眼,很快清醒,轻轻地嗯了一声。
与李叔道谢,约定时间。
京城城门不收费,李叔在这比较容易等到顾客。时间充裕便送一程,再回来接他们。
沈三郎有幸去过一次玉林书斋,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带着魏染抵达书斋。
县城地方小,只有两家家书斋。另外一家开在书院附近。
匾额与周围的都差不多,材质也好,字体也好,都很普通。
进门后,掌柜看到有客人,立马笑脸相迎。
“二位客官,想找什么书?”
县城本就偏僻,收成不好,读书人的花销也少了。
县里的大户,想要的书籍都有自己的来路,很少亲自来书斋选书的。
更何况,与书院附近的书斋比起来,这里太过偏僻,又没有人气。
这么一来,书斋的生意可以说是惨淡。
也幸好,这书斋是三代祖传的,没有铺子的租金,勉强度日还是可以的。
沈三郎半蹲着,魏染正好能够到,从背篓里面拿出两本书说明来意。
“无意间得到两本注解,想换些银钱。”
掌柜的光明正大地打量两位。
看穿着,普通人家。沈三郎倒是有些书生气。
“公子应是读书人,几日后的县试可有准备?”
沈三郎:“自然。这位是我……”
魏染:“妹妹。”
她知道古代成亲年纪小,但是她年纪也还小了点!
你十五了兄弟!
我这副身体才九岁!
请让我暂时戴上一层马甲!
对于她的话,沈三郎微微一愣,却也没有说破。
掌柜的翻看手上的书,越看越震惊!
他也是打小念书的人,考中秀才,家中父亲病重,也就没有继续科考,回来继承家业。
才华一般,但是并非不懂之人。
这两本书的注解,简洁明了,断句更是恰到好处!
比书斋现有的注解,好的不止一百倍!
如若卖给书局印刷,岂不是能让书斋多些进账!
“一本二十两,一共四十两。”
四十两!
两本注解四十两!
沈三郎震惊地看向魏染,眼底的欣喜都快要溢出来了。
魏染在想,这个价格也可以,但是要保留署名权!以便日后提价!
然而,在掌柜看来,误以为她嫌价格低。
连忙问道:“这注解是谁写的?”
沈三郎刚要开口,又被魏染打断了。
“他!”
她伸手一把按住他刚要抬起的手指。
眼前的小丫头也就八九岁的模样,怎么可能会是注解之人。
掌柜的觉得有一丝丝的猫腻,却也相信是沈三郎写的注解。
当即加价:“两本,一共五十两。”
魏染:“保留署名。”
“好,成交。”
如获至宝的掌柜,也没放在心上,敲定的是魏染,而不是沈三郎。
售卖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自签字按下手印。
沈三郎签字,写的是魏染的笔名——养猪截书人。
看清签字,掌柜皱眉,忍不住问道:“公子,这‘养猪截书人’何意?为何不取一个文雅的名?”
他也好奇地问过魏染,她说这叫反差,要的就是别人一眼就记住。
他看向魏染,露出宠溺的笑意,“阿染喜欢什么便是什么。”
掌柜的以为只是妹妹的恶作剧,而兄长却很是宠爱妹妹。心下了然。遂又准备了一份宣纸赠予,期望下次能再合作。
沈三郎将钱袋㩙入怀中,情不自禁牵着魏染的手离去。
有外人在,她也没有挣脱。
五十两!
天呐!
第一次拥有那么多的银钱!
沈三郎欣喜地抱起魏染,转圈圈,欢呼着。
“阿染好棒啊,阿染是我的福星。”
有银子,就可以好好念书啦!
周围的路人看到两人,也先入为主觉得两人是兄妹。也不知什么好事,兄长笑的那么开心。
被路人围观,魏染忍不住摸了摸鼻尖,催促着放她下来。
被猴子一样围观就很烦躁,一落地,她便牵着他的手溜出人群,到了偏僻的小巷。
看到她那般大喘气的模样,沈三郎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阿染,原来你怕生啊。”
“不是,是不喜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