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美文同人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称谓官衔

发表时间: 2023-08-08
古代称谓谥号谥号在我国古代一般指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如“武”帝,“哀”公等。庙号庙号指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多认为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尊号尊号是对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在皇帝在位时便开始把好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比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对人的十种称谓古代对人的十种称谓大致可分为: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兼称也就是名称之外的另一种名称。谦称就是以谦逊的态度称呼自己。敬称就是用尊敬客气的态度进行称呼,又叫“尊称”。贱称是一种表示对对方的侮辱、轻视的称呼。百姓称谓古代对百姓的称呼由于社会阶段、文化典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多种多样,部分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大致有百姓、黎民、布衣、平民、生民、小民、人民、民众、萌隶、庶民、庶人、生灵、苍生、平头百姓、小人、丁口、白士等等。朋友称谓在古今典籍中,对朋友的称呼有多种。布衣之交:指贫贱之交;金兰之契:指情意相投的朋友,后也指结拜兄弟;金石之交:喻指诚心诚意,坚贞不渝的友情;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好无嫌的朋友;八拜之交:旧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忘形之契:指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总角之好: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杵臼交:指交友不嫌贫贱。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一般不会说出来,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指儿童的有总角、始龀束发等,及笄:指女子15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中寿:指70岁,耋:指70—80岁,耄:指80—90岁,上寿:90岁,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黄发:指长寿老人,鲐背:指长寿老人,期颐:指百岁。亲友间的礼貌称呼亲友之间的称呼有多种:父母同称为高堂、椿萱、双亲、膝下;对父母单称为家父、家母、家严、慈母等;父亲去世后称:先父、先严;母亲去世后称:先母、先慈;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姊、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丽、配偶、伴侣;同辈去世后称:亡兄、亡姊、亡妻等;对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对别人的儿女称:令郎、令嫒;对妻子的父亲称:丈人、岳父、泰山;对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男人统称:须眉;女人统称:巾帼;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鸡窗;同学称:同窗、学友。对他人的尊称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原指父系氏族司火的长者,至周朝“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子:古代男女都可用的尊称;长者:有德行受尊敬的人;先生:多称师长、老人和有德行的人;阁下: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麾下:对将帅的尊称;尊公: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辞;令嗣:旧时对对方儿子的尊称;令正: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辞;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辞;令坦:旧时称对方女婿的尊称;贤兄:旧时对有德才同辈友人的敬辞;仁弟:旧时对同辈青年者的敬称。对自己的谦称古人对自己的称呼有:老朽、老身、愚兄、鄙人。还有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仆:古时男子的谦称;小可:宋元期间对自己的谦称;小生、晚生:晚辈见到长辈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肖:父母死后男子对自己的谦称;在下:古时长辈坐上席,自己坐下席,所以称在下;妾:古时正妻之外的小妻的自称;奴家:古时妇女的自称;未亡人:古时寡妇的自称。等级称谓君:周代时称诸侯为君,后秦统一后,称皇帝为君;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指“君”以外的任何人都称为臣;士:商、西周、春秋是统治者的最底层成员;民:指上古奴隶;君子:古时贵族男子的通称;百姓:古时指贵族;黎民、布衣:也称平民;庶人:又称“庶民”西周后对农业者的统称。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太祖: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子嗣: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宗子:太宗的嫡长子叫宗子;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支子;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嗣子: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公子;考妣:多指已死的父母;继父: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八母: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对女子的称谓自古至今,在古籍诗文中有很多对女性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女郎,对年轻女子的代称;巾帼,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罗敷,指美丽而坚贞的妇女。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母亲。对读书人的称谓书痴:即书的呆子;书簏: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书淫:比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书癫:比喻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书橱:一是比喻学问渊博之人;书生:指儒生;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掉书袋: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对月亮的别称玉兔:传说中月亮上有玉兔和蟾蜍,所以又称“银兔”、“蟾兔”、“金蝉”、“蟾宫”等;广寒:传说中月亮上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所以又称“清虚”;嫦娥: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桂宫:传说中月亮上有桂树,故称;玉弓:因弦月像弓,故称;银钩:因初月像钩,又称“玉钩”;金轮:满月像圆轮、圆镜,所以又称“玉轮”、“冰轮”、“玉镜”、“金镜”等;婵娟:人们经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婵娟”。对死的称谓对天子的死称谓:“崩”、“升霞”、“星驾”;诸侯的死称谓“赛”;大史的死称谓“卒”;士人之死称谓“不得”;领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称谓“藏难”;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称“寿终正寝”;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立含死亡称谓“寿终内寝”;自言父亲之死称谓“失信”;自言母亲致死称谓“失持”;对为国家、为民族利益、为正义而死的称谓“殉国”、“殉道”、“殉节”、“殉难”、“就义”;意外而死的称谓“遇难”、“遇害”;一般成年人之死称谓“逝世”、“去世”、“谢世”、“长逝”;旧时老人之死称谓“百年”、“登仙”、“羽化”、“作古”;亲朋好友之死称谓“永别”;元帅、大将之死称谓“殒”;未成年人之死称谓“溺”;幼年人之死称谓“夭”;饿死者称谓“随”;佛或僧侣的逝世称谓“圆寂”、“涅槃”;对做过坏事的坏人之死称“见阎王”、“上西天”。职业称谓商人的由来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逐渐分化出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契,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自此该部落便被称为商族。商汤时期,商族的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已相当发达,最后消灭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后,手工业更加发达。后来商朝被周朝所灭,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为过上好生活,商族人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作家的由来“作家”一词最早指的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警之。”这说明自三国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作家”一词演变成今天的意思始于唐代。据北宋《太平广记》载:“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豪(酬金)者,误叩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就是唐宋时期对在文学艺术上成绩卓著者称“作家”的来由。盛唐时选列出来的“作家”以陕西(秦)、山西(晋)人居多。到了今天我们把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称为“作家”。大夫的由来在宋朝负责管理医疗的官员很多,医学制度和医学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医官分七级,官职22种,比如成安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诊、翰林医令等等,看见“大夫”就是当时的医官头衔,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也就称医生为“大夫”了。导游的由来导游由“向导”一词演化而来,指导旅游的意思。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从齐桓公北伐孤竹,冬天归途时,迷失道路,于是让老马带路,竟然走回来了。实际上,这老马就是起了向导的作用。因此,后来留下一句“老马识途”的成语,流传至今。三国时,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他知道“向导”的重要性,利用熟悉当地地形的人做导官,从而获得七擒七纵孟获的胜利。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旅游业还沿用“向导”一词,带有官气的则叫“领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事业突飞猛进,方才确定了“导游”这一专门称谓。会计的由来“会计”一词来源久远,据记载,我国自周代就设有会计职官,掌管税赋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汉代把周朝的会计官职又作发展,设立了管理这些会计事务的官职,有可能就是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秘书的由来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自从汉代以来我国封建政权便设有秘书监、秘书郎,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长,年俸六百石。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但秘书并非官名,要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多数的行政机关都开始设秘书。人物称谓小姐的由来“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艺人、妓女,宋、元时期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今天小姐用于称呼未婚女性,成为人们的日常称谓词。千金小姐的由来?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投奔吴国。途中饥饿,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要求姑娘为他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吴王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却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出现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华侨的由来华侨指长期侨居国外并且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早在秦代就已经有中国人侨居在外,唐宋以前侨居外国的华人并无固定称呼。唐宋以后,被居住国称为“唐人”。1878年,清朝驻美国使臣陈兰斌第一次在奏章中称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为“侨民”,1883年,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现代改良主义者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正式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营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自此以后,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便统称为“华侨”。唐人的由来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贞观开始至唐玄宗开元之治,国威强盛,远近各国都派人前来“访问”。从此,海外人对中国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称,如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的字为“唐字”,这种情形延续至今。由于唐朝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丫头的由来古代女孩子到了束发的年纪,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宋代王洋在《大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写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只流行于吴地,为使北方人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从此以后,“丫头”称呼广泛流行,直至现在有的地区仍在沿用此说。海外赤子的由来“赤子”本指浑身赤红的婴儿。由于初生的婴儿没有邪念,所以后来“赤子”这个词便引申为指代忠于国君的子民百姓。“海外赤子”一词由“海内赤子”演化而来。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殿前观看射箭比赛,为防不测,大臣们便建议皇上离赛场远些,以免被弓箭所伤。不料,一向亲民爱民的唐太宗不仅没有听从建议,反而讲了这样一番话:“既然我把四海之内的子民百姓都看成是自己可以推心置其腹中的赤诚之子,怎么可以对身边负责值宿的卫士加以猜疑呢?“海内赤子”便由此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她的由来“她”字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五四运动”前后,文学作品用“伊”字来指女性。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她”字出现,虽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认、称赞,并被广为使用。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您的由来在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二字连续,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简写成“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并有了表示尊敬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巾帼的由来“巾帼”是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头饰,叫巾帼,上面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后来“巾帼”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女豪杰。黎民百姓的由来据《山海经》记载,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盟打败了进犯的九黎族,来自九黎族的俘虏成了黄、炎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黎民”泛指普通群众了。炎黄子孙的由来4000多年前,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的九黎族,两个部落逐渐壮大,其他部落陆续跟随炎黄两帝,经过几千年的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炎黄子孙”便而来。万岁的由来早在战国时期,“万岁”一词就经常出现在人们口中,“万岁”本意是指因喜悦、赞美、感激、祝愿而发出的欢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此时的“万岁”,只是一欢呼。到了汉武帝,“万岁”一词便成了皇帝的专用称呼。老佛爷的由来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而“老佛爷”就是清朝皇帝的“特称”。原来女真族的首领最早特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之意,因此,女真首领历代相传,特称谓“满柱”。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居高位的首领,起名就叫“满柱”。所以,清代建国后,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成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公主的由来“公主”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后来到了汉朝,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公主”便由此而来。驸马的由来“驸”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马,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驸马”是掌管皇帝之“马”的人,是个官职。在历史上,汉武帝时开始有“驸马都尉”这种官职,掌管皇帝的“车”和“马”。后来到三国时,魏国的何晏因与公主结婚,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其后,杜预与司马懿(晋宣帝)的女儿堂山公主结婚,也拜为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由此驸马已不是官职,而是皇帝女婿的称号。丈人的由来在我国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在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作“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据唐朝柳宗元《祭扬凭詹事文》记载,“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可以证明,“丈人”一词开始于唐朝。泰山的由来“泰山”一词当做妻父的代称与“封禅”泰山有关。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将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穿着五品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无以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红娘的由来红娘最早出现于元稹的《莺莺传》,在崔莺莺、张生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所以并不重要,而《董西厢》将其塑造成了一个不朽的形象,红娘真正进入中国人的心中,却是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在崔、张的婚姻中,虽不是最初的“介绍人”,但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而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活泼爽朗的美好形象又深入人心。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或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自称,因此“红娘”一词便广为流传,成为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借代词”。媒人的由来“媒人”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氓》:“匪我衍期;子无良媒。”意思是:“不是我托期不嫁,是你没有聘好媒人来。”另有一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山庄,一个叫西山庄。东山庄上有一个小伙子,叫赵景;西山庄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阿彩。两人经一位好心的老汉搭桥,成了亲。婚后,小两口情投意合。小两口为了纪念这位老汉,准备为他塑一尊像,放在家里。于是阿彩就用米粉塑了一尊塑像,把它放在家里。但是由于天热潮湿,那米粉人竟浑身发了霉。夫妻俩叹惜地这尊塑像为“霉人”。后来,大家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人称为“霉人”。后来,人们觉得“霉”字不好写,就把“霉人”改成了“媒人”。亲家的由来“亲家”一词最早始于唐代。《新唐书·萧嵩传》记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宗)呼为亲家。”当时该称呼只流行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五代时,又出现了亲家翁的敬称。《五代史·刘目旬传》说,刘目旬与冯道是姻家(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二人并任宰职,冯道罢官后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来厌恶冯道的为人,他接任后,每当查出冯道的过失差错时,李愚就在刘目旬面前讥笑冯道说:“这是亲家翁干的好事。”后来,亲家称呼流传民间,一般老百姓也开始使用这一称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指因子女联姻而使夫妻两家结为“亲家”。先生的由来“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先生”称呼的对象也是不同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而《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在这里“先生”一词是第一个用来称呼老师的。到了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乾隆以后,官场中基本不用这个称呼了。现在,妻子多自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另外,先生也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太太的由来“太太”原指周朝开国时的三位妇女。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夫人太姒,这三位皆是圣人之母。太姜,是周太王的妻子,她美丽、端庄而又贤惠,充满智慧,性格柔顺,每当太王有事时,总与太姜商量,乃至迁都的大事都要问一下太姜。太姜生了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她教化儿子非常尽责,每个儿子都很有德行。后来,泰伯与仲雍知道父亲想让位给三弟季历,便离开都城,把周的继承权让给了季历,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太任在怀周文王时,史书记载,她能做到“目不视恶色”,眼不看一切不好的东西;“耳不听淫声”,不善的音声绝不听;“口不出傲言”,足以证明她心平气和孕育胎儿。胎儿就是周文王,他是圣人;圣人是母亲教出来的。只要从小扎下伦理道德的根,一生都不可能变坏。现在“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成为对已婚女子的敬称。妻子的别称自古以来,对妻子的称谓有很多。古代皇帝的妻子被称为“皇后”。古代诸侯,旧时为了表示自谦,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为表示是原配,称自己的妻子为“发妻”。为表示曾经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丈夫因家庭事务均为妻子操持,所以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贤内助”或“贤妻”。旧时丈夫称在家掌权的妻子为“内掌柜”或者是“内当家”。今天,妻子的别称有媳妇儿、老婆、夫人、太太、爱人、家里的等。丈夫的由来相传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高大,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古时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鼻祖的由来要解释“鼻祖”一词,首先要解释“鼻”字。“鼻”的本字是“自”,“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自己。后来为了区分“自”的两个意思,就又另造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各自不同的分工。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通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某领域的创始人就称“鼻祖”了。泰斗的由来“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古人尊泰山为山之首、北斗为星之尊。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的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开始时,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对他的推崇和景仰。后来,就用“泰山、北斗”来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如把鲁迅等称为文学泰斗,把爱祖冲之、李四光等称为科学泰斗等。万万岁的由来相传武则天称帝后,很喜欢别人吹捧她,但他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学士出题对答,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叽梆,叽梆叽梆叽叽梆。”众学士搜肠刮肚。有位惯于献媚奉承的学士看出武则天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听后,高兴的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开来,封建王朝的皇帝一直沿用。太上皇的由来“太上皇”最早出现于秦朝,秦王嬴政自封皇帝后,追封自己的父亲秦襄王为太上皇,以示尊敬,这是最早的应用。汉高祖刘邦登基皇位后,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非常惶恐。随后尊奉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以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从此以后,这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作法。也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为太上皇。老人家的由来“老人家”一词在我国现代汉语中是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据《宗教词典》记载:“老人家”一词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伊斯兰教徒对教主的一种尊称,是阿拉伯文“穆尔西德”一词的意译。“穆尔西德”一词源于“道路”(指修炼过程),意为“引路的人”,指伊斯兰教某些教团的宗教导师,负责接受和指导新参加教团的信徒的人。在元朝时期,伊斯兰教随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迁移传入中国,并发生语言的融合。从此,“穆尔西德”便被译为“老人家”,自元代开始出现在汉语和文学作品中。寿星老的由来“老寿星”是我国人民对长寿老人的尊称。寿星本是我国古代一个星座的名称,又名南极老人星,位于南天之际。古人把“寿星”当做长寿的象征,并塑造了一些关于南极仙翁的神话故事:一位天庭饱满、银髯飘胸,一手捧仙桃,一手拄拐杖,笑容可掬,精神矍铄,常骑着仙鹤游历的老人。经过历代相传,南极仙翁的形象就成了长寿老人的代表,被称为“寿星老”。老头子的由来“老头子”这一称谓据说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清乾隆年间,总编修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常去检查工作。一次乾隆皇帝又去巡查,恰好听到纪晓岚跟同僚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乾隆听后,生气地问道:“老头子三个字如何解释啊?”纪晓岚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不慌不忙地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简称老头子。”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称赞纪晓岚能言巧辩,赦免了他的罪。从此以后,“老头子”这个称呼,便流传开来。官衔皇帝在我国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的是开始于秦朝。而“皇帝”一词是“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帝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以示自己的尊贵,从此天子称为“皇帝”。“皇帝”一词便开始在历朝历代流传下来。殿下以前“殿下”和“陛下”一样,是对天子的敬称,但是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只有太子、皇太后、皇后被称为“殿下”。陛下“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宰相宰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宰是主宰,相是辅助。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称巫史,西周春秋称公卿,宰相是战国以后的官职称谓。丞相丞相是我国古代官名,是古代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皇帝的左膀右臂,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丞相一职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秦国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开始设左、右丞相。丞相有时也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翰林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的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讲经说史,草拟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由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中堂中堂之说起于北宋,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辅佐宰相处理政务,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代沿用此称。明清时,中堂成为对内阁大学时士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朝时,大学士是个空名,为了满足大学士对权力的要求,往往要他管一个部。朝廷官员,一般设满、汉族各一人,就座时分东西入座,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也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种尊称。博士“博士”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名,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知府知府,古代官名,又称“太守”、“府尊”。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唐朝以建都之地为府,行政长官市府尹。宋朝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主管)某府事,简称知府。明朝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刺史刺史,古代官名,有时称太守,最早设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刺”是检查问事的意思。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太守太守,古代官职,战国开始设置,是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历代一职沿用。都督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历史上有的朝代对地方的最高长官也称“都督”,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相当。巡抚巡抚,因“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又称“抚台”,是明清两代地方的军政大元之一,主要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具有处理全省的民政、军政、司法及监察大权。校尉校尉,古代官名,最早设于战国末期,相当于部队队长。秦朝时为中级军官,两汉时期仅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代以后,地位逐渐低落。知县知县,又称县令,古代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朝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某县)事。宋朝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并兼管军事。御史御史,官名,原为史官,秦以后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唐朝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太师太师,古代官名,又称“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只是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少保少保,指古代两种官名,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来逐渐形同虚设;二,古时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来也逐渐形同虚设。尚书尚书,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最初只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汉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汉宣帝时期,尚书权势就已经很高。隋以后尚书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隋唐时期,尚书为正三品,明朝时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1911年),开始改尚书为大臣。学士“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时指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代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上卿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宗周与诸侯国都有卿,为高级长官,分上、中、下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上卿职位相当于宰相。上大夫上大夫是先秦时的官名,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可见,蔺相如当时比上卿官位低。大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士大夫士大夫,古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指官与有职位的人;二,指有一定地位的社会文人。大将军大将军,始设于战国时代,秦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韩信是汉高祖的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的大将军等。魏晋以后,逐渐有名无实。明清两代在战争时会设置大将军一职,战后就会立即废除。枢密使“枢密”最早出现于唐太宗时期,负责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梁守谦为枢密使,枢密使一职正式确立。其后,握权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以至于操纵君主的废立。至唐末昭宗时,权力更大,以致滥用职权,于是改用士人为枢密使。梁太祖时,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沿其制而稍加变通,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清代常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的尊称。节度使节度使,古代官名,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这时,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经略使经略使,属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设于周边重要的地区。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西夏设东﹑西经略使。金代以后,经略使一职成为临时性的差遣。元初,也有经略使一职。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就会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几个省的军务,职位高于总督,军务结束后就会撤销该职。清朝中期后,不再设此职。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唐朝首先设置该职位,但并不是正式的官位,而是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的官员,加上该头衔,既可以进入政事堂议事,等于成为宰相群的一员。宋代宋太祖时,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所以在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简称参知,为宰相的副职,但后来的实际权力大致等同于宰相。辽、金、元等朝代多沿用此制度。明代废除相后,该就职不存在。在清代,协办大学士有时候也美称为参知,但是没有实权,只是虚职而已。军机大臣清朝设立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任职大臣多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一般七人以上,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任过军机大臣。自从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就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朝事实上的宰相。直到清末改革官制,理论上,军机大臣的功能被新内阁取代。军机章京军机章京,清代设立的军机处的办事人员,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或“司员”。将军将军始设于春秋时代,因当时卿统领军,所以称卿为将军,到了战国时代,将军正式确立为官名。汉朝设立大将军、骠骑将军,地位次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即骠骑大将军)。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将军由战事时临时设立。清朝,将军也是宗室的爵号,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左徒左徒,始设于战国时代的楚国。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诗人屈原曾任此职。太尉太尉,古代官职,是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往往在重大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立,过后则罢。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不直接参与领兵。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时,又重置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历代沿制,均为加官,没有实际的职务。元朝不常置该职,明朝废除该职。大夫大夫,官名,历史上不同朝代,官职内容也不同。先秦诸侯国在国君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秦朝统一全国后,设立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光禄大夫等中央军政要职。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职,明清废除。另外,隋唐以后,大夫是高级官阶的称号。在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称将军。廷尉廷尉,始设于秦朝,管理天下刑狱,秦汉至北齐,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朝时,曾改称大理。新莽时改名为士,东汉时复称廷尉。魏晋南北朝,廷尉职掌与两汉没有区别,北齐改廷尉名为大理寺卿。唐代时,京师案件由大理寺卿负责审理、判刑,由刑部复核。元代不设大理寺,审判由刑部直接进行。明代恢复大理寺后,受元制影响,又改成京师案件的审判归刑部,大理寺卿负责复核。地方呈报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经刑部评议,再经大理寺卿复核。清朝沿用明制。太史太史,又称“太史令”,相传夏末就有此职。西周、春秋时代为朝廷大臣,地位较高,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太史只掌管推算历法。明清时,翰林院负责修编史书,所以又称翰林为太史。侍郎侍郎,西汉时为郎官,掌守宫廷门户。东汉时,尚书台设尚书一人,下设侍郎多人。唐代以后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的副职。宋元明清没有改变,只是明代侍郎升至从二品,清代侍郎升至正二品。另外,清朝设左右侍郎,均为满、汉人各一。侍中侍中,原指正规官职的加官。因此官常在皇帝左右,有时相当于顾问,地位比较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该职已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唐、五代、宋时,侍中与中书省、尚书省合称三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等。宋朝元丰改制(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即1078—1085年间,对职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侍中职务,另设侍郎为副长官。南宋时,设左右丞相,不至省侍中或门下侍郎。元朝废除。郎中郎中,始设于战国时代,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设郎中,是帝王的侍卫官,地位在尚书、侍郎之下,分管各司事务。参军参军,或称“参军事”,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参与军务。魏晋以后地位逐渐低下,成为诸侯、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为地方官员。令尹令尹,战国时楚国设置,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令。使节使节,又称“符信”,是古代一种官职的凭证。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使节分为: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另外,“使节”还作为出使的凭证,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太监太监,又称“宦官”,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官职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授予官职;擢,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主席“主席”一词来源于中国。我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室内铺的比较大的“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现在通常国家、党派、团体以及主持会议的人都称为主席。书记书记,旧时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现在多是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省长省长,最早出现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初称民政长。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改为省长。现在省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政府第一位领导人,是该省的第二领导人。省的第一领导人是省委书记。省长是该省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排在第一位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