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开门,却见顾清恒已经起身过去,先安抚了狗儿,然后伸手拉开那扇斑驳的木门。
门外站着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男孩,他穿着运动服,身材瘦高,眉眼清秀,手里提着一个不锈钢保温桶。见到院内突然多了个陌生女子,他只怔了半秒,随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带着些许青涩:“顾哥,这是我妈让我给你带的馄饨,她说你忙起来常常顾不上早餐,还让我问问你昨天有没有下厨……”
顾清恒顺手接过保温桶:“替我谢谢你妈,不用老是送,我这里不是缺吃的。”语气里虽带点客套,却难掩温暖的味道。那少年尴尬地挠挠头:“哎呀,我妈说你是我们家恩人,你不收她也要送。再说,我刚跑完步,顺道就给你拿来了……”说着,他把视线转向檀月,眨眨眼:“哥,这位是……?”
顾清恒并没立刻回答,只是淡淡说了句:“我朋友,刚到这里。你先回去吧,你妈要是见不到你又得念叨。”少年闻言,倒也没有多问,露出礼貌的微笑,对檀月点头致意,然后转身离开,迈着欢快的步子穿过狭长的小巷。待那少年走远后,檀月终于忍不住开口:“他叫……?”
顾清恒把院门带上,一边把保温桶放到桌上,一边答:“那孩子叫林cuo(注:在此处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例如‘林湛’,以免显得拗口),住在巷子口,他母亲身体也不太好,但人很好。以前她病重住院时,刚好碰到我当志愿者,就帮了点忙。他们一直觉得欠了我恩情,总会送些家里做的饭菜来。”他淡淡说着,不带太多情绪。
“林湛啊……”檀月重复着这个名字。她想:或许这五年来,顾清恒就是这样在街坊里来往,默默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却不让他们知他更多。这样看来,他并不是当初那个青年时代满怀梦想、兴致勃勃想在广阔舞台上一展抱负的人,而更像是蜷缩在旧时光里的匠人,把情感都包覆在细微的日常善意里。
她低头望着那桶馄饨,犹豫片刻道:“我帮你盛出来吧。”说着,她去厨房找了一个瓷碗和勺子,把馄饨盛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