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善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全文》,由网络作家“唐唐小可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种约定俗成,再正常不过的邀请,县丞根本没想过会遭到拒绝,当即有点摸不着头脑。面前之人,乃是混过京城的官宦子弟,顶级权贵。自幼耳濡目染,应该对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交际往来很了解才是,怎么如此固执?难道说,是自己表现出的诚意还不够?在原地愣神了片刻,他接着又说。“大人,今天这桌酒席,就是专门为您准备的。”“无非是喝酒聊天,与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认识一下,有利于日后的工作开展。”“您要是不去,我们岂不是空欢喜一场?”如此苦口婆心,李芳仍旧拒绝。“抱歉,本官现在要回家一趟,实在不能相陪!”“改天吧,改天我请你们。”说着,信步走下大堂,离开了县衙。“这......”县丞一脸无奈,但事已至此,只能作罢。就算邀请不成,被驳了面子,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全文》精彩片段
这种约定俗成,再正常不过的邀请,县丞根本没想过会遭到拒绝,当即有点摸不着头脑。
面前之人,乃是混过京城的官宦子弟,顶级权贵。
自幼耳濡目染,应该对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交际往来很了解才是,怎么如此固执?
难道说,是自己表现出的诚意还不够?
在原地愣神了片刻,他接着又说。
“大人,今天这桌酒席,就是专门为您准备的。”
“无非是喝酒聊天,与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认识一下,有利于日后的工作开展。”
“您要是不去,我们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如此苦口婆心,李芳仍旧拒绝。
“抱歉,本官现在要回家一趟,实在不能相陪!”
“改天吧,改天我请你们。”
说着,信步走下大堂,离开了县衙。
“这......”
县丞一脸无奈,但事已至此,只能作罢。
就算邀请不成,被驳了面子,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谁让人家头上有个做过宰相的老爹,又是皇帝钦点的县令,更是他的直属上司。
若是不小心得罪了,随便说句话,动动手指,就够他这个小小芝麻官喝一壶的。
叹了口气,县丞只好压下心中情绪,去通知酒席取消,各回各家......
......
“爹,我回来了!”
刚进家门,李芳连官服都来不及换,就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整个人神情萎顿,垂头丧气。
而李善长却眯着眼睛,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品尝着侍妾泡的香茶,悠哉游哉。
“怎么了?”
“你不是终于得偿所愿了吗?”
“新官上任,满面春风,应该开心才对。”
“早上还踌躇满志的,这都没到一天,怎么就成霜打的茄子了?”
李芳闻言,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
“别提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穿官袍,不知道县令难当啊!”
“我今天翻了下钱粮账册,定远县何止是穷,简直是穷得叮当乱响!”
“不,连叮铛都没有!”
说到这里,他格外加重了语气,强调了自己面临的窘境。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钱,何况县令老爷呢?
“整个县衙,只有一千多贯钱,百十来石粮米......”
“这点家底,可是够寒酸的!”
“恐怕用不了几天,我这个县令,就要带着衙门里的官差,到街上要饭了。”
听到儿子自嘲的话语,李善长并未打断,让他继续说下去。
“爹,我看我压根不是做官的材料。”
“还是递交辞呈,回来和你一起开荒种地吧......”
至此,李善长会心一笑,坐到了儿子身旁。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离开朝堂,告老还乡了吧?”
“想要做个好官,哪有想的那么容易?”
“何况,你才是个地方上的七品县令,困难程度远不如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稍不留神,身家性命就得全赔进去......”
说出了内心所想,李善长忽然话锋一转,接着又道。
“不过,你还年轻。”
“现在就轻言放弃,太早了点。”
“再说了,你这个官是皇帝看在老爹的面子上特封的,刚当了一天,就闹着要辞官。”
“这事要传出去,我的老脸往哪放?”
李芳皱着眉头,仍旧一副苦相。
“爹,我也不愿意当缩头乌龟,但条件不允许啊!”
“县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我又没有点石成金,凭空变出钱的本事。”
“要有这能耐,谁还当官啊?”
闻言,李善长忍俊不禁。
“怕什么?”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实在不行,还有我在背后帮你出谋划策。”
不料,话音刚落,李芳眼前忽的一亮。
“爹,就等您这句话了!”
“宋朝的灭亡,与商业发展没什么关联。”
“主要还是军力孱弱,对强敌来犯,喜欢花钱买平安,以及‘三冗’问题造成的。”
“话说,他们若不倚重商业,哪来的钱赔款称臣,向别国输送岁币?”
“以及,两宋的官员待遇十分优渥,整个富得流油,这些可都需要钱来维持的。”
言及至此,李善长小小的幽默了一把。
同时,心里暗暗吐槽朱元璋,咋就不能学大方点?
一番精打细算下来,给属下官员开出了历史最低的俸禄,简直黑了心肝!
干脆,改名叫猪扒皮算了!
虽然,他已经远离朝堂,不再做官,但咽不下这口气,该说的还是要说。
扯远了,书归正文......
“故而,你想当好县令,做出成绩,绝对可以从商业入手,先把人积极性带动起来。”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尝到甜头,其余的就会趋之若鹜,蜂拥而上。”
“酒肆、茶馆,赌坊、青楼、什么赚钱搞什么,怎么赚钱怎么来。”
“如此,我敢担保......”
“在你的带领下,不出三年,定远县一定能百业兴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听到这里,李芳眼神中流光闪烁,感到由衷的叹服,就差跪下磕一个了。
自家老爹不愧是跟着皇帝打天下的人,搞钱果然方面很有一套。
以前,怎么没发现老家伙有这么多优点?
还不等他出言感谢,李善长又补充道。
“先别忙着高兴。”
“在这之前,你作为父母官,该发动百姓,把县里的路修好,再谈发展商业的事。”
李芳眨眨眼,有些不明所以。
“爹,搞商业和修路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看着儿子那无比单纯的眼神,李善长翻了个白眼,随手给了他个爆栗。
“傻孩子啊,你真得多读点书了。”
“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找到财路,懂不懂?”
“你不把道路修好了,天下哪个商人会来你的地盘做生意?”
“没有人来做生意,你拿什么赚钱?”
“想想咱们来的时候,下过雨后,道路湿滑泥泞,坑坑洼洼,别说人了,鬼都不愿意走!”
“把路修好,是你当下的要务!”
李芳恍然大悟,小鸡啄米般的连连点头。
想不到,只是修个路,就能带来如此多的好处,堪称一本万利啊!
紧接着,又泛起了难。
修路的确是个好主意,但必须雇佣大量百姓做工。
就算不给他们钱,一日三餐还是要保证的。
但县衙那点可怜的钱粮,别说格外雇人了,连周转都成问题。
“要用钱的话,可以先从家里拿。”
这句话,在李芳听来,犹如大旱望云霓,顿时心潮澎湃。
鼻子一酸,差点哭了。
可李善长的话还没说完,只见他轻飘飘的竖起两根手指。
“不白借哈,每个月二分利!”
“啊!!!”
李芳满头黑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普天之下,哪有父亲跟儿子放高利贷的?
“爹,您这是要官府的竹杠啊?”
“我这也算为朝廷办事,又不是出去花天酒地,您就不能慷慨一点?”
李善长断然摇头。
“不能!”
“老子就敲官府的竹杠了,你待怎样?”
“告我去吧!”
李芳无奈,只能先把钱粮的事放到一边,眼神殷切的追问。
“爹,你还有多少高招?干脆都告诉我算了!”
“等将来县里发展好了,您也能跟着享福不是?”
李善长哈哈一笑,就喜欢这种虚心求教的态度。
“高招有的是,就怕你学不会。”
“比方说,想要盘活经济,你必须搞出自己特色,才能把人吸引来。”
“特色?”
第十九章:神仙般的日子!
“哈哈!”
“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完成啦!”
经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大明朝第一副麻将牌,在李善长手中宣告完成!
其中,共有条子牌、筒子牌、万子牌各三十六张......
东西南北、中发白各有四张,属于基础配置。
由于刻上去比较麻烦,就没做梅兰竹菊之类的花牌。
看着自己的成果,李善长兴奋极了,活像个六十来岁的孩子,在庭院中手舞足蹈。
但很快,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就被一盆无形中的冷水给浇灭了,变得哇凉哇凉的。
麻将虽好,但眼下这个时代,没人会玩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来的游戏,万一不受欢迎,那可糗大了......
恰在此时,他的那群姬妾们闻声而来,把他围在中间,一顿叽叽喳喳。
“老爷,这是什么啊?”
“一个个小方块,看上去还挺好玩的。”
见引起了她们的兴趣,李善长直接顺水推舟,用布将麻将抱起来,近乎厚颜无耻的说道。
“这个嘛......是我发明的一种游戏。”
“叫麻将牌!”
听到这里,妻妾们左右打量了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
终于,有个胆子大的,鼓起勇气说。
“既然是游戏,又是老爷您发明的,您就教我们玩玩呗!”
“反正闲着无聊,离天黑还早呢!”
其余的也有些耐不住寂寞,纷纷请求加入......
很快,所有人挤进了一间屋子,眼神满怀期待,翘首以盼。
“老爷,您先给我们讲讲规则呗!”
“这东西究竟怎么玩啊?”
作为麻将的‘创始人’,李善长当仁不让的兜售起了规则和技巧。
从最基础的吃卡碰,到什么牌型算和(hu),什么牌型赢的番数大等等,如数家珍,信口拈来。
前世,他就经常呼朋唤友到家里搓麻将,逐渐磨练成了麻坛高手,被称为牌桌上的常胜将军。
“其实,这东西没有多难!”
“你们只要记住,洗牌、码牌、抓牌、看牌......抓牌、看牌,和了!”
教一千遍,不如自己上手实践。
不多时,李善长点了三个比较机灵的小妾,坐下来一起玩。
其余人等,则搬来椅子,坐在旁边观摩,见教见学,眼神中跃跃欲试。
刚打了两把,一个叫秋兰的小妾玩得兴起,愈发的投入其中。
接着,她想到了个新的提议。
“老爷,还有姐妹们,咱们只玩牌多没意思啊?”
“要不,赌点什么?”
李善长闻言,立即表示赞同。
同时,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转瞬即逝。
哼,一群小丫头片子!
等老子认真起来,有你们好瞧的!
既然说到了赌钱,桌上又没人反对,坐在李善长对家的小妾低声问道。
“那......那玩多大的啊?”
“一局十文钱?”
这点蝇头小利,可入不了李善长的眼。
只见他十分阔气的一摆手,表情极为认真的说道。
“哎!十文钱太少了!”
“要玩就玩大的!”
“我觉得每局二两银子正合适!”
此话一出,小妾们的神情立马变得拘谨,感到囊中羞涩,并可怜兮兮的求饶道。
“老爷,玩的也太大了!”
“我们姐妹那点散碎银子,还留着买胭脂水粉呢!”
“谁像你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
“而且,这东西是您发明的,肯定比我们了解规则啊,太不公平了!”
见此情形,李善长叹了口气,故作为难道。
“小来小去的多没意思?”
“要不,咱们不玩钱,赌点别的?”
见没人反对,他一本正经的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别说老爷以大欺小!”
“这样,每局你们三家当中,有一家和牌就算我输......”
“是我先和牌,就是你们输,如何?”
至此,一众小妾才鼓起勇气,点头答应。
“老爷,那您说的赌注是什么?”
李善长故作沉思,过了很久,才暴露了内心的真正意图。
“为了不让你们的本钱输光,老爷我就吃点亏!”
“我要是赢了,每人弹你们一个脑瓜崩,必须要清脆带响的。”
言及至此,桌上的三个妙龄女子顿时捧腹大笑,一时间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搞了半天,就这种小儿科事情,简直太容易了。
她们还以为,老爷会趁机提出那种羞死人要求呢!
输了,最多也就是疼一下而已。
而且三对一,人多力量大,优势在我。
三个臭皮匠,臭死诸葛亮!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这时,又一个问。
“老爷,要是我们赢了呢?”
“嗯......你们三家只要赢一家,老爷我心甘情愿的掏钱,每人十两!”
说着同时,李善长毫不掩饰的笑了。
恐怕,你们还不知道雀坛圣手的威名,到时有你们哭的!
......
“算了,不玩了!”
“赢的太多,实在没啥意思!”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过足了瘾的李善长,心满意足的结束了牌局。
从定下赌注开始,他就一次没输,把把通杀。
十几个小妾轮流坐上牌桌,都输得落花流水,无地自容,近乎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现在,他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蜗居乡下,享受富贵安乐的地主老财生活。
如果这是个错误,就让他一错到底!
如果这里是地狱,就让他滑向无尽的深渊,独自承受!
而且,像他这种曾经做过官,在朝中有着人脉背景的,在地方根本没人敢惹。
要是谁不开眼,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纯粹是寿星公上吊,嫌命太长了!
随便说句话,就能让县令带人来救场!
可惜,定远县终究是个小地方,穷乡僻壤的,远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盛景,舞榭楼台。
若能合二为一,那就完美了!
甚至,李善长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要花些心血,把定远县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各种娱乐设施配套齐全,吃喝玩乐、餐饮洗浴一条龙,青楼赌场什么的统统安排上!
到了这儿,不花个几百两银子,就别想走出去!
......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
这天一早,李善长刚刚起床,耳边传来了久违的系统提示——
叮!恭喜宿主!
种下的第一批土豆已经成熟,请前往收获!
“您可一定得帮我啊!”
突然的转变,令李善长始料未及。
旋即恍然大悟,自己马失前蹄,差点被算计了。
打从刚进门开始,这小子一个劲儿的哭穷卖惨,全是演戏。
目的就是找他出主意,解决县里的财政问题。
可谓处心积虑,用心良苦。
值得高兴的,儿子终于改掉眼高于顶,端着架子的坏毛病,懂得向人虚心求教了。
但刚才险些被忽悠的事,不能那么算了。
只见他叹了口气,故作为难的道。
“可当县令的是你,领朝廷俸禄的也是你。”
“老爹我赋闲在家,一心淡出俗世,无忧无虑的度过晚年。”
“要我帮忙,总要凭点什么吧?”
李芳无奈,只得苦苦央求。
“爹,我才刚刚上任,俸禄还没发,吃穿用度都靠着家里,连这条命都是您给的。”
“兜里那三瓜俩枣,估计您也瞧不上眼。”
“要不,作为回报,我给您洗一个月脚如何?”
谁知,李善长轻轻摆了下手。
“两个月,少一天免谈!”
为了保住得来不易的县令,日后做出一番成绩,李芳也是拼了。
狠下心来,一咬牙。
“好!两个月就两个月!”
“成交!”
两人谈妥了条件。
李善长换了个坐姿,开始给儿子传授经验。
虽说,他没当几天宰相,可毕竟融合了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过往记忆。
且作为穿越者,拥有着远超本时代的知识和见闻。
随便出几个点子,不在话下。
“其实,想解决经济难题,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法门。”
“节流就别想了,县衙里穷成那个吊样,连小偷都懒得光顾。”
“一文钱就算掰八瓣花,能省下几个子?”
“所以,你眼下只有一条路,开源!”
李芳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下头。
为了得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他放低了姿态,各种讨好卖乖。
看李善长的茶杯空了,赶忙给续上热水。
“爹,您喝口茶慢慢说。”
“我现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没处着手,还请您指点迷津。”
李善长夸了句懂事,不急不缓的把话题拉回正轨。
“翻遍史书,自秦汉以来,真正称得上繁荣昌盛,民丰富足的朝代,莫过于两宋。”
“你不妨有样学样,比方撤除宵禁,开放夜市,同时鼓励百姓经商坐贾。”
“一言以蔽之,商业会带动钱币流通,而钱币只有不断流通,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的,并且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越走越窄!”
“可那帮蠢材到死都没发现,光靠着农业产出,没有太高的上升空间。”
“乱世结束后,随着天下安稳,人口大抵是会持续增加的,有个百十来年,可用的土地就捉襟见肘了。”
“就算发扬愚公精神,把所有的山夷为平地,又能种多少粮食?”
“而且,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天灾人祸啥的,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向富人抵押田地,卖儿卖女!”.
“直到卖无可卖,就得闭着眼睛饿死!”
趁着李善长喝茶的功夫,李芳眉头深皱,似乎有所启发。
紧接着,提出了内心的疑问。
“爹,您的话确实有道理。”
“两宋时期的民间商业空前繁荣,尤其夜晚的生活,格外丰富多彩。”
“既然这么有钱,他们对外作战时,为什么总打败仗呢?”
“一次次丧城失地,国体蒙羞......乃至靖康之变,汴京城破,徽钦二帝和众多皇室宗亲被抓走,做了金人的俘虏?”
面对儿子的刁难,李善长敲了敲桌子,给出了解释。
第四章:心意已决,上表辞官!
大约一炷香时间,胡惟庸满怀憧憬地走出国公府。
抬头远眺,只见空中流云袅袅,阳光裹挟着温暖,正孜孜不倦的播撒人间,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
此刻的天气,与他的心情同样的美好。
刚刚,经过反复确认,以及无休止的试探,胡惟庸终于相信——
那老家伙是真心实意,想要退位让贤。
并亲口指定,让他做下一任丞相。
这一切,似乎来得太快,快得让他以为是在做梦。
趁着没人发现,偷偷掐了自己一下。
嘶——!
居然还挺疼!
平心而论,他胡惟庸等这一天,不知等了多少久。
虽然已有预感,那个位置早晚是自己的。
但只要李善长不死,或者出现别的什么原因,他便永远无法得偿所愿。
而今天,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让他既惊又喜!
惊的是,那老家伙居然肯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告老还乡。
喜的是,对他而言,丞相的位置触手可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朝宰辅,只手遮天!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
有生以来,除了洞房花烛夜,这绝对是胡惟庸唯二高兴的一天!
不!
应该说,比洞房花烛夜那天还要高兴!
只要能顺利上位,就可以大展拳脚,实现胸中抱负。
假以时日,凭借着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四处收买人心,把朝中大多数官员拉拢到麾下,结成同盟。
若能做到这一步,他的地位将坚若磐石,无可撼动。
即便是位居九五朱元璋,也有把握掰掰手腕!
到那时,这大明的江山未必姓朱!
想到这里,胡惟庸握紧双拳,眼神中涌动着无限的野心和渴望。
一幅美丽的蓝图画卷,仿佛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另一边,李善长同样达成了目的。
待胡惟庸走后,立马伸了个懒腰,哼起荒腔走板的小调。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交谈中,他能够感觉得到,胡惟庸对丞相的渴望,以及那一闪而过的喜悦。
心中不禁暗笑。
你个大傻子,被人卖了,还偷着乐呢!
坐了丞相的那天,你的名字,就被阎王记在生死簿上了。
要知道,朱元璋迟早要废除丞相制度,大权独揽的。
后来的‘胡惟庸案’,就是个借题发挥的引子。
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而李善长高兴的是,终于把丞相这个烫手山芋扔给胡惟庸了,自己则无官一身轻,退到干岸上看戏。
以后回到老家,种地打粮,安心享受田园生活......
一念至此!
他迫不及待的来到书房,准备文房四宝,以李善长的口吻,开始写辞职信。
“陛下,老臣百拜叩首......”
“自元末乱世起,臣有幸追随陛下,十数年如一日,鞍前马后,殚精竭虑......”
“后我大明建立,承蒙陛下赏识拔擢,委臣以中书省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恩宠并重,至今不敢忘怀......”
“然而,近来臣身染沉疴,卧病在床,难以应对朝中繁巨事务,若不思进退,唯恐误国误民,更有负陛下圣恩......”
“为江山社稷着想,为黎民苍生考虑,请臣辞去所有官职,回归故里,颐养天年。”
千言万语,如果汇成一句话,那就是......
老子不干了!!!
末尾处,顺便提了一嘴让胡惟庸接任丞相的事。
朱元璋鬼精鬼精的,如果不给出个合适的人选,恐怕不会轻易放手。
“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墨落笔停,李善大大的松了口气。
只要递交上去,朱元璋大笔一挥,最好再给点养老金啥的,他就可以远离朝堂,回去实现当地主老财的至高理想。
到时候,种种地、除除草,老婆孩子热炕头,吃香喝辣的。
这小日子过得,光想想就让人激动!
“已经这么晚了吗?”
写完辞职信,李善向窗外看了眼。
此时,已是月挂中天,漆黑的夜色完全将大地笼罩,四周静悄悄的,几乎落针可闻。
“来人!”
随着一声呐喊,府上的管家应声而来。
“老爷。不知您有何吩咐?”
李善长二话不说,把刚写好的奏疏封存起来,交予了他。
“你现在立马进宫一趟,将这个送给皇帝。”
“等他看过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管家也不好多问,只是道了声‘遵命’,就马不停蹄的去办了。
同时,感到不可思议......
到底有什么事情,非要连夜进宫,等明天早上不行吗?
内心牢骚满腹,却不敢当面说出来。
谁让他是做下人的呢?
干的就是鞍前马后,给老爷跑腿的活......
等他走后,李善长站在窗前,一边欣赏着无边的夜色,脑子里想入非非。
这回,应该差不多了吧?
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老朱怎么决断了。
仔细想来,他朱元璋没有理由不同意,多半会很痛快的放人。
要是能看在追随多年,劳苦功高,并且主动辞官,不愿染指权力的份上,给发上一笔养老金,就最好不过了。
在外飘零半生,头上顶着开国功臣,大明第一任宰相的头衔回老家,估计会把那些街坊四邻羡慕死吧?
当年楚霸王项羽,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
“陛下,据臣所知。”
“今日后晌,胡惟庸去了韩国公府上,停留了半个时辰左右。”
“另外还带了许多礼品,价值不斐......”
奉天殿上,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正屈身折腰,把胡惟庸的行踪打探得一清二楚,如实做出汇报。
这个情报机构,正是由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手创建的,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
目的是监察百官的言行举止,掌握他们的动向。
效果嘛,自然是非常显著的。
整个京城,到处都有锦衣卫的眼线分布,可谓无孔不入,消息灵通。
就算走丢一只耗子,都能立马查的明明白白!
朝中那些大臣,私底下有什么行为,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手掌心。
稍有风吹草动,立马拿下治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