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和我妈一起穿越,我爸在家做后勤李姜姜姜香玲全文

和我妈一起穿越,我爸在家做后勤李姜姜姜香玲全文

十颗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三人听见姜香玲这么说,哪怕心里各有想法,嘴上也说着没事没事,算了算了,下回的。李姜姜知道这三位婶子误会了,赶紧说道:“婶子们,我娘的意思是你们有别的安排,就是不知道愿不愿意?”上回这三人做的多认真,姜香玲都看在眼里的,她自己也认定了这三个异世老姐妹,怎么会不带着她们呢。王婶不必说,在她名声不好的时候都能来救她帮她找大夫,骨子里是个好人。胡婶的名声是被家里人败坏了的,因为没生出孩子,一直被家里人瞧不起,用现代的话叫pua,所以她内心在发疯和自闭之间来回跳跃。至于张婶,放到现代叫特立独行的刺头儿,放在古代就是不合群的泼妇级别的搅家精,哦不,她是搅村精。姜香玲要为她这三个老姐妹在村里正名,带她们走上正途!张婶、胡婶内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快...

主角:李姜姜姜香玲   更新:2025-02-15 22: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姜姜姜香玲的其他类型小说《和我妈一起穿越,我爸在家做后勤李姜姜姜香玲全文》,由网络作家“十颗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人听见姜香玲这么说,哪怕心里各有想法,嘴上也说着没事没事,算了算了,下回的。李姜姜知道这三位婶子误会了,赶紧说道:“婶子们,我娘的意思是你们有别的安排,就是不知道愿不愿意?”上回这三人做的多认真,姜香玲都看在眼里的,她自己也认定了这三个异世老姐妹,怎么会不带着她们呢。王婶不必说,在她名声不好的时候都能来救她帮她找大夫,骨子里是个好人。胡婶的名声是被家里人败坏了的,因为没生出孩子,一直被家里人瞧不起,用现代的话叫pua,所以她内心在发疯和自闭之间来回跳跃。至于张婶,放到现代叫特立独行的刺头儿,放在古代就是不合群的泼妇级别的搅家精,哦不,她是搅村精。姜香玲要为她这三个老姐妹在村里正名,带她们走上正途!张婶、胡婶内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快...

《和我妈一起穿越,我爸在家做后勤李姜姜姜香玲全文》精彩片段


三人听见姜香玲这么说,哪怕心里各有想法,嘴上也说着没事没事,算了算了,下回的。

李姜姜知道这三位婶子误会了,赶紧说道:“婶子们,我娘的意思是你们有别的安排,就是不知道愿不愿意?”

上回这三人做的多认真,姜香玲都看在眼里的,她自己也认定了这三个异世老姐妹,怎么会不带着她们呢。

王婶不必说,在她名声不好的时候都能来救她帮她找大夫,骨子里是个好人。胡婶的名声是被家里人败坏了的,因为没生出孩子,一直被家里人瞧不起,用现代的话叫pua,所以她内心在发疯和自闭之间来回跳跃。至于张婶,放到现代叫特立独行的刺头儿,放在古代就是不合群的泼妇级别的搅家精,哦不,她是搅村精。

姜香玲要为她这三个老姐妹在村里正名,带她们走上正途!

张婶、胡婶内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快活。

王婶内心:哎哟喂,你们三个活爹,我的名声什么时候不好过?

张婶心急的问道:“啥事?你说,放心交给我们就成。”

李姜姜说道:“这次招的人多了,没有镇上来的绣娘了,机器使用的技术还得重新教一遍,教会了之后就负责抽空巡逻巡逻,防止有些做的不行的,及时指导她们改正,这需要两个人,一个白天,一个夜里。”

“还需要一个人夜里注意灯火,晚上天黑,我们要烧几堆柴火取暖和点蜡烛照明,这个天气干,要格外小心,这也需要一个人。”说完李姜姜看着三个婶子。

张婶三人松了口气,确实有活干,虽然很明显的不用缝衣服会轻松很多,但是责任更大了,这也是看重她们的意思吧。

三人都没有问工钱自行商量了一下便分配好了,胡婶白天指导和监工,她回家还要伺候公婆。张婶孤家寡人,晚上指导和监工。王婶家就在隔壁,也是晚上过来,盯着灯火,要是家中有什么事也可以随时回去一趟,张婶也能替一会儿。

李姜姜瞧见三人自己就安排好了,便说道:“接下来几天我和我娘可能会经常去镇上,所以家里拜托三位婶婶了!”

三人一听,母女俩不在家,毕竟她们现在是做生意的了,也算是个东家了,估计要去镇上谈更重要的事吧,纷纷表示一定替她们守好大后方!

第二天一早,林掌柜和许掌柜就送来了货,村里的大小媳妇儿们早早的就到了,就连村长家的刘翠也早早的到了姜香玲家。

在货物到之前,刘翠就做好了来的人的登记,记录好之后她也没有离开,说是等晚上换班的人来了之后,她登记完了再走。

李姜姜和姜香玲也跟刘翠说了,有事随时可以去忙,晚上提前过来再登记就好,不过刘翠没搭理这娘俩,坚守着岗位。

等到货物到了,刘翠拿着她的纸和笔还进行了货物的登记交接,这一下母女俩都高看了刘翠一眼,不光负责,想的还周到,不愧是账房先生的媳妇呢!

刘翠一边登记一边想着,幸好昨天自己家男人回来之后,她细细的问了一遍需要做些什么,不然今天在村里人面前露了怯,那多给公爹丢人啊。

李姜姜见整体工作已经顺利进行了起来,便拉着姜香玲一起去了镇上。


李姜姜和封细雪对视了一眼,看来如今知道寒潮消息的人越来越多了。

直到打烊,也没有再买羽绒服的客人了,李姜姜今晚没有回去,住在了封细雪的隔壁,因为明天她还是要囤些物资,不然总感觉没有底气。

第二天一早,李姜姜便同封细雪告辞,接下来的羽绒服销售她就不看了,毕竟只要有需求了,那这款衣服一定会卖的好的,她继续去镇上囤些物资。

经过了良叔的时候,李姜姜还和良叔打了招呼,良叔今天自己也在啃包子,见到李姜姜过来,立马分了一个给她,李姜姜也没有客气接了下来。

李姜姜想了想还是说道:“良叔,你最近得空囤些过冬的食物吧。”

良叔立马问道:“是不是和街上这些多起来的马车有关?是不是要打仗了?”

李姜姜赶紧摇摇头:“不是打仗,但是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别人告诉我们的,我和我娘也觉得做了准备也比不做的好......”

良叔没有细问,他天天从村里来镇上,有时候没有坐牛车的人的时候他也习惯性的来镇上,偶尔还能在镇上接上一些送货的活。按照他多年的经验,最近气氛确实有些异常,再想到李姜姜母女这段时间接触的人,想必消息可靠,于是他也不在原地等着了,也开始采办一些物资去了。

李姜姜回到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加工坊的事情她娘主要负责对接,所以她也没有过去。将今天买的东西慢慢运回房间,只等着姜香玲回来收进空间就好。

可是没等到她娘回来,反而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听到敲门声的李姜姜打开了门之后,发现是村里的小混混李申,这李申实在是太过懒惰,所以至今未婚配,还总跟隔壁村的一个寡妇眉来眼去。

李姜姜皱了皱眉:“你来有什么事吗?”

李申看了看李姜姜,调整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从油腻腻变成了油腻腻的“和蔼”,还想伸手摸李姜姜的脑袋。

李姜姜闪身躲过,跟在李申身边的一个女人开口了:“哎哟,小丫头,快叫你娘出来,你们家有大喜事啦!”

李姜姜看着这人穿红戴绿,寻思着家里也没有这类人来往啊:“你是谁啊?什么大喜事?”

何媒婆立马大脸挤成了一朵菊花一般:“小丫头,我是隔壁镇上的何媒婆,你快要有爹啦!”

李姜姜听到“何媒婆”三个字,有些记忆便浮了出来,这是隔壁镇上的媒婆,但是她的名声不算好,所以找她牵线的大多是鳏夫混混之类的。

很不巧,姜香玲在这个朝代是个寡妇。

李姜姜嗤笑了一声:“不好意思,我们家不需要这个喜事,还请各位哪来的回哪里去。”

什么人也敢肖想她娘,她家老爸还在呢,看看这李申的样,脚步虚浮,眼底乌青,手脚无力的样子哪里比得上她老爸半分。

李申不耐烦了,直接伸手推开了李姜姜,大喇喇的走进了院子:“你个小丫头懂什么?等我做了你爹倒要好好教教你。”说罢坐在了院子里的石凳上。

李姜姜一个趔趄一屁股摔在了地上,内心一句国粹,不过对方两个人,光是这李申自己就不是他对手了,得搬救兵。

于是李姜姜站了起来也不管院子里的李申二人,直接跑向了隔壁的加工坊。


朝廷给每个地区的官府发布了诏令,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棉衣,但是不可以惊动百姓,以免引起恐慌。

官府自然就把任务分配到了各个布庄,封氏布庄也领到了任务,但是由于整个镇上的布庄数量并不多,封氏包括另外两家布庄,都没有办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了,所以封细雪现在很焦虑。

不过封细雪自然没有跟李姜姜母女俩透露这是朝廷的任务,只说这是个比较急的订单。

李姜姜也猜测到了几分,如果是明显完不成的订单,封掌柜怎么会去接了,如今的状态反而像不得不为,那一定是有权有势的人给的压力了。

电动缝纫机不好展示在外人面前,以防惹祸上身,但是脚踩的缝纫机也许可以找个机会拿出来试试,这也能大大的提升效率。

回到家后,李姜姜让姜香玲去找了老爸一趟,李姜姜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已经在实习了,她房间里还有不少专业方面的书,让老爸都打包了给他,另外找了一些缝纫机的安装和维修方面的书和视频存在了她的平板里。

接着李姜姜在家画了半天草稿,有些配件可以找当地的铁匠打出来并且组装好,但是很精细的零件要求比较高,这个年代不一定能做的出来。

于是李姜姜只好再次请老爸帮忙,去定制一批精细的零件。其实李姜姜不是没想过直接让老爸送一批缝纫机过来,但是那样的话容易引起别人怀疑,保险起见,才想了现在的方法。

李姜姜找了封掌柜,表明自己有了办法之后,还需要找铁匠做一些东西。

于是封掌柜带着李姜姜一天内跑了自己镇和周边最近一个镇的所有铁匠铺,当然包括了李家村的邱铁匠。

在这期间,李姜姜让封细雪安排所有女工先不要进行缝制的工作,先做裁剪。封细雪想着,就算李姜姜的想法不可行,先做裁剪区别也不大,后期专门缝制也是一样的,便按李姜姜的说法去安排了。

采购了所有的东西,李姜姜足足花掉了家里的五十两,这钱并没有让封细雪出,所以也是封细雪愿意相信她的原因,毕竟敢于破釜沉舟的人那对自己一定是有信心的。

姜香玲这几天忙着在两个世界来回奔波和传话,家里的财政大权都交给了李姜姜。

三天后,铁匠们打造的所有的东西都送到了李姜姜家,李姜姜拿出已经准备好的零部件将这些配件组装完成。

李姜姜留了邱铁匠下来,姜香玲一直在帮忙,三人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把缝纫机组装完成,整整20台,李姜姜一一试了试,果然都能行,这些铁匠们的手艺真的不错。

邱铁匠看到那些精密的零件也很诧异,只以为是其他厉害的铁匠们做出来的,并未多想。

这时候距离官府给的一月之期还剩15天了,李姜姜来到封氏布庄,告知可以把裁剪好的布送到李家村了,另外还可以安排几位绣娘一起去帮忙。

当封细雪带着五位绣娘来到李姜姜家时,也被眼前的画面惊呆了一瞬,二十台奇奇怪怪的东西有序的摆放在院子里,好在李姜姜家院子空荡,不然还摆不下呢。

姜香玲也找了她的闺蜜二人组,外加上被迫入伙的王婶,四人商量了一下,王婶在村里风评比她们好多了,由她牵头,在村里找一些心细一点并且愿意来的妇人们来干活,一天100文工钱。

王婶也觉得这三人倒是没有她以前听说的那么不堪入目了,再加上也看到了镇上的掌柜都来了,心里也有了底,便在心里盘算着哪些人家的靠谱,挨家挨户上门去游说了。

姜香玲将缝纫机的用法讲给了五位绣娘听,并且带头做了起来,绣娘们觉得眼前这个东西十分新奇,上手之后才知道这个叫做缝纫机的东西有多么的快,比她们手缝要快太多太多了。

封细雪看了半天之后觉得这事看来有希望了,便回去让布庄里其他的绣娘加速裁剪,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派几辆车来接绣娘们回去,顺便送来明天的布和带走今天的货。

在王婶的游说下,第二天缝纫大军便达到了19人,姜香玲和她的三位小伙伴,布庄的五位绣娘,村里十个女人们,都在院子里裁起了缝纫机。

虽然还空着一台,但是李姜姜并没有加入进去,如果哪边缝纫机出现了问题之类,她可以第一时间去调试。

李姜姜家没有提供午饭,因为事出紧急,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出20个人的午饭来,大家都是自己带的饭,不过村里的妇人们也很满意了,毕竟一天100文,比家里的男人们出去干活挣得都高了。

封细雪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七天时间,封氏布庄接到的1500件棉衣任务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距离交货还有八天,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封细雪带走了所有的货和绣娘们,并且给姜香玲留下了80两银子,李姜姜知道这已经算是给了很多了,如果光是做衣服,是根本没有这么多钱的,这算是帮封细雪解决了难题的酬谢。

采办缝纫机配件花了五十两,家里还剩下二十多两,如今又进账80两,母女二人都喜滋滋的。

王婶三人再加上另外十位女工六天的工钱,一共是七两银子八百文,都在结束的当天给大家结清了,所有人都心满意足。

李姜姜知道,这是改变大家对她们母女俩原始印象的开始,因为前些天母女俩连轴转的去缝制衣服的时候,李姜姜便发现,这年头,靠自己和她娘两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只能靠体力挣个温饱,还是得人多才行。

李姜姜和姜香玲决定,额外给王婶三人各发50文的红包,不仅是感谢她们,也算是试着拉拢一下她们的心。

果然,王婶睡觉前在想:我以前是不是对姜姜她娘想多了?

李姜姜:并没有......

李姜姜家这几天在村里也算声势浩大,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说母女俩发不出工钱来,到时候去帮忙的人白干那么多天,不过结果却出乎他们意料。

第二天,村长敲响了李姜姜家的门。


村长刚开始就听说了李姜姜家招工这个事,不过并未阻拦。

他想着能发出工钱来最好,如果发不出工钱来,到时候就来主持正义让姜香玲把卖地的钱拿出来发工钱,不过等来的消息是那些去干活的人都开开心心的领到了工钱。

这样就更让他觉得好奇了,于是第二天也找上了门。

李姜姜把村长请进屋,姜香玲问道:“李村长,有什么事吗?”

李村长摆摆手:“没什么事,就是听说了你们这些日子招了些人来做工,我来看看的。”

姜香玲更不明白了,不过李姜姜倒是明白了:“村长爷爷,我和我娘卖了地之后想着做点营生,也是运气好,接了一批活,本钱全投进去了,但是人手不够,就想着在村里请大伙帮帮忙的。”

李村长点点头:“哎呀你们的卖地钱全投进去了?”

母女二人点点头,李姜姜还说道:“还不止呢,爹留下的钱也全投进去啦!不过我们留了支付村里婶婶们的工钱,就算我和我娘万一不成,也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李村长倒是没想到这母女二人还能这么做,这话从李姜姜口中说出来明显要比姜香玲嘴里说出来的更有可信度,如今大家伙儿也确实都收到了工钱,那这是好事啊,就是不知道这母女俩的生意是一次性的还是能长久的做。

如果这生意能长久的做下去,对于他们李家村来说是个好事啊,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家里稳定,村里也稳定啊,那他这个村长也说明当得好啊。

就在李村长想跟母女俩打听一下这个事的时候,门再次被敲响了。

李姜姜也好奇这会儿是谁,打开门发现是封掌柜带着另外两个没见过的人。

经过封细雪的介绍,李姜姜知道了这两位是镇上另外两家布庄的掌柜,林掌柜和许掌柜,今天来也是为了他们的任务量的,他们两家规模没有封氏大,所以女工也比较少,这二十多天他们已经做了几百件出来,可是眼看着日期快要到了,林掌柜家还差八百多件,徐掌柜家还差七百多件。

两位掌柜正在苦恼怎么办的时候,听说封氏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便赶紧上门打听。

封细雪也知道这不是该去藏私的时候,毕竟他们这个镇上存在竞争的情况,但一直都是良性的,再加上这是朝廷分发的任务,还是把劲往一股绳上使得好,于是便带着两位掌柜来了李姜姜这里。

村长看有人来访,也不多留,自己想问的事情等得空了再来打听,便离开了。

李姜姜送走了村长,这边姜香玲已经请三位掌柜的坐了下来,家里没有什么待客的地方,只好一人坐了一台缝纫机边上的凳子上,等姜香玲倒好了茶水,封掌柜牵头说明了来意。

两位掌柜本来对于来这个小村子就有办法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可是看到院子里二十台奇怪的铁疙瘩之后,反而隐隐相信了几分。

他们也提前打听过了,七天的时间,这个小院做出了近一千件的成衣,如今距离交货也只剩下七天,也就是说只能完成一家的任务出来,那剩下来的那家怎么办!

李姜姜听说了两人的来意,在心里默默算了算,很快便说道:“如果你们能把布裁剪好送过来,那你们两家的任务量我都接下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上次征兵掏空了王家村,这次他们才没有钱去打点官府能够早些离开。

王村长见李村长说话了:“那事过去了就不用提了!咱今天就说这凿冰的事,我们人多出大力,你们倒是可以跟在后面捡些便宜,但是每天要支付我们一些报酬。”

李村长也无奈,这才刚开始,如果李家村单独凿冰,那可能要花上数倍的力气,但是长路漫漫不知何时是个头,如果力气早早花光了,每天还要走那么远路,不知道能撑到何时。

“罢了,你说要什么报酬?”李村长叹了一口气问道。

“我看你们身上的衣服就不错,每天凿冰前给我们一件!”王村长狮子大开口。

“什么,你可知这一件衣服多少钱?凿一次冰就要500文,你要上天啊!”李村长也气了。

王村长笑笑:“那没办法,这个天气,还要出力气可不能拿以前的价钱衡量。”说完得意的看着李村长。

李姜姜见到李家村村民对她们的维护,再加上如今李村长其实也是在替她们说话,便看不得王村长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小跑到李村长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李村长有点没有把握:“当真?”

看到李姜姜点点头,李村长也下定了决心:“我们决定不和你们一起凿冰了,这500文你爱跟谁要跟谁要!”说完转头就走了。

王村长一看事情偏离了他预计的轨道,也有点愣神,咋散伙了呢,这一下王家村自己人也要多费些力气了啊。

李家村的村民们也被气的不轻,他们的父亲,他们的儿子,他们的兄弟们,多少是因为王家村的作为才离开了他们,当时只恨自己无能为力,如今却被王村长一句“事情早已过去”就轻轻揭过了!正在气头上的他们也是毫不犹豫跟着李村长离开了原本凿了一大半冰的地方。

可是站在另一块圆润泛白的冰湖边上之时,李家村的男人们光是看着也有点手酸了,哎,重新来吧,不过可能要更累些了。

就在这时,李姜姜拿出来两个冰镐递给李村长,李村长一看手里的玩意,他没见过,但是这个锋利的尖端就让他感觉这玩意就该拿来凿冰。

村里人原本凿冰都是用的各种农具,他们生活在南方,甚至连这个时期就有的冰凿都没有几个。村长将其中一个冰镐递给李大壮,李姜姜讲了一下使用的姿势,李大壮就试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翻腾起不少的冰块。

李大壮一喜,这个东西好啊!既省力气,凿冰的效果还好!立马充满了干劲准备开始凿。

村长一看也连忙将另一个冰镐给了村里力气大的男人李达,他也做过加工坊的保安。就在手握冰镐的两人准备先行凿冰之时,李姜姜喊了一声:“等一下!”

说完李姜姜就从布袋里掏出了一把盐,撒在了冰面上,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说道:“可以凿了!”

李大军和李达挥舞着冰镐凿了起来,李大军发现,这比刚刚更省力了,甚至都用不上全村的男人,只要几个人轮流着换一换就够了。

李村长也是放下了心,不过他有点担心的问李姜姜:“姜姜啊,你刚刚撒的那是盐吧?那多贵啊,你别浪费了,有这个工具就好多了,不过多花些力气而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