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拾荒种田,我在原始森林求生存白冰黑水

拾荒种田,我在原始森林求生存白冰黑水

富足的小老虎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族人们听她这样说,都高兴极了,欢欢喜喜回家准备背篓,等着冰女巫带他们进山弄吃食。第二天一早白冰率领着比上次还要庞大的队伍进山。洋姜生长的地点离部族不算很远,步行两个小时就来到了那一处,白冰凭借印象,在族人中选了一批强壮老实的汉子,其中包括二姨夫、麻花、以及二姨夫本族的几个兄弟。她带领这批人爬上高处,俯瞰一整个沟渠里面开满黄花的植物。“看,这些开着黄花的植物,就是神赐给我们部族的素菜!”众人皆惊!之后便七嘴八舌反驳起来:“冰女巫,这个不好吃的。”“对对,不好吃的,我小时候饿了吃过它的叶子跟花,呕,一点也不好吃。”白冰:“......”“因为,好吃的部分不是叶子跟花呀!这种食物好吃的部分长在土里,土里的根可以吃的呀!”众人恍然大悟一般,...

主角:白冰黑水   更新:2025-02-23 16: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白冰黑水的女频言情小说《拾荒种田,我在原始森林求生存白冰黑水》,由网络作家“富足的小老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族人们听她这样说,都高兴极了,欢欢喜喜回家准备背篓,等着冰女巫带他们进山弄吃食。第二天一早白冰率领着比上次还要庞大的队伍进山。洋姜生长的地点离部族不算很远,步行两个小时就来到了那一处,白冰凭借印象,在族人中选了一批强壮老实的汉子,其中包括二姨夫、麻花、以及二姨夫本族的几个兄弟。她带领这批人爬上高处,俯瞰一整个沟渠里面开满黄花的植物。“看,这些开着黄花的植物,就是神赐给我们部族的素菜!”众人皆惊!之后便七嘴八舌反驳起来:“冰女巫,这个不好吃的。”“对对,不好吃的,我小时候饿了吃过它的叶子跟花,呕,一点也不好吃。”白冰:“......”“因为,好吃的部分不是叶子跟花呀!这种食物好吃的部分长在土里,土里的根可以吃的呀!”众人恍然大悟一般,...

《拾荒种田,我在原始森林求生存白冰黑水》精彩片段


族人们听她这样说,都高兴极了,欢欢喜喜回家准备背篓,等着冰女巫带他们进山弄吃食。

第二天一早白冰率领着比上次还要庞大的队伍进山。

洋姜生长的地点离部族不算很远,步行两个小时就来到了那一处,白冰凭借印象,在族人中选了一批强壮老实的汉子,其中包括二姨夫、麻花、以及二姨夫本族的几个兄弟。

她带领这批人爬上高处,俯瞰一整个沟渠里面开满黄花的植物。

“看,这些开着黄花的植物,就是神赐给我们部族的素菜!”

众人皆惊!

之后便七嘴八舌反驳起来:“冰女巫,这个不好吃的。”

“对对,不好吃的,我小时候饿了吃过它的叶子跟花,呕,一点也不好吃。”

白冰:“......”

“因为,好吃的部分不是叶子跟花呀!这种食物好吃的部分长在土里,土里的根可以吃的呀!”

众人恍然大悟一般,原来这个菜跟他们之前吃过的“芋”一样,全都长在土里。

只不过,这个冬菜的数量比芋多得多。

白冰指着山下大片大片开满黄花的植物:“带领你们的家人下去挖吧,每家选一块地方,不管挖到多少 ,你们全都可以带回自己家。”

几个汉子呼啦啦跑下山坡,率领族人就开始干起来。

这洋姜在地下生长多年,从来没被挖掘过,已经长得层层叠叠,甚至有的已经拱破了泥土,长到地面上来了。

没多一会儿,人们就挖到了洋姜的块茎。

“我的天,太大了吧,挖不动啊!”

“哇!神菜,真的是神菜,好大一个,可以吃好多天了。”

“我也挖到了!”

“我这边也有!”

“太大了,抠不出来,大家全都过来帮忙啊!”

“这土里面太多辣,不管往哪里挖都能挖到。”

族人高兴地手舞足蹈。

长长的战线上面,不时传来欢呼之声。

人们挖到这种神奇之菜的第一时间,就是要尝尝它的味道。

现在族人们完全没觉得这个神菜会有毒,反正冰女巫说能吃,那就一定能吃。

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用石刀刮去神菜的皮,露出里面晶莹雪白的肉,趴在上面“啊呜”一口,瞬间爆汁,甘甜清脆。

“好吃!”

(其实洋姜的味道一般,且稍微有点土腥味,本书设定这些荒野人没吃过啥好的,所以才会觉得洋姜美味异常哈!)

族人们挖得热火朝天,白冰这边也拿着石镐挖起来。

大的不要,专挑那种二十多斤的小个子,挖得不费力,待会儿往回背的时候也轻松。

没多一会儿她就收获了5枚,加在一起也有一百多斤了,见好就收,挖再多也背不回去。

洋姜太多了,就算全族人一起挖,挖上10年也根本挖不完。

况且洋姜生命力顽强,每年都会向外扩张地盘,你今年给它挖掉,只要土里还有根,它明年依旧还会继续长出来。

长出更多的块茎。

而且此地距离部落只有半天路程,没有进入深山,遇到危险的几率也就不算太大。

因此,白冰跟老族长商议一番,允许族人在任何时候来这里采挖洋姜。

只要凑够十来个人的队伍,互相照应着防止发生危险就可以。

因此,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族人们三五成群往返于洋姜采集点和部族之间。

人们喜气洋洋,不停往家里背着过冬的粮食。

一个人一天能背一趟,力气小的能背回来100斤,力气大的能背回200斤。


正当她思索之际,突然之间,一个模糊的轮廓出现在余光中,这具身体本能地被吓了一跳,定睛看去,原来是一只巨大的蚂蚱趴在草叶儿上。

太好了不是掠食者,而是猎物!

通过熟悉原主记忆,白冰发现,类似于蚂蚱、螳螂、蜻蜓等等这些昆虫,虽然个体变大了好多倍,但它们的习性仍然没有改变。

仍旧食草、吃更小的昆虫,呆笨,基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而一只大蚂蚱身上,可以剔出不少可食用的肉,味道还算可以。

这里的人类,所捕捉的主要肉食,基本以蚂蚱螳螂蝈蝈等昆虫为主。

只不过,这些蚂蚱通常不会出现在这一片人类聚居区,大约是人类多年如一日的捕捉,使得这些昆虫的基因里都已经写下了,不得靠近人类聚居区的编码。

因此,之前部落里的人们通常要走出去好远才能猎杀到昆虫,而今天,这只蚂蚱竟然就趴在自家树洞前方不远处的草丛中。

白冰转头,在身边寻找着趁手的家伙。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

这个季节,很多昆虫已经失去了生机,往往会找一片草叶静静等待生命的流逝,这种时候,它们即便受到攻击,也蹦跶不了多远。

运气好的话,有些甚至会直接放弃抵抗。

白冰抄起一根木棒,爬上蚂蚱旁边的高草,比量了一下,发现自己跟蚂蚱中间相隔的距离有点远,挥舞木棒根本够不着蚂蚱。

没办法她只得再次跳回地面,看着趴在高草上的蚂蚱,她实在不甘心离开。

飞奔回家,叫来了阿爹。

阿爹阿娘根本不相信,她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竟然能够发现蚂蚱,这个季节,只要发现了蚂蚱,差不多就能够逮到。

二话不说,阿爹从床下翻出一张绳网,就跟着白冰跑了出去,阿娘抱着小锦鲤,担心小锦鲤面临危险,没敢跟着来。

白冰跟阿爹飞速跑向草丛,发现那只蚂蚱果然还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花石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冰,你果然是受到神明祝福的孩子,运气太好了,竟然能够在家门口发现蚂蚱。”

白冰迅速规划了一下捕捉方案。

阿爹爬上旁边的一棵高草,将那张绳网铺到蚂蚱身上,这样一来,即便它还有力气跳,也很难一下子挣脱绳网。

白冰负责警戒,一旦蚂蚱落地,她就必须立即给它送上一棒子,免得它从绳网中挣脱出来逃跑。

花石手握绳网,小心翼翼爬上旁边的高草,秋天,草叶枯黄,人往上爬的时候,难免弄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声响,吓得花石不停抬头去瞟那只蚂蚱,生怕自己弄出的动静惊跑了猎物。

好在有惊无险,他将网绳在手里摆放好,回忆了一下十几年前,自己撒网捕猎时候的感觉,一把将绳网扬了出去。

昆虫的眼睛,视角是非常广阔的,也许从白冰最开始爬草的时候,这只蚂蚱就已经注意到了她的举动,大概实在是因为秋日疲惫,才懒得搭理她们。

此时,一张大网朝着自己兜头罩下来,它还是知道逃命的,因此,在绳网困住它以前,它就准备好了起跳。

不过到底是四肢不似从前麻利,它只晚了那么一瞬间,它的后半身以及两只后腿就被绳网绊住。

绳网缠绕着蚂蚱坠地的瞬间,白冰抓住时机,拎着木棒冲上去就照着它脑袋来了一下子。

然而,她远远低估了这只蚂蚱的活力,这东西此时被这波攻击激发出了斗志,它伸展四肢,猛蹬猛踹,企图逃脱绳网的束缚,一条腿直接划过白冰手臂。

那手臂上瞬间传来火辣辣的疼痛。

白冰强忍着疼,仍然没有放下木棒,用了十成十的力道挥下了那一棒子。

机会往往只有那么一瞬间,但凡晚了一点点,让它挣脱绳网逃走,她们父女今天将很难再抓到它。

到嘴的肉岂能叫它飞了!

白冰这一棒子直接打飞了蚂蚱的脑袋。

“耶!帅爆了。”

那只蚂蚱脑袋没了,仍然在不停挣扎着,不过此时已经不必担心它会逃跑。

放下心来的白冰,此时才感觉到手臂上传来的疼痛,低头一看,手臂上被划出长长一道血口子,鲜血已经流成了一道小河。

花石心疼地捧起女儿的胳膊,“回家,快回家,让你阿妈弄点锅底灰给你包起来。”

白冰:“......”

救命啊,锅底灰是个什么鬼?

难道这个时代的人就是食用锅底灰治疗疮伤的吗,打咩打咩,她拒绝。

白冰撕下一条衣服,将伤口全部勒紧止血,不过,的确还需要找一点消炎的草药敷一敷,否则在这个荒凉的远古时代,一旦疮口感染,即便是一条小小的外伤也能让人一命呜呼。

她抬起蚂蚱的两条前腿,阿爹抬起后腿,两个人一边往回走,她一边在脑海中调出中草药的文档。

她发现, 有一种从前她没有注意过的东西,竟然被誉为天然青霉素,可以代替碘伏敷在疮口处进行杀菌消炎。

这东西竟然是柳树的嫩芽!

河边,柳树永远是不会少的,白冰跟阿爹打了个招呼,就跑向附近的一棵大柳树,虽然已经到了深秋时节,但在这么巨大的柳树上,想要找到一些嫩芽还是很容易的,她手脚麻利地爬到树上。

很快采了一布兜的柳芽,回家用清水洗干净伤口,将柳芽汁液 涂抹在伤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这副荒野人的身体十分灵活,奔跑跳跃、爬树之类的事情,做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白冰从古树干上跳下来,刚想往回跑,就看见树干上长着白花花一大坨蘑菇。

调取资料,她发现这是一种可食用平菇,味道极其鲜美。

“哈哈发财了,阿爹你快来。”

说话间,白冰已经等不及将手伸向了那一大坨蘑菇。

树木巨大,树干上长出的蘑菇也大得不像话,白冰量了一下,这一大坨蘑菇的体积,是她这个人的四五倍还多。

她盘算着回家找几只大草筐来装蘑菇,一回头,就看见身后沿河的一排柳树上,几乎每棵树干上都长着这么一大坨蘑菇。

我滴个天爷勒,这么多蘑菇,一家人整个冬天,就算天天吃也吃不完啊!


两个妇女十分羡慕,但族人大多淳朴,最多也就是看着流一会口水,并不会真的起了偷盗抢劫的心思。

况且,白冰作为族里新晋的女巫,一般人更是不敢打她的主意。

白冰洗干净了蛙皮,将之挂在柳树根上晾晒,此时忽然想起昨天早上还在河里放了个鱼笼,便招呼表弟。

“蛋,蛋,跟我走,带你去拿一个好东西。”

经过了一天的相处,蛋已经完全被冰姐姐的运气所折服,此时的蛋完完全全相信,冰姐姐就是被神明眷顾的女人,只要冰姐姐说有好东西,就意味着又有肉吃了。

他扔下手里割到一半的肉条,抬脚就往冰的方向跑去,霞见到哥哥姐姐都跑了,自然也心里长草,央求了阿妈半天,得到允许后也飞快追上了哥哥姐姐。

留下的几个长辈一边麻利地处理蛙肉,一边无奈摇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玩心重呐。

即便冰已经做了阿妈,但也才19岁的年纪,如今回到了父母身边,骨子里也还是个小孩的性子。

小锦鲤嘴巴里叼着甜杆,手指着几人跑走的方向道:“跑,妈妈跑,舅舅跑,姨姨跑.......”

几个老人哈哈笑着逗弄小孩:“阿妈跑掉了,阿妈是坏蛋,是不是呀!阿舅阿姨都是坏蛋,跑去玩也不带着宝宝。”

白冰带着两个弟妹,手牵着手蹚水来到她下鱼笼的地方。

“阿姐,你是在这里下了鱼笼吗,秋天鱼笼捉不到鱼的,那些鱼都太大了,下多少个鱼笼都是白费力气,只有春天时候,刚出生的小鱼苗才能钻进鱼笼。”

白冰也不跟蛋争辩,她自己也不确定笼里会不会有鱼。

到了地方,抬起鱼笼,几人往里面一看之下,全都惊呆了,笼子里密密麻麻装满了拳头大小的河虾。

白冰认得,这东西在前世叫做狗虾,每一只都比苍蝇大不了多少,但到了这个万物变大的世界,这狗虾的个头儿就如同人的拳头般大小了。

蛋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呼:“大虾,冰姐姐抓到了好多大虾。”

白冰:“......”

原来这个世界的人把狗虾叫做大虾!

霞比蛋稳重许多,但此时脸上也忍不住露出激动的神色:“冰姐姐,从前我们把一个鱼笼放到河里,十次都捉不到一只大虾,都算是好的,没想到你只放了一只鱼笼,就能捉到这么多大虾。”

蛋小脸红扑扑地插嘴道:“这些都是神明送给冰姐姐的食物。”

白冰笑笑不置可否。

她此时还没有打算把捕捉狗虾的秘诀分享出来,否则所有人都跑到河里捉狗虾,有限的资源被平分之后,留给她的自然就没有多少了。

有了这个捕虾的路子,在赶集之前,她能够攒下很多虾干,这东西拿到集市上绝对算得上好货,兑换价值很高。

白冰盘算着,到了集市,一定要多多的兑换一些盐,回来进行提纯,制成没有异味的纯净盐,最起码囤够全家人一年的量。

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这个东西不能省。

白冰问蛋:“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早上天亮时都来给我帮忙,跟我一起收鱼笼,得到的大虾我拿出十分之二作为报酬,怎么样?”

蛋一听,以后冰姐姐每天都可以捕到大虾,而且每天都会分给自己一些,高兴地差点鼓出鼻涕泡泡:“行啊,冰姐姐,我乐意。”

第二天一早来到河边,看到白冰鱼笼里的收获,蛋惊讶地嘴巴张老大,高兴得差点直接跪下:“姐姐,竟然又有这么多虾, 是不是以后每天都会有这么多虾?”

白冰笑着弹了他一个脑瓜崩:“行了,别傻笑了,快点干活。”

姐弟俩把鱼笼子拖上岸。

数了一下,今天一共收获了65只狗虾,拿出5只晚上烧来吃,给众人改善一下伙食,还剩下60只。

拿出12只作为给蛋的报酬,自己还剩下48只,可以当成储备物资,留作赶集交换使用。

有了今天的战果,明天再下鱼笼,她就不可能只下一只了,家里还有三只旧的鱼笼,二姨说,她家里也有5只。

今天叫阿爹加把劲再编两只出来,今晚就可以下10只鱼笼进河里。

如果全都能有今天这样的收获,那等到赶集之前,她不仅可以攒够带到集市的肉,还可以留出很多冬季储备肉。

一直忙到快要天黑的时候,众人才将所有蛙肉切成肉条,前面晾晒起来的已经半干,后面切出来的没来得及晾晒,晚上全都要收回洞屋。

肉食是十分珍贵的食物,夜晚放在外面不安全。

拾掇好工具,众人又忙着往回收拾肉条。

白冰家小小的洞屋里,地面上摆满了装粮食的草筐,这下子墙上又挂满了肉条,这个家从来没有这样富裕过,却也因此显得太过狭窄。

阿妈说什么留二姨一家在这里吃晚饭,因为黄米丰足的原因,现在,在别人家里吃一餐饭也不算什么事情了,因此二姨也没有过多推辞。

房间里实在转不开身,阿妈跟二姨两个在洞屋外面搭了灶,煮了满满一石锅黄米粥。

至于菜品,白冰很宝贝的从草篓子里搬出自己白天时候采摘的几种野菜,以及那一块莹白如玉的洋姜。

简单清洗过后,她用石刀将洋姜切成小块,融化一点盐水,过滤后倒进洋姜里,这个世界,盐是很珍贵的东西,她不能像前世已将拿洋姜来腌咸菜,但搞一点盐借个味总是要的。

至于那些山芹菜、山生菜,是需要焯水之后才能吃的,另外,今天大丰收,阿爹说要把那块蛙肝炖来吃。

新鲜的蛙肝口感很好,如果晾干再吃就没那么好吃了,也是为了答谢二姨一家帮着忙活了一天。

可是家里唯一的一口石锅正在煮粥,白冰抱怨:“阿爹,你有时间再凿一口石锅来用嘛,只有一口锅煮饭太浪费时间了。”

花石抱怨,“凿石锅需要用小山那边的石头,现在那种石头已经被族人开采的差不多了,很难找到,而且凿一口石锅也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白冰看着跳动的火焰一拍大腿,突然想起她可以烧陶啊!


好在现在只有一只蝲蛄上钩,就算惊动了损失也不算太大。

白冰从另一个方向下水,将四周栓有石头的绳网平整地铺在水底,小心翼翼将那个绑了虾饵的木棍移动到绳网上面。

好在那只蝲蛄正吃肉吃得高兴,肉动了,它也跟着动,嘴巴全程没有离开过肉。

完成移动,好半天没有新的蝲蛄上钩,大约是刚刚她的一番折腾,吓退了那些躲在暗处观望的蝲蛄。

只好继续等待。

白冰死死盯着水下的场景,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蝲蛄探头探脑朝着虾饵爬了过去。

快点过去啊,你这家伙胆子怎么那么小?

爬呀!

爬呀!

白冰正看得着急,突然之间又听见族人们大呼小叫跑回来的声音!

这么快就完事儿了?

这到底是抓到了没有啊!

白冰抬头,就看见族人们一溜烟跑了回来,她急忙跳上河岸,逮住跑在最前面的人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快就跑回来了啊!”

那个族人气喘吁吁。

“有蛇,有蛇,那边有大蛇。”

白冰:“有没有人受伤?”

那个汉子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我听前面的人说有蛇,就转头往回跑。”

族人们陆陆续续跑回来,白冰挨个儿抓着问:“有没有人受伤,情况怎么样?”

一直问到最前面,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族人追着一只青蛙往前跑,正跑得起劲,就看见了一条大蛇盘在小石头上吐着信子。

跑在最前面的几个人差点被吓尿了裤子,一屁股跌坐在地,其他人拖起那几个跌倒的人就往回跑。

好在没有人掉队,全都安全的回来了。

白冰:“那条大蛇有没有追你们?”

“没有追过来,我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它又趴了回去。”

白冰:“族人们,这深山里太危险了,随时随地都有能够威胁我们生命的大蛇出现,如果我们没逮到青蛙,反而有人被蛇给吞了,那就太悲伤了,对不对?”

众人想了想,觉得冰女巫说得有道理,全都高声答道:“对!”

白冰,“所以,我们回去吧,不要待在这种不熟悉的森林里了,好不好?”

“好!”

“走!”

“对对对,回家!”

“不吃蛙肉了,活着更重要。”

所有人收拾行李,打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白冰忽然想起自己的绳网还在水里,急忙跳到刚才的大石头上,想要收回自己的绳网。

当她看向水下,只见预想中的一大球蝲蛄的景象出现在眼前。

真的来了一大群蝲蛄在啃食虾饵。

每一只蝲蛄都有半个人那么大,这一球里面,少说也有20多只。

不用别的,仅仅这么一大球蝲蛄的收获,就足够族人们分的了,面对着这么一大球现成的猎物,就这么放弃离开,实在是有点不甘心。

不走的话又担心大蛇过来吃人。

白冰犹豫不定。

她招手叫来了族中几个有威望的人,大家一起商量商量该怎么办。

那几个人踩着石头,来到白冰踩着的那一块,顺着白冰的手指往水里看,这么一看之下,所有人都惊得屏住了呼吸,仿佛生怕把那些大钳子虾(部落人对蝲蛄的称呼)惊走了。

白冰用口型问几个人:“怎么办,我们是在这里抓虾还是回去?”

几个人第一反应就是要抓虾!

我的天呐,他们从未见到过这么多大钳子虾,这都够全族人饱餐一顿了,怎么可能放弃?

何况冰女巫已经在水底铺好了网,大家只要把网拖到岸上,这些大钳子虾就到手了。


父女两人将所有东西收回山洞,此时晚饭也已经做好。

黄澄澄的一盆小米粥,外加一大块煮熟的蚂蚱肉,阿妈把肉撕成小条,几乎全都堆在了白冰和小锦鲤身边,两个老人一口都舍不得吃。

白冰早已经过了少不更事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说什么也不可能做出自己吃着,爹妈看着的那种事。

她把肉夹给阿爹阿娘,一家人全都吃得喜笑颜开。

上辈子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疼爱,这辈子好不容易有了如此疼爱自己的爹娘,她发誓,一定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今天阿妈煮的是蚂蚱腿肉,很嫩,还有一点咸咸苦苦的味道,难得吃珍贵的肉食,阿妈一定是把家里压箱底的盐巴拿出来调味了。

每年赶集的时候,阿爸都会换一小块盐巴回来,这些盐巴是咸水部落的人背过来的,听说他们那边有一口井,井水是咸的。

这个世界的人,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用各种物资,跟他们交换盐巴。

用现代的眼光看,那个盐水部落一定是拥有一口盐井。

不过,他们出产的盐大多带着苦味,中间还掺杂着泥沙,因此,讲究一些的人家吃盐,都会把盐化成水,用上层咸水来调味。

但大多数人家就不会在意那么多了,吃到石子又怎样,石子上面有咸味,说不定还要逮着石子在嘴里好好咂摸一番滋味呢。

白冰搜索脑海里的食盐提纯资料,果然有!

首先需要将粗盐融化,然后用纱布将石子、灰尘等杂质过滤出去,只留下干净的盐水,再将盐水熬煮到结晶。

这个时候,食盐结晶里面仍旧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也是苦味的来源。

需要将这些粗盐再次用水化开,这个时候再进行一次过滤,大多数不溶于水的物质会被过滤掉,再次熬煮成为食盐结晶。

用石臼将结晶捣碎,成为细腻的颗粒,最终得到比较接近于现代人食用的精盐。

当然,即便这样费劲得到的精盐,依旧无法跟后世的那种相比,但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这个精盐显然不适合这个时期的部落人,白冰暂时还没有打算大规模提纯精盐。

只想等到赶集的时候,多换一点粗盐,自己提炼一些供自家人食用。

距离集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白冰开始思考拿些什么东西去跟人交换。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她跟阿爸两个人只能用人力背,路上一来一回要走二十天之久,除去口粮,他们能背动的东西实在有限。

其他人往往都是拿肉干出去交换,毕竟肉干价值高,能够换回来的东西更有价值。

而自己家只有这么十来斤肉,是要留着冬天吃的,黄米拿到集市上,只要做熟了宣传一下,肯定会有人喜欢,只不过,一旦人们知道了黄米来自稗草,就一定不会有人愿意交换,毕竟稗草在哪里都不缺。

松茸也很受欢迎,但上次阿爹找回来的那一朵早已经吃完了,看来,挖洞的工作需要先放一放,要先出去找点能够用于交换的东西才行。

阿爹听了冰的话,也觉得有理,树洞可以等到冬天,大雪封门的时候慢慢掏,能够找到松茸和肉食的日子就只有这么多,的确不应该浪费。

“阿爹,你会不会编捕鱼笼呢,我家门前那么大一条河,编个捕鱼笼放进河里,说不定每天都能捉到一条鱼勒?”

谁料阿爹却说,鱼那种东西太大了,尤其到了秋天,小鱼都长成了大鱼,它们根本不会钻进鱼笼。

白冰缠着阿爸找出了家里的鱼笼,她一看就明白了这鱼笼捕不到鱼的缘由。

“阿爸,就算最小的鱼,也能长到大腿一般大小,你这个鱼笼做的刚好能装下一条鱼,有哪条鱼会那么傻,非要钻进这么小的笼子?”

花石十分不满女儿质疑他的编织手艺:“都是这样编的,整个部落的人都是这样编的,我编的比他们都好,一个鱼笼用了十年都没坏!”

白冰无奈笑着扶额:“阿爸,我不是说你的鱼笼编的不好,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把鱼笼编大一点,像这只鱼笼的5个、10个那么大,或许能够捉到鱼呢?”

花石惊得瞪大了眼睛,“编一个比人还大的鱼笼,放到水里,我要怎么把它拉上来?我哪有那么大的力气,到时候,怕不是要把老头子掉到河里喂了鱼。”

白冰:“......”

她竟被阿爹怼的无言以对,她一门心思只想着,前世的鱼笼要足够大,每一只都能装下几百条小河鱼,再在里面撒上饵料,小鱼们才会游进去觅食。

她却忘了,在这里,人类的个头儿如此渺小,一条成年的泥鳅都比人类大腿还要粗,她叫老爸编一个十倍大的鱼笼放进河里,先不管能否捉到鱼,光是浸了水的鱼笼,她们一家人齐上阵都拉不上来。

果然,这个时候,打水里肉食的主意还真的不如去森林里捉秋后的蚂蚱。

白冰,“阿爹别生气啊,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哄好了阿爹,白冰还是不甘心,她抓起一把黄米磨成的米粉,偷偷切了一小块蚂蚱肉剁碎,用水将它们调和成两个面团子当作鱼饵。

她拖着大大的鱼笼来到河边,有鱼没鱼都要把笼子放进去不是,万一就真的有那么一条不长眼的鱼钻进去呢?

就好比你天天求佛祖让你中一张彩票,你总得要先买一张彩票不是?

找了个水流平缓的地方安置好鱼笼,白冰这才安心回家睡觉。

远古部落,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下来,一家人在洞屋里燃一个火堆,阿妈借着火光搓了一会儿麻绳,白冰跟阿爹一人拿一块石头抠树洞。

做了不到一个小时,一家人就感觉困倦的不行,通通跑到床上打起了呼噜。

天蒙蒙亮,白冰被阿妈点火煮饭的声音吵醒。

白冰这次跟阿爹出门,打算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原主白冰带着小锦鲤穿越荒野的时候,曾经在路上遇到了一棵长满毛栗子的大树,树下掉了一地毛刺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