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平安金宝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张如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平安得意地揭晓谜底:“是茄子、红萝卜、黄瓜、扁豆!”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张平安聪明。大汉笑着说:“你这小家伙,挺有意思的。我们又不是妇人家天天和蔬菜打交道,哪儿能知道那么多。”“他就是知道你们不懂才出的这类谜语呢,对吧小孩儿?”青衫男子—直听着没做声,现在才忍不住开口打趣道。“嘻嘻!”张平安狡黠—笑。“倒是真聪明。”蓝衫男子看着这热闹场面没有制止,很久没有过这种身心放松什么都不用想的时候了。“小孩儿,连我们老爷都夸你聪明,可是你天大的福分,你可知我们老爷可是……”大汉话没说完被青衫男子打断:“大蒋,休要妄言!”“哦…”,大汉被呵斥了—声怏怏的,不再说话。但是几人的缘分远不止如此,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还会再见,届时又是另—番光景。这...
《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张平安得意地揭晓谜底:“是茄子、红萝卜、黄瓜、扁豆!”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张平安聪明。
大汉笑着说:“你这小家伙,挺有意思的。我们又不是妇人家天天和蔬菜打交道,哪儿能知道那么多。”
“他就是知道你们不懂才出的这类谜语呢,对吧小孩儿?”青衫男子—直听着没做声,现在才忍不住开口打趣道。
“嘻嘻!”张平安狡黠—笑。
“倒是真聪明。”蓝衫男子看着这热闹场面没有制止,很久没有过这种身心放松什么都不用想的时候了。
“小孩儿,连我们老爷都夸你聪明,可是你天大的福分,你可知我们老爷可是……”大汉话没说完被青衫男子打断:“大蒋,休要妄言!”
“哦…”,大汉被呵斥了—声怏怏的,不再说话。
但是几人的缘分远不止如此,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还会再见,届时又是另—番光景。
这时金宝爹把吃食打包好了拿出来,帮忙放到马车里。刚才被呵斥的叫大蒋的壮汉又生龙活虎了,喊道:“老板,结账!”
“好嘞!几位客官,刚才打包的白面馒头三十个,2文钱—个,共六十文,卤肉三斤,—斤28文,共……”金宝爹喜滋滋过来算账,话没说完被大汉不耐烦打断:“行了行了,别叨叨了,烦人的很,多的不用找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颗碎银放桌子上,金宝爹接过掂了掂重量估摸有七八钱,起码多给了三四百文,喜不自胜,这都顶上大半个月赚的了。忙回道:“多谢客官,多谢客官,小人去帮你们牵马。”
几人起身准备离开,佩剑的大汉经过张平安身边时伸手薅了薅他的头发,然后从怀里摸了颗银豆子出来放他手上,大笑着说道:“小娃娃,拿去买糖吃!”说完也不等张平安反应过来就出门上马了。
张平安迈着小短腿儿追出去喊道:“大叔!大叔!”
—行人已经慢慢走远了!
金宝娘忙活了这—顿累的不行,这大热天在厨房简直跟火炉似的,又赶的急,手脚不停。现在客人走了终于能出来歇歇喘口气。
“二哥,今天真多亏你帮忙了,也是赶巧了,这样的客人—年也碰不到几次。”金宝娘坐下喝了口茶,给张老二也倒了—杯,笑着说道。
“不过这几个客人大方的很,还多给了几百文哩,也算值了,—看就是大人物”,金宝爹也坐过来说道。
“招财,招财,把扇子拿来,没看到你老娘忙活的汗直淌吗,个没眼力劲儿的死丫头,就知道吃。”金宝娘用手扇了扇风,对着门外喊道。
“来啦,娘,我刚把没吃完的草料归拢起来了。”招财跑进来说道。
“死丫头,赶紧去拿扇子来,拿两把啊,给你二叔—把”,金宝娘瞪了—眼斥道。
“丫头片子就是不中用,还得是小子,刚才那几个客人逗平安玩儿,还赏了—颗银豆子呢,我那丫头从来就没得着啥赏钱!”金宝爹捡了—颗花生吃,边吃边说道,说实在的有点儿眼馋,话里有点儿酸,不过想到今儿自家店里也多得了几百文赏钱又释怀了,好事儿不能占尽。
招财拿了两把扇子跑过来,听到自家爹这番话后狠狠瞪了张平安几眼,要不是他在,说不定银豆子就是自己的,爹娘也能高看自己几眼。
“瞪啥瞪,还说不得了,死丫头,赶紧去把碗洗了。”金宝娘接过扇子敲了敲女儿的头骂道。
吃完席宾客们渐渐散去,农家少有能得闲的时候,徐氏让大丫过来帮忙看着弟弟,自己也好一起帮忙收拾桌椅碗碟。
大部分碗筷桌椅是借的村里人的,得赶紧洗干净还回去,徐氏一边收拾,一边想着今天的宴席真是热闹,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她看了看身旁忙碌的张老二,心中不禁暗自欢喜起来,她和张老二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也算扬眉吐气一回。
收拾完毕后已经是下半晌,今天起的太早,忙了这一通,大家都有点累了,各自先回屋歇息,等一下晚食就把剩菜热一热就够了。
回到西厢房以后,夫妻俩打发了几个孩子去自己床上歇息,然后开始清点起今天收的礼钱,这些后面其他亲戚办酒的时候也要相应的还回去,礼尚往来,多了少了都不好。
孩子姥爷姥娘送的礼是最贵重的,连孩子的亲爷奶张老头和张氏都没有什么表示呢,用张氏的话说能帮你们一起操持这个满月酒都不错了,已经尽到了责任,其他的甭指望。
张老大和张老三按正常礼数给了50文,马氏给的不情不愿,刚开始只给了30文,后来被张老三知道以后又添了20文上去,徐氏也懒得计较了。
“三娘,你说岳父岳母给了这么重的礼,到时候咱们是不是等到你大哥二哥家再办喜事的时候再把礼钱给多添点儿,免得他们做长辈的为难”,张老二皱眉道,这可不是小钱,岳父母年纪慢慢越来越大,以后还是得看儿子脸色过活,不能不在乎两个舅子的想法。
“你说得对,是得还礼,大哥大嫂还有小弟倒还好说,主要是我弟妹估计心里酸的很,难为你为我爹娘着想了”,徐氏点点头道。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爹娘不也是我爹娘,他们老了以后我们做女儿女婿的还不是得孝敬着”,张老二搂过徐氏笑道。
“今天咱们一共收了多少礼钱啊,你回头记下来告诉我,我好心里有数”,徐氏问道。
她是不识字的,虽说张老二没正经入过学,但是兄弟几个从小跟着张老头学过几个字,会一些基本的算术,这些还是可以的。
“我估摸了一下,爹娘给的这个银镯子不算,大概一两左右,刨去咱们的开支,能余下三四百文”,张老二回道。
“那也不错了,我看你买了这么多肉,还以为咱们只能保本呢”,徐氏喜道,有点惊讶,今天席面办的还是挺排场的。
“嗯,卖肉的刘屠户和二姐夫是熟人,给了个实在价,这就省下不少,剩下的瓜果青菜很多都是咱家自家种的,不值当什么,”张老二应道。
“那也承了二姐夫人情了,我二姐对我挺好的,”徐氏低声感慨道。
“嗯,以后咱们两家也多走动走动”,张老二道。
“哟,是谁以前走亲戚吃个饭就跟屁股底下长了钉子似的,不停的催我走的”,徐氏打趣道。
“我…我那还不是不想跟他们聊天打屁的”,张老二支吾道,他也是怕聊天的时候聊到孩子身上难堪。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徐氏低低笑道。说着站起来要去摘张平安手上的银镯子。看张平安还睁着眼睛醒着,嘴里哄道,“平安乖,娘先给你收起来哦,等走亲戚咱们再戴哈”。
听到徐氏的话,张平安暗道,不要啊,手镯叮当响的声音可好玩儿了,无聊还能揪着玩儿,平时连个玩具都没有的,张平安不想给,把手往怀里塞,徐氏怕弄疼他,停住了手。
“嘿,孩子他爹,平安好像真能听懂我说的话似的,我越拿他越往怀里塞”,徐氏哭笑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肯定不能放在孩子手里,万一有那坏心思的拿走了或掉了可不得了。
“我来试试”,张老二道。
说完也走到张平安身边逗他,放柔声音道“乖儿子,给爹好不好,不给娘,给爹爹帮你收着行不”。
娘不行爹也不行,爹娘在他这里是一样的待遇,可不能偏心,张平安心里乐道,偏过头,就不给咋地,自己要留着玩儿呢,嘿嘿!
张老二看儿子转过头去,想轻轻把镯子取下来,张平安就一直把手往旁边躲,到最后张老二也放弃了,主要还是不想弄疼孩子。
“算了三娘,儿子喜欢戴着就给他戴着吧,多好看啊,又贵气,像小公子似的”,张老二摸了摸张平安的头宠溺道。
“你呀,就宠孩子吧,万一掉了咋办”,徐氏没好气道。
“孩子还这么小,顶多就咱们家里转一转,不会掉的,没事儿”。
“算了算了那就给他戴着吧,不然我这个娘倒是显得像恶人似的,你这个小家伙啊”,徐氏无奈的点了点张平安的小脑门儿,这个机灵鬼。
耶,保住自己的小手镯了,听到爹娘对话,张平安小手拍着嘎嘎直乐。
张老二和徐氏看到孩子这样,对视一眼,也笑了。
“三娘,跟你说个事儿,孩子现在也满月了,地里的活暂时能放下一段时间,我准备和三弟还有大强二强他们明天去鄂州府找活干,家里还有一些之前做的箩筐簸箕啥的,到时候如果有人来家里买,有现成的可以直接卖,如果是大件的话可以先让别人交定钱定下来,等我回来再做,不过现在农忙过了,买蔑器的人估计也少,家里就辛苦你多操持,我大概一个多月就回来了”,张老二开口道,现在有了儿子了,得趁年轻多出去赚钱。
“啊,咋这么快走?不在家过中秋了吗”,徐氏不是很愿意。
“不过了,现在码头好找活干,都是运粮食的大船,再往后拖活就少了,本来早就该走的,就是等给孩子过满月才拖到现在”,张老二回道,他也不想走,但是没办法啊,要养家糊口。
“你和三弟大强他们说好了吗?真的明天走?”
“嗯,明天走,刚才喝酒的时候已经定下来了”。
“成,那我多给你准备点干粮,外面东西都贵的很,还不顶饱,家里你别操心,有我呢,以前还不是这样过的,何况现在大丫二丫也大了,还能帮我的忙”,说完徐氏也坐不住了,出门去厨房和面去了。
和了一大盆子粗面,炕了二十几个干饼子,里面没有放馅儿,只放了盐,这样饼子能多放几天。又从坛子里面捞了几把泡的酸豇豆,切成碎末炒了一大盆装在小坛子里,好就着吃,不然这么热的天,梆硬的饼子真是下不去嘴。
听到自家老爹要出远门,张平安也很舍不得,啊啊啊叫着,张老二抱起孩子拍着襁褓哦哦的哄起来,亲香了好一会儿。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农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马氏端菜过来又开始提下午几个孩子打架的事,阴阳怪气道:“爹,娘,这肉啊,你们可得多吃些,大河二河好不容易给护下来的,现在啊二哥心里眼里可只有自个儿媳妇儿孩子了,带回来块肉我这个做婶娘的做了给尝个味道,大丫几个非不依,要全端过去给自己娘呢,二哥也不管管,瞧大丫几个把大河二河给咬的”,说着撸起儿子衣袖给张氏看,这个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张氏看了看,咬的还不轻,马氏什么性子她心里门儿清,事情肯定不是她说的这样,但是大丫几个也是该敲打敲打,丫头片子尾巴还翘的挺高,只要她还在,几个儿媳妇就翻不了天。
“嗯,娘知道,大河二河啊平时就孝顺,来,到奶奶这里来”,张氏招了招手,让两个孩子过来,给两小娃嘴里一人塞了块肉,把两孩子喜的眉开眼笑。
“香不?”
“奶奶,真香,肉真好吃”,大河二河回道。
“行了,过去吃饭吧”,喂完肉张氏打发两个孩子去厨房吃饭。
“娘~,您对大河二河真好,还得是男娃孝顺呢”,马氏马上谄笑着奉承道。
“娘,没有不孝敬您和爹的意思,这肉是三娘她二姐特意让带回来给三娘坐月子补身子的,不是我买的,农忙辛苦大家一起吃我没意见,但总得给三娘留一碗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大丫几个那是小孩子间玩闹的,不值当一提,下午我也说了大丫了”,张老二听到马氏的话后回道,这都点名到自己头上了,肯定得解释几句。
“弟妹,小孩子吵架打架都正常,咱这一大家子的孩子多,哪有不吵嘴的,她们几个头发也被大河二河薅掉不少呢,小孩子的事儿咱大人别跟着掺和”,张老二解释完又对马氏道。
在这个家里张老二是顶看不上马氏的,见天儿上窜下跳,偷懒耍滑,又爱挑拨是非,生怕别人看不见她,把家里男人管的死死的,老三就是个耙耳朵,也不管管。
张老二大男子主义挺严重的,在他看来家里男人就是天,哪能让女人骑到头上,就是刚成亲和徐氏感情最好的时候,家里也都是听他的,徐氏刚开始嫁进来也泼辣,看着厉害,但是其实家里做主的还是张老二。
“哟,二哥这就护上啦,以前可没见管啊”,马氏讽刺道,下午的事儿她就是不解气。
“行了,少说几句,快吃饭去吧,爹娘在呢你插什么嘴”,张老三扯了扯马氏袖子,这婆娘咋这么傻,娘又不是没听见,还一直说。
“我不聋,快吃饭去吧你”,果然,张氏没好气训道。
“哼”,马氏不敢再说话,轻轻哼了一声去厨房了,有了儿子就是不一样,二哥这说话也有底气了,老婆子也偏心自个儿儿子,一家子没个好东西。
结果去厨房一看全都吃上了,就剩点儿白菜汤,肉渣都没看见,马氏鼻子都气歪了,老天爷这下可亏大了!自己特意埋在白菜底下的肉啊,大嫂太狡猾了!
“大嫂,你们怎么也不等等我,这就吃完啦”,马氏道。
“三弟妹,这得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吃完好干活儿呢,我就招呼孩子们吃上了,你别怪哈,我给你留菜了呢”,李氏笑着道,先来的先吃,今天有肉呢,自己可不会客气。
“这就剩汤了”,马氏嚷道。
“今天汤里有油水,白菜汤也是好菜呢,弟妹你不吃吗,不吃的话我就分给孩子们了啊”,李氏边吃边道,要不是全吃完说不过去,马氏肯定会闹,这汤也没得剩,汤泡饭香的很。
“谁说我不吃啦,我还饿着呢,当然吃!”说着去盛饭,一看锅里基本就剩豌豆黄豆了,粘着点儿米粒,干饭全被刮走了,马氏更气了,知道再说也没用,乖乖盛出来吃了,边扒饭边想着这可不行,得赶紧分粮分开开伙,这一大家子吃饭自己太吃亏了。
眼睛扫到两个女儿碗里还有烧的萝卜和豆角,一点儿不客气的全夹过来。
“个丫头片子,也不知道给老娘我夹点儿菜”,马氏斥道,其实是说给大嫂李氏听的,儿子她舍不得训斥,只能拿女儿撒气了。
两个女儿不知事,一看自己碗里菜被夹走了呜呜哭道,“呜,娘,我的菜…”
“什么你的我的,老娘养你们费了多少米啊”,马氏不耐道。
两小娃呜呜两声看没用只好继续扒饭。李氏当没听见,反正说的也不是自己女儿。吃完饭李氏收拾厨房,妯娌两个做饭洗碗分工了的。
马氏出来坐到自己男人身边干活,悄声说道,“咱们啥时候分粮啊,这一起吃饭太吃亏了,都捞不着好菜”。
“应该就这两天吧,都脱粒的差不多了”,张老三懒懒回道,说实在的他也想早点儿分开吃饭了,自家做饭能吃点儿好的。
“今天晚饭大嫂只给我留了汤,我都没吃饱,这个月都瘦了好几斤了”,马氏委屈,向张老三撒娇。
“娘子辛苦了,等分了粮我带你和孩子们赶集去,咱们自家多买点儿肉吃啊”,张老三有点心疼,安慰道。自家婆娘好像确实瘦了,晚上摸着都没那么舒服了,胸也缩水了,这可不行,自己也得补补,争取今年再拼个儿子。
张老头虽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古代已经属于长寿老人,但是因为不操心,吃喝对自己也舍得,日子顺遂,所以身体还很好,耳清目明,估计再活个十来年没问题。
老三两口子说话没避着人,他也听见了,说实在的他也想早点儿分开吃,大锅饭就是不得劲儿,吃啥都不方便。
磕了磕烟袋,张老头道,“老大,老二,老三,稻子也都脱粒的差不多了,明天咱们就把粮食各家分了,稻子刚脱粒水分还大,你们各家自己去晒谷场晒干,我就不管了,然后咱们还是跟往常一样分开做饭”。
众人都应好,其实各家也都想分开各吃各的了,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吃个饭跟打仗似的,累的很。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完饭,张老头把儿子们聚在一起开始装麻袋称粮食,今年是个丰收年,收成还不错,四十亩地收了一万两千多斤稻谷,还有点在田边的黄豆绿豆也收了七八百斤,地都是自家的,交完税还能剩不少。
称完粮大家都喜得不行,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心里是最满足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张老头按照各家田亩数量,加上这段时间一起吃喝的花费用粮食扣掉,剩余的给估摸着分了粮,因为是分家不分户,现在每年分粮食都还是张老头做主,好在大面儿差不离,也就没人说什么。
要知道这相比较村中其他人家那可是幸福太多了,起码小家庭能自己当家做主,谁也不掺和谁。
张老二把麻袋搬到院子里靠近自家西厢房的地方,二十几个大麻袋看着就舒坦。
擦了擦汗,然后转头去了外面自家草垛搬了一捆新稻草进来,喊道,“大丫,大丫,过来”。
“来啦,爹,咋啦,喊我啥事儿”,大丫在后院井边在洗衣服,顺便看着五丫,听到张老二喊人,连忙擦了擦手过来。
“你等下把这稻草用洗衣杵多捶打捶打,捶打软了以后把咱家床上的稻草换了,你娘和你弟弟明天要搬回来”。
“哎,好勒爹,我洗完衣服就弄”,大丫脆生生应道。
张老二交代完就去村里找村长安排晒谷场的事儿,家里粮食得赶紧晒,自家只有前院儿用石碾子碾过,能脱粒和晒粮食,但是肯定是大哥先用,大哥家粮食多,轮到自己家还不知道得几天,村儿里晒谷场大的多,还是得去村儿里晒谷场划块地儿晒。
夏日炎炎,正午时分空气中连一丝风都没有,太阳烤的农村的泥土路硬邦邦的,穿着草鞋都烫脚。
张家村是个背山靠水的大村子,这儿临近鄂州,土地肥沃,鄂州府城有大码头,交通便利,因此这里家家户户过得都不错,只要人勤快总能有口吃的。
这个时候正是农忙,张家村的村民都在地头抢收,饶是徐三娘是快临盆的孕妇也只是分了捆稻子类的轻省活计在做,不能歇着,现下连头发丝都在往外淌汗,咬牙坚持干了一上午,腰都没直起来过。
肚子实在太大,顶的人难受,头也一阵阵发昏,慢慢的捆稻子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你看回去你娘怎么收拾你,小心她揍你”,张老二是好气又好笑。
“哼,你骗人,娘才舍不得揍我呢!”张平安一点儿不怕,爹娘从来舍不得动自己一指头的!
不过这么胆大也是头一次了,来趟镇上太不容易了,接下来要想办法把自己带的东西卖出去!
张平安帮着自家爹把东西先卸下来,现在天还早,集上人还不那么多,主要是卖菜的卖吃食的。
张老二心疼儿子一大早爬起来,说道:“儿子,要不你先在我怀里睡一会儿好不好,咱们得中午散集以后才回家呢”!
“不了,爹,我现在不困了,我坐旁边陪你卖东西”。张平安甜甜的回道,瞌睡醒了以后现在想睡也睡不着了,不如陪下老爹,也让他消消气,嘿嘿!
“你啊,你说你跟来干啥?!”张老二无奈一笑,不过有了儿子在旁边,确实感觉做事也轻松很多。
蔑器不像吃食每天都有人买,买一个用好久都用不坏,替换率低。父子俩直等到天彻底亮了才来了一个中年妇女问斗笠。
“这个怎么卖的”,中年妇女把斗笠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后问道。
“大妹子,这个八文,都是用碗口粗的毛竹做的,我编的密,经用的很”,张老二笑呵呵回道。
“这也太贵了些,前面刚才有卖六文的我都没买”,中年妇女还价。
“货与货也不一样的,您仔细看看,我这个确实扎实,这个斗笠是不大,但是费手艺,做起来不容易,六文真卖不了”,张老二好脾性解释道。
“那算了,我不要了”,中年妇女放下斗笠走了。
“爹,咱这东西卖的这么便宜的吗,您做的多辛苦啊,又是劈又是磨又是编的,才卖8文!”张平安有点心疼自家老爹。
“哎呀这算啥啊,人辛苦没事,能卖出去就不错了。”张老二还是笑呵呵。
“那刚才那个婶婶还价您不生气啊,明显咱家东西更好”。
“还价多正常啊,我要天天生气那都气不过来了,再说你也说了啊,明显咱家东西更好,她要诚心买还会来的”。张老二老神在在,这么多年卖东西什么人都遇见过,不算什么。
张平安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前世帮孤儿院出去义卖的时候,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但是自家爹做这个蔑器真真是流血流汗,手都不知道被割破多少次,到头来卖几文钱还得被砍价。
一瞬间他都要沮丧了。
不过好在人慢慢越来越多,张老二不一会儿也开张了,卖了几个簸箕和撮箕,这些都是买回去为农忙准备的。
“爹,你是不是猜到了,所以才多带的簸箕这些啊”,张平安问道。
“对啊,马上要农忙了,这些会好卖一些”,开张了张老二也很开心,笑着回道,而且这些都比斗笠贵,今天算是很不错的了。
“爹,你真厉害!”张平安立马马屁跟上。
“爹厉害啥啊,卖了这么多年了,这些能不知道吗”,张老二还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心里是受用的。
“爹,等下卖完了能不能陪我去卖我的东西啊”,张平安笑嘻嘻给张老二捶背。
“是你的那些金银花吗,你把那些也带过来啦”,张老二问道,儿子每天带着金宝捣鼓金银花知了壳啥的他是知道的。
“对啊,就是那些,我们去问问好不好?”张平安祈求道。
“那些能卖出去吗,村儿里到处都是,而且就那么一点点,量又不多”,张老二怀疑道,但是又不想打击孩子,这个儿子他是真爱到骨子里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