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完整文集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言蹊云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其他小说,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茉杨素云,作者“言蹊云浅”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和苏茉走到一边。......

主角:苏茉杨素云   更新:2024-04-15 12: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其他小说,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茉杨素云,作者“言蹊云浅”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和苏茉走到一边。......

《完整文集阅读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精彩片段


这屋子应该是黑市自己卖货的地方,里面放着好几个大货架,上面摆着许多东西。

一个类似小头目的人走过来问:“你们要买自行车和缝纫机?”

“是。想买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和上海牌的缝纫机,有货吗?”26型的自行车比较适合女同志骑。

“有,不过要过等两天,上海牌的价格都比较贵。”

“多少钱?”

“自行车258块,缝纫机238块。”小头目报价。

苏茉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在供销社,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凭票卖158,上海牌缝纫机凭票卖138。黑市不要票,直接每样加价100元,也算是暴利了。

“需要的话,先交100块钱定金。”

“我先回去考虑一下。”陆长征道。

他明天就去市里供销社看看,要是有,就供销社买,没有就只能来黑市买高价的了。

“行。”小头目没异议。贵的大件东西,买得起的人确实不多。

两人在屋子里看了一圈,苏茉发现有大白兔奶糖,便买了一包。

在原主记忆中,在海市,这种一包一斤装的大白兔奶糖是售价是1.7元,黑市这里是2.5元一包。

再没有要买的东西,见时间也不早了,两人就准备回去。

这个时候,人已经比刚才多了不少。

找到之前带他们进来的壮汉,两人跟着壮汉一顿绕,到了另外一个院子,而他们的自行车竟也在这里。

苏茉:……

这个黑市,真是跟书上说的不一样。这个黑市老大,怕不是搞特务出身的。

陆长征给了1毛钱后,两人便骑着自行车从这个院子走了。

这院子出来,又是另一个街头了。看来这黑市,真是四通八达。

等回到陆长征战友家,换好衣服后,已经快五点了。

两人没敢耽搁,赶紧锁好门,骑上车就往回赶了。

“路过公社供销社的时候停一下,我找一下小兰。”苏茉对陆长征道。

“怎么了?”

“我前几天住卫生院的时候,小兰不是照顾我来着,我送个礼物感谢一下。”

“那行。”

陆长征也不会说不用送之类的,媳妇的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认同的。帮助过自己的,该感谢就要感谢。

虽然小兰是他妹妹,他也不会认为帮他照顾媳妇是应该的。

因为时间不早了,所以陆长征骑得飞快。平时公社到县城骑车大概要三十分钟,陆长征二十分钟就给到了。

苏茉跳下自行车后,瞪了陆长征一眼。

这个憨货,骑这么快做什么,她屁股都差点给颠没了。

陆长征被瞪了一眼,有些莫名,好好的,又是哪里惹了媳妇?

苏茉走进供销社,见所有售货员都在整理东西,柜台地面都堆了不少,应该是来新货了。

苏茉猜的也没错,因为秋收马上就结束了,届时忙了一个多月的社员们,都会像关了一个冬天的羊出圈一样,蜂拥到供销社来买东西。供销社可不得尽量备好足够的库存,来满足社员们的购买需求。

每年秋收结束到分粮分钱的这一段时间,都是基层供销社最忙的时候。特别是各大队分钱的那一段,真是柜台都要被挤垮掉。

售货员们见有人进来,都抬头看了一下,见是苏茉,陆小兰站起身笑道:“苏知青,过来买东西呀?”

她们今天盘货,大家都忙的不行,没时间打听八卦,所以她并不知道陆长征和苏茉领证的事。

“不是,我是来找你的。”苏茉笑着道。

“呀,找我什么事?”陆小兰把盘着的东西放到一边,做好标记,然后从柜台出来,和苏茉走到一边。


同一时间,陆家一大家子,也正准备吃晚饭。

主食是二合面馒头,玉米面掺着白面,因为陆长征回来,所以白面掺得比较多。

桌上还有一大盆蛋花汤,一盆茄子烩豆角,里面放了一些猪油渣,一盆萝卜焖鱼。鱼是今天早上,陆长征从河里网回来的。

李月娥把馒头给大家分好,大人两个,小孩子一个,陆长征难得回来,多给了一个。

她家生活虽然在队里算好的,但也不敢敞开肚皮吃,得计划着来。

那三年的饥荒她可是怕了,家里每年她都得攒点粮食,这样若再遇上自然灾害,不至于一家都吃草皮树根。

陆家人口众多,陆长征爷孙4人,陆长征大哥陆行军一家5口,陆长征二哥陆卫国一家4口,一共13口人,围着一个大圆桌,正呼啦啦干饭。

陆家的房子,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青砖大瓦房。正面一排五间房,东西两边各三间,中间围着的空地也铺了青砖,用来晾晒东西。靠近厨房的那边,还打了一口水井。

门前还有一大片种菜的自留地,菜地边用土胚搭了一个厕所。

正面的五间房,正中那间是堂屋,平时待客吃饭的地方,左边两间,一间陆清安李月娥夫妻住,一间陆爷爷陆伯鸣住,右边两间,一间之前陆小兰住,一间是厨房。

左边的三间房,给大儿子一家五口;右边的三间房,给二儿子一家四口。

陆家的房子,也是前两年新建的。

本来还要再建三间的,但面积不够。建的时候征得了陆长征的同意,他的那三间,到时候再给他在别的地方另建。

当时陆长征团长家婆媳矛盾闹得正凶,他们多少有些听闻,有可以分出去住的机会,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于是,今年才给陆长征在陆家不远处,也建了三间砖瓦房。在建的时候,陆长征又额外再寄了钱回来,建的自然就比这边气派。

那边屋子的地面,都铺了水泥地,还用石灰混了水泥和细沙,刷了白墙。整个屋子看着干净亮堂,还不掉灰。屋顶也用木板做了吊顶,真是夏天隔热,冬天保暖,算是村里头一份。

在右边一侧,还用土坯建了一个大间,隔成一大一小两间房,大的用来放柴和杂物,小的做成了厕所。厕所还是旱厕,不脏。

院子里还给打了一口水井。

当时村里人就劝陆清安,陆长征又不经常回来,以后娶了媳妇估计也是带去随军,没必要再打一口水井,费钱又费力。

但陆清安有不同的想法。老三好歹是个军官,以后要探亲回家,还要去别家挑水,多不合适。

吃完饭,孩子们都玩去了,陆大嫂和陆二嫂也收了碗筷去洗,洗完,还得去洗衣服。

“我听你娘说,你跟苏知青在处对象。”陆清安问陆长征。

“是。”

“想清楚了?”陆清安又问。

他都能猜到苏茉应该是家里出事,下来避难来的,他不相信他这个儿子猜不出来。

但怕儿子真不知道,还是又说了一句:“苏知青来的时候,带了两个皮箱。”

这年头,能用得起皮箱的,不会是普通人家。不是普通人家还来下乡的,多半是出事了。

“想清楚了。”陆长征应得坚定。

他现在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拼搏来的,实打实的功绩,谁也没办法抹去。而且,他也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国家要发展,大领导们肯定不会让情况乱下去的。

“行,你想清楚了就行。”陆清安抽了口旱烟,“那你什么打算?”

他爹的身体,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不用顾忌我,按你自己的计划来。看到你有对象,我也就安心了。”陆伯鸣道。

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哪怕已经年迈,又病痛缠身,依旧尽量坐得笔挺。

陆长征是他最喜欢,也是最看好的孙子。只是以前看他一心扑在事业上,怕他孤老终生,他才说了一嘴,想在走前看到他成家。

老三的性子他了解,若不是真喜欢那苏知青,不会因为救个人就跟人处对象。

“还是计划在归队前,把婚结了。”陆长征道。

他这次归队,再回来就得明年了。他一直不在,就他对象这长相,万一被人截胡了咋办。他必须在离开之前,把名分给坐实了。

“那可就得准备起来了。”陆清安道,“你是什么意思?是只找亲近的几个过来吃顿饭,还是整个大队都请?”

陆家村大队,算是大的大队了,全村一百五多户,人口有一千多人呢。就算一户来一人,那估计也有二十桌左右了。

“整个大队吧。”陆长征道。

他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不得已才娶了她,该有的体面,一定要给她的。

陆行军和陆卫国本来只是听着,听老三说要请整个大队,不由皱了皱眉。

这么多人,那可得费不少粮食。

“席面的东西我会想办法,爹娘你们只要找人帮忙就成。”陆长征道。

“那哪成。你两个哥哥结婚,家里也是摆了十桌席面的,怎么能什么都让你准备。”李月娥立刻反对。

这些年,老大和老二家,占了老三多少便宜。

“这样,你只管负责肉就行,粮食和青菜,家里给你准备。”李月娥道,“老大、老二,你们没意见吧?”

“没没!”

陆行军和陆卫国连连摆手,没看老娘那吃人的眼神,哪里敢有意见。

“那就这么定了。”李月娥直接拍板。

“至于聘礼,你大哥和你二哥结婚时,彩礼给的是50元。但那个时候是困难时期,50元彩礼在乡下也是顶天的了。”

“这些年,你也往家里寄了不少钱,这房子,大部分都靠你寄回的钱才建起来的。所以,我跟你爹商量了,彩礼家里给你出200元。”

“老大,老二,你们没意见吧?”

陆行军、陆卫国头摇成拨浪鼓。开玩笑,房子都是靠老三寄回的钱建的,哪敢有意见。当初建这个房子,可是花了快一千块了。

“还有,这几年,家里陆续给你大哥、二哥各买了一辆自行车,你结婚时,家里也会给你买一辆。”

“家里能给你准备的,就只有这些。其他还需要什么,就靠你自己了。”李月娥道。

实际上,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的票,她都给小儿子准备齐了。

她可是打听过了,这可是现在城里结婚最时兴的三大件,没点实力的家庭,都是备不齐的。

当时想着相的是文工团的女兵,怎么也不能小气。如今换了人,她心里有气,多的也不想拿出来了。


午饭后,李月娥先先和陆小兰去了公社供销社,买了2斤蛋糕、2瓶大曲酒,见有苹果,又买了2斤。

60°的1斤装的大曲酒,有票要两块三毛九1瓶,2瓶花了四块七毛八;苹果四毛八一斤,2斤花了九毛六;蛋糕九毛六一斤,2斤用了一块九毛二。

【注:本文商品零售价均来自《湖南物价40年》中1971年长沙市国营商店的商品零售价。】

买东西就花了七块六毛六,让李月娥有些肉疼。要知道,陆小兰在公社供销社,一个月工资也只有24元,这相当于快花了她闺女三分之一的工资了。

想到待会儿还得装孙子,李月娥就脑壳疼。

等陆小兰请好假,母女两个一起去了公社的办公大楼,先去找了姑爷杨景明。

柳广英见杨景明带着李月娥和陆小兰过来,李月娥手里还提着东西,心里一个咯噔,但面上还是带着笑。

“哟,老嫂子,你咋来了?”

杨景明把她们带过来后,就赶紧溜了,反正当初他也就牵个线的作用,事情都是他岳母和柳主任谈的。

“是这样,柳主任,实在不好意思,相看的事,估计不能成了。”李月娥说的很不好意思。

“啊?为什么?是长征有什么其他要求不成?”柳广英大惊,虽然有预感,但顶多以为还有什么条件要谈的,没想到直接就不成了。

“是这样,长征回来那天,救了一位知青,结果两人看对了眼,处对象了。”李月娥道,“既然都有了对象,自然就不能相看了。”

“还有这事?”柳广英松了口气。

“这样,老嫂子,这事我来解决,那个知青叫什么名字?我约她谈谈。这救人可是做好事,怎么可以以此逼婚呢。亏她还是个知青,这思想觉悟就不行。”

“柳主任,您误会了,没有逼婚,是两个年轻人自个儿看对眼了。”

柳广英的脸当即沉了下来,“老嫂子,这你们可就不厚道了。我外甥女可是特意从文工团请了假回来的,我哥他们嫁妆都准备好了,你这忽然就说不相看了,让他们怎么弄?这不是悔婚嘛。”

眼看快到手的上好金龟婿,就这么没了,柳广英气急。

“哎呦,柳主任,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当初可是说好了,先相看。我当时就跟你说清楚了,能不能成,要看长征的意思,我做不了主。这都还没相看呢,怎么就成悔婚了?这帽子可不能乱扣。”

李月娥当即反驳。这要是悔婚,可就是作风问题了,别说老三是军官了,就是个普通士兵,也不能被扣上。

“而且,这还没相看呢,成不成都另说。你哥他们怎么就准备上嫁妆了?莫不是姑娘有什么隐疾,着急着嫁?”李月娥也不是好惹的。

柳广英:……

可不就是急着嫁么。

她那大侄女柳萍今年都22了,二侄女柳梅今年也20了,但因为柳萍没结婚,柳梅对象都谈了两年了,也一直拖着没结婚。

今年男方那边说了,最多再等一年,否则就分开,别拖累他们儿子。

柳梅的对象,可是县机械厂厂长的儿子,这么好的亲家,怎么能没了。加上柳梅又呼天抢地的,她大哥也是愁白了头发。

偏生柳萍自考上文工团后,就眼高于顶,家里介绍的对象一个都看不上,自己在文工团也没找对象,硬是到了22岁还形单影只。

柳大哥只得对大女儿下最后通牒,让她今年务必结婚,否则就断绝父女关系。

柳萍这才松口,说是在部队看上了一个军官。柳大哥一问,发现对方不仅是副营级的军官,还是同一个县红旗公社的。

柳大哥大喜,这不就是天作之合嘛!对方没有什么表示也不要紧,都这个年代了,女方也可以主动一点的。正好妹妹柳广英就在红旗公社工作,柳大哥便托她牵起了线。

柳广英心疼大哥,这才舔着脸到男方家去,本来想直接把亲事说成的。但男方家没同意,只答应了先相看。

柳广英本想着柳萍不管是外貌还是工作,都很不错,应该是十拿九稳的,想不到还是出了变故。

“老嫂子,看你这话说的,孩子能有什么隐疾。不过是因为在部队工作忙,平时没什么时间,我哥嫂着急,这才早早准备了嫁妆。你儿子也是部队的,知道他们工作有多忙的。”柳广英也不敢给脸色了。

这清溪县可不大,若再传出柳萍有隐疾和恨嫁的流言,那以后柳萍可别想在清溪县找到条件好的对象了。

“他们是工作忙,我家长征也是,这不也是拖到现在。他大哥在他这个年纪,孩子都俩了,我也是愁白了头。”李月娥表示认同。

只要对方不揪着,李月娥还是愿意放低姿态的,毕竟能和气的把事情解决,谁愿意撕破脸呢。

“是啊,儿女都是债。我大哥,为了家里两个姑娘,也是操碎了心。”柳广英深有感慨。

“哎,我们也是很不好意思。这不,我家那口子,让我买了两瓶酒,托你带去给柳老哥赔个不是。”

“主要是缘分这东西吧,我们也控制不了。俩孩子看对眼了,我们也没办法。主席都说了,要婚姻自主,我们做父母的总不好还包办婚姻,您说是不是?”

柳广英一噎,她能说不是吗?她要是说不是,岂不是说她思想觉悟还不如一个种地的农妇?

“当然,现在都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了。既然孩子都有对象了,那这相看便不作数了。”柳广英强颜欢笑,她哥怕是又有得愁了。

“那就辛苦柳主任转告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李月娥拉着陆小兰起身准备离开。

“哎,老嫂子,东西你带走,我们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柳广英忙叫住她们。

“哎呦,柳主任你误会了,我自是知道你们的纪律的,我男人也是大队支书。这东西是给柳老哥的,毕竟这事是我们这边的不是,还得麻烦柳主任你转交给他。”说完,李月娥扯着陆小兰便走了。

反正东西她都买了两份,随便他们怎么分。

等走出了公社,陆小兰还是有点晕乎。

“事情就这么容易解决了?”陆小兰问她老娘。

“那不然呢?”李月娥一脸无语。

老三可是副营级,跟公社书记同一个级别,柳广英一个妇联主任,还能拿老三怎样?

再加上,相看本就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现在有一方不愿意相看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只是厚道,这才提着礼上门道歉。要是不讲究的人家,不过是让中间人说一声的事。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说400块,怎么地,也得给你补齐到200块才行。”

“听到了没?”

“哎,你这死丫头,别光顾着干活不说话,听到了没?”

陆桂花不耐烦听她娘说话,只能摆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补了彩礼,记得给一半家里,你弟弟也快要娶媳妇了。”赵九香不忘交代。

陆桂花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下午,苏茉又是领了三分地。

因为提亲和400块彩礼的事,苏茉明显能感觉到村民们对她的关注度大增,不时就能看到三俩婶子结队路过,指着她窃窃私语。

见她看过去,又装作没事一样走了。

苏茉也是无语。

怪不得说这个时代的流言能逼死人,这个样子一两天的还能接受,要是时间久了,还真受不了。

她这还不是坏事,若那些遇到不好的事的,被人这样指指点点几天,承受能力差的,估计还真会寻短见。

陆长征下午先去公社邮局打了电话,没得到确切回复,只能先回大队,傍晚再去打电话去催催。

陆长征先帮他老娘挑了一次花生后,才去找的苏茉。

到了地里,发现他媳妇又在吭哧吭哧的拔花生,都不带偷懒一下的。陆长征赶紧过去帮忙拔,好让他媳妇早点回去休息。

“哎,不用你拔,你帮我挑就行。”苏茉赶紧阻止,可别把她的能量拔走了。

“等拔差不多了我再挑,不过几趟的事。”

“我这地好拔,不费什么事。你先挑吧,我这挑一趟,婶子那边挑一趟,轮着来。”

“不用,我先和你一起拔,完了你好早点回去休息。”

“你不怕别人说你有了媳妇忘了娘啊?”苏茉笑道。

“我忘没忘,我娘自己知道。”陆长征并不在乎别人说啥。

“你帮我拔完了,我也还不能回去,得帮别的知青拔。她们之前帮助过我,我不好到自己早做完了,就先回去。”

陆长征:……

“那行,我先挑吧。”陆长征默默放下花生秧,改挑花生去了。

苏茉拔完,又去帮马小娟拔,等弄完,时间也差不多6点了。苏茉让马小娟去帮陈兰,自己则回去做饭。

******

陆桂花回到家后,就开始在厨房摔锅打碗,到处弄的乒乒乓乓,各种心气不顺,把俩儿子骂的直哭。

李月娥听的不耐烦,直接从屋里出来,道:“你有什么不满的?直接说出来,别在那里指桑骂槐的。”

陆桂花瞬间又不敢出声了。

“怎么不说?现在给你机会,有什么不满的,赶紧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能给你解决。过了今天,可就没这么好说了。”

“娘、娘你太偏心了。”陆桂花说的怯声怯气的。

“哦?怎么偏心?因为我给了老三家的400块彩礼,你只有50块?”

“老三家的有400块,那是因为老三私下里又给了我200块,让我一起给的。你要想要,也找你男人补去。”

“那、那家里不还出了200块,娘你也该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李月娥气笑了。

“老三当兵七年,除了前两年每月寄5块钱,后面五年,每月都寄20块钱。不说他时不时从部队寄回来的吃穿用,光是钱,他这七年,就寄了1320块钱。”

“老三这些年,没吃喝家里一点东西,如果我真要一碗水端平,那可就不止给两百,起码得给个五六百才行。”

“不还给三叔建了房子嘛,那屋子可比我们的气派多了。”陆桂花小声反驳。

“他的屋子气派,那是因为他单独另寄了钱,家里给他盖房子的钱,跟你们两家的是一样的。”李月娥简直气疯了,“你想要气派,自个儿花钱弄去。别一点贡献都不给家里做,就尽想着美事。”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本来就没什么好吃的,再煮的跟猪食一样,谁下得了口。

苏茉他们刚来的时候,大队借了他们一人10斤玉米面,20斤玉米碴子,30斤番薯。他们每天吃的,都是这些东西和青菜,只偶尔会有一顿鸡蛋炒青椒,还是青椒多鸡蛋少的那种。

苏茉昨晚做的那顿,是他们下乡来吃的最好的一次了。

苏茉先把玉米大碴子粥熬上,还在里面切了几块红薯,又从空间拿了些她当种子的红芸豆出来,抓了两把进去。

这些东西,等她异能升级后,随时都可以催生,倒也不心疼。

然后又去菜园子摘了几条茄子和一些豆角,再拔了几颗白菜,准备弄个豆角烩茄子,炒个白菜。

******

再说另一边,李月娥跟陆小兰从公社办公楼出来后,又一起去了供销社。

她中午买东西的时候,见还有些去肉后剩下的大骨头,不要票全部才5毛钱,她便买了先放供销社。等办完事后再去拿了回家炖白菜和土豆去。

虽然没什么肉,但也有个肉味不是。

这种东西,平时一般都是他们供销社内部消化了,她也是闺女在那里上班,跟他们相熟,人这才卖她。

母女两个回到供销社后,见其他售货员都凑在一起,似乎在聊着什么。

“呦,你们这是有什么新鲜事呢?也说来我们听听。”陆小兰笑着道。

“说你家的事呢。”那个之前带杨素云他们去集体作坊的大姐道。她说的可是好话,不怕她们知道。

“哦?说我家什么事?”陆小兰笑容有些牵强了。

红旗公社就这么点大,她三哥要相看的事,不仅陆家村大队的人知道,她供销社的同事也有些是知情的。

“说你哥的对象不仅人长得标致,出手还大方。28块钱,说掏就掏了。”那大姐道。当时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听了一耳朵才走的。

大姐姓黄,公爹是另一个大队的支书。去年供销社有个售货员生孩子,她托了关系进来,然后就一直做到现在。

不过她只是临时工,工资每月只有14块钱。28块钱,可相当于她两个月的工资了。

“啥?”陆小兰不懂。

黄大姐把苏茉定做被褥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然后扯着李月娥的手笑道:“婶子,真有福气。我看你这未来儿媳妇,样貌穿着气度都是一等一,肯定城里好人家的,你儿子眼光真好。”

她就说,明明听说是要相个文工团女兵的,怎么忽然换了个知青,原来是有更好的。

这陆家村大队支书一家,真是鬼精鬼精的,啥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这么一个条件好的知青,怎么就没分到他们大队?

她还有个小叔子没成家呢,这要是能攀上城里的大亲戚,以后得有多少光可沾。

那苏知青,一看家庭就不普通。她可看见了,手上戴的手表还是上海牌的,衣服的料子一看就特别好,还穿着白布鞋。

这白布鞋,供销社可没得卖,怕得是大城市的百货里才有。

看她掏钱的样子,一看就是见惯了钱的。这28块钱在她手里,仿佛就跟2块钱一样。

可惜,这么好的对象,被人先占了……

因为要评先进大队,苏茉落水的事,陆家村的村民们,愣是一点口风都没往外传。所以,那黄大姐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缘由在。

李月娥听完后,内心咆哮,面上却还带着笑道:“哎呦,多谢大妹子。小苏这孩子确实不错,我也是越看越喜欢。”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趁着大姐拿床单被面的功夫,苏茉先到一边去买了个大竹筐。大竹筐的一边还有两个竹制的挂钩,可以直接挂在自行车上。

这大竹筐应该是公社集体作坊出产的,不用票,2毛钱一个。

杨素云接过竹筐,把东西归置归置,都装进竹筐里。

大姐很快就把东西拿出来,给苏茉介绍。

“这是新从南方来的线绨被面,你看这颜色多喜庆,这印花多精致,款式还新颖。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好看的被面,正适合你们这些年轻的。我就是看妹纸你是个爽快人,这才拿来给你看。我们供销社分到的也不多,就两三条。”

大姐也是看苏茉买那么多东西眼都不带眨一下的,知道是大户人家结婚,这才拿出来。

“也不贵,这么好看的被面,只要十块一毛三和五尺布票。”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做好的被套卖的,都是自己买被面,然后买棉布缝的。基本上15尺棉布加一个被面,就可以缝制一个被套。

“这双人印花床单也好看,花样多新,也只要八块四毛五元加五尺布票。”

苏茉想到原主也有一条床单,便道:“那行,各要一条吧。”

大姐牙花子都笑出来了,“好咧。一共18.58元,十尺布票。还要棉布不?这么高档的被面,最好还是用白细棉布缝。”

“行,那也要吧,缝一个被套大概需要多少尺?”苏茉问,她对这些还真不了解。

“那个被面宽,再要个15尺就够了。”大姐笑道。

原主之前在纺织厂工作,衣服也基本都是在友谊商店买,攒了不少布票,全国通用的也不少。

苏茉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应该是够的,便道:“那就来15尺吧。”

“好,这种白棉布,凭票两毛八一尺,15尺就是4.2元。”

大姐一边说,一边快速的量布,量了15尺后,在下剪刀之前,还往外挪了大概有10厘米左右。

“大姐给你多剪点,缝的时候不用这么紧着,可以宽裕点。”

因为棉布有伸缩性,拉直和平铺会有1~1.5寸之间的差距,她刚才扯布的时候用了点力,怕尺寸不够,所以就多给剪点。

剪完后,大姐快速的把布叠好,然后还特意拿了一张大油纸把三块布包起来,用绳子绑好。

“布料精贵,大姐给你包起来,省的路上弄脏了。加起来,一共22.78元加25尺布票。”

苏茉把钱票数出来,好险,布票刚刚够。

苏茉把布票和23元给了大姐,大姐找回两毛二。

大姐见苏茉不是本地人,笑着提醒:“我们当地结婚,女方最好给男方做两条背心。供销社有现成的背心,要不要买两条。”

大姐瞧着苏茉就不像是会做衣服的人,所以都没让她扯布,而是直接介绍了成衣。

“一块二元一件,两件收一尺布票。”

“不好意思,我没布票了。”苏茉有些尴尬。

杨素云在背后,默默的掏了张一尺的布票递了过去。

苏茉买东西的时候,杨素云一直没掏钱,因为他觉得置办嫁妆,还是让她自己掏钱好。但他也不会让他媳妇多出钱,明天提亲的时候,他会把这些钱补到彩礼上给她。

苏茉看到杨素云递过来的布票,便道:“那就要两条。”

“好咧。”大姐开心的去给苏茉拿了两条背心,都是白色的。

“一共2.4元,一尺布票。”

苏茉给了钱票。

“糖果什么的要吗?”

“要。”苏茉看大姐的眼神已经不对了,这要放后世,妥妥的销售冠军啊。

果然,任何时代都不缺牛人。这要是改革开放了,大姐一定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大姐开心的带着苏茉到食品柜台,把在那里的售货员一屁股挤开。

“大妹子,都要些什么?大姐保管给你拿最好的。”

“要两斤鸡蛋糕,两斤水果糖,都是按斤装。”一份是马小娟的,一份她自己的。

“好,大姐马上给你装,鸡蛋糕都给你挑最好的。”大姐利落的把东西装好。

“鸡蛋糕1.3元一斤,两斤就是2.6元,这种玻璃纸包装的水果糖,1元一斤,两斤就是2元,一共4.6元。”

苏茉给了钱。这种高价的蛋糕糖果,是不需要票的。

“对了,大姐,有大白兔奶糖吗?”苏茉想起年代文经常说的大白兔奶糖,也想买来尝尝。

“呦!妹子,这种高档的紧俏东西,要大城市才有,我们县级的供销社是没有的,市里的都不一定有。”

苏茉有些失望,看来,是吃不上大白兔了。

苏茉去给马小娟挑了个骏马奔腾图案的搪瓷面盆,然后又问了雪花膏,苏茉看着感觉一般,想到原主还有一瓶没用的雅霜,便想着把那个送个陆小兰好了。

苏茉付了搪瓷面盆的钱票后,又指着布匹柜台上放着的黑褐色布匹问:“大姐,那是什么布?”

“那个啊,是下面公社自制的土粗布,粗糙的很,不适合大妹纸你这种细皮嫩肉的。”

“多少钱一尺?我看着买来做个罩衫,干活的时候穿在外面也不错。”

“还是大妹子你会过日子,这土粗布两毛五一尺,不要票。”

这种土粗布布幅窄,做什么都要拼接,而且十分粗糙,穿着很不舒服。城里只要不是过不下去的人家,都愿意攒点布票多贴几分钱,买棉布。

苏茉会心一笑,小说诚不欺她。这种土布,果然不要票。

苏茉心中盘算了下,问:“大姐,这种土粗布一匹有多少尺啊?”

大姐吃了一惊,难道这滞销的土粗布,今天要卖出一匹不成?

“这土粗布一匹20米,大概60尺。”

“那行,那就给我来一匹吧。”

“你确定?大妹子,我们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

“确定。”苏茉点头。

大姐真是要乐开了花,立刻挑了一匹看着最好的给苏茉。

“大妹子,15块钱。”

苏茉给了钱,接过大姐递过来的布,这次购物算是结束了。

这种土粗布,给苏父苏母做棉衣被面什么的,最合适不过。到时候内里用白棉布,外面就用这种土粗布。

杨素云从苏茉买一整匹土粗布的事情上,察觉了点什么,但他什么都没说也没问。他相信,合适的时候,媳妇会告诉他的。

杨素云刚才看了一圈,也没看见有麦乳精,便向大姐问了声。

大姐笑道:“哎呦,军人同志,麦乳精这种精贵东西,我们县级供销社是没有的。你得去市里看看,不过也不一定有,估计要哈市的供销社才能有。”

这东西,她上次去市里供销社的时候,听那里的售货员说过。听说是高级营养品,一罐不到两斤,就要三四十块钱,这哪里是他们这些小县城的人喝得起的。

两人在大姐的满面笑容中走出了供销社。

这时,竹筐也已经差不多装满了,幸好有杨素云这个搬运工,不然她估计提着都费劲。

苏茉刚才也从大姐那里借了剪刀,剪了一块土粗布,把竹筐盖的严严实实。这样,就不怕别人窥视她买了什么东西了。

时间也已经到中午了,杨素云直接带着苏茉到国营饭店去吃饭。

苏茉见写着今日供应菜式的小黑板上有红烧肉,眼神一亮,她真是好久没吃新鲜的肉了。

“我要一份红烧肉,一个炒白菜,一碗大米饭。”苏茉对杨素云道。

请吃饭这种事情,自然是男同志来的,这都要结婚了,苏茉不会客气的去抢单。

杨素云点了点头,又去加了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份纯肉馅的白面饺子。

红烧肉一份1.6元,白面纯肉馅饺子1.2元,西红柿炒鸡蛋0.5元,炒白菜0.3元,米饭0.2元。两个人,一共吃了3.8元加四两粮票。

自下乡后,原主估计都没好好吃过饭。虽然昨晚苏茉自己做了一顿,但人多也没吃到多少。所以饭菜上来后,苏茉也是馋的不行,低下头默默的开始干饭。

那么大一海碗米饭,愣是被她吃完了。

红烧肉还真挺香,大厨手艺不错,其他的菜,苏茉就觉得一般般了。

杨素云见苏茉主食吃的都是白米饭,几乎没动过饺子,默默记在心里。看来他媳妇不爱吃面食,爱吃米饭。

他们这里种的水稻不多,而且大部分也都交公粮了。村里分粮,也多分的是苞谷和小麦那些。

看来,他到时候要多跟战友们换点粮票,寄回来给他媳妇买大米吃。

吃完饭,苏茉想起自己还欠杨素云5块钱,赶紧把钱掏出来,递给他。

“陆同志,昨天借了你5块钱,现在还你。”

杨素云正想拒绝,就被苏茉打断:“那是我还不是你对象的时候借的,必须要还。”

杨素云见苏茉都这么说了,便接了过来。反正以后钱都是媳妇的,左手倒右手的事。

不过他媳妇品格真好,是个有借有还的好同志。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