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朱由检吴三桂的现代言情《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天下乐”,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这是什么魔鬼开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皇帝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七年让他改变明末结局,他不如选择吊死啊!不过经过再三观察,他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让李自成造反先推翻了这个大明的烂根再说。...
主角:朱由检吴三桂 更新:2023-12-22 09:2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吴三桂的现代都市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由网络作家“天下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朱由检吴三桂的现代言情《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天下乐”,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这是什么魔鬼开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皇帝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七年让他改变明末结局,他不如选择吊死啊!不过经过再三观察,他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让李自成造反先推翻了这个大明的烂根再说。...
但都被秦良玉给收拾了,她要是造反的话还用等到今天?
作为大明最富裕的藩王,朱至澍能够到今天而不出事,就是他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苏泽讯出现在这里有太多的疑点,不管秦良玉是不是真的造反,但是他既然真的跟随秦良玉,而且他朱至澍也打不过,既然如此,那反抗就是要弄死自己。
对方都说了杀无赦,这就说明如果自己敢反抗,对方真的敢动手。
想一想,自己那便宜侄子的国库可都是已经空了,但是他这个蜀王可是很有钱的,整个大明都知道自己有钱。
这就由不得朱至澍不思考了,这也是为什么他果断放弃反抗的原因之一。
横竖都反抗不了,投降有可能活下去,而反抗必须死,那怎么选择就毋庸置疑了。
“末将苏泽讯见过蜀王。”苏泽讯走上来冲朱至澍拱了拱手。
“苏将军,既然本王已经下令让他们听从你的命令,还希望你让你的士兵不要在本王府内胡乱冲撞。”朱至澍回过头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当然,放心,这蜀王府日后还有其他作用,末将自然是要保护好的。”苏泽讯点点头道。
朱至澍挑了挑眉毛,心里闪过了一丝怒火,冷声道:“看样子,这蜀王府很快就不是本王的了?”
“既然这里都要造反了,这也不是大明的国土了,既然不是大明的国土,你的蜀王自然也不会得到承认。”苏泽讯面色平静的开口道,“请跟我来吧,至于你后续去什么地方,自然是会有安排的。”
朱至澍沉默了一下,说实话,他选择投降的另外一个原因,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狠,这里的最高长官自然是秦良玉,以秦良玉的性格,自己如果投降的话,看在自己是大明王爷的份上,她必然会给自己一个面子。
对自己也不会那么苛责,现在看起来,怕是自己多想了。
只是投降的话已经说了,不管朱至澍此刻如何不乐意,他也只能是跟着对方走下这个城楼了。
走下台阶的那一刻,朱至澍抬起头看了一眼还有不少光亮的蜀王府,他突然有种预感,或许自己这是最后一次看蜀王府了。
朱至澍已经投降了,拿下蜀王府就没有任何其他的问题,在蜀王府的侍卫统领和管家的带领下,苏泽讯的人迅速将整个蜀王府的所有人都控制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将他们带离,而是将所有人都集中关押到了蜀王府的一个院落里面,蜀王府的护卫则是单独卸下所有武器装备带到军营里面关押。
蜀王院落里面只有朱至澍和他的家人以及一些婢女杂役。
“王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至澍的妻子迎了上来,满脸担心的问道。
“秦良玉造反,整个成都城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下了。”朱至澍还是回答了自己妻子的问题。
“啊?”蜀王妃愣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道,“秦将军造反?这怎么可能?”
“本王也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否则这成都城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如此安静……”朱至澍的声音刚落,突然远处隐约传来了嘈杂声,以及哭喊声、惨叫声混合着传来。听声音传来的方向,应该是成都世家张家的府邸。
突如其来的惨叫声让整个院落里面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一下子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惨叫声哭喊声打破了成都城的平静,但其他的地方却依然诡异的安静,所有的百姓家里仿佛没有任何反应一样,都很安静。
而其他的地方,似乎也没什么反应,好像就只有这一个地方。
惨叫声、哭喊声来的快去的也快,前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再次安静了下来,院落里面的气氛却一时间无比的凝重。
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担忧,大明走到今天,叛军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整个大明所有地方的消息让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安心下来的。
因为随着叛军攻破某些地方而传来的消息里面,死的最多的就是宗室。反倒是一些地方世家,望族等虽然也有遭受劫难的,但是却不多。
显然那些叛军也很清楚,他们造反,唯一能杀敢杀肆无忌惮的可以杀的也只有大明的宗室了。
没办法,当他们成为叛军那一刻,就成为了大明的死敌,成为了大明宗室的死敌,但是那些世家豪族可不是。
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看的都太明白了,这些世家他们真不敢得罪,因为这些世家牵扯的太多,如果你一旦大规模的开始屠杀这些世家的话,他们的项上人头很快就会保不住了。
你真以为这些世家没办法派人混到他们的起义军当中来吗?
得罪大明宗室不要紧,但得罪全天下的世家,那可就糟糕了。
现在,这些人连这些世家大族都敢杀,他们这些宗室岂不是更加危险?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自从那一阵惨叫之后,成都城仿佛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传来,直到天色开始蒙蒙发亮。
朱至澍身边的不少人,尤其是几个年龄比较小的孩子,都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他们实在是熬不住了,但朱至澍却睡不着。
毕竟谁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但从昨天晚上的情形来看,秦良玉的军队不愧是军纪严明的代表,一个晚上除了那张家的府邸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声音传来。
这也意味着对方的士兵在控制这些世家的时候,居然没有出现劫掠,侮辱等不堪的行为。
连他们蜀王府内从头至尾都是一片安静,那些士兵没有对朱至澍的家人以及一些侍女动手动脚,就仿佛看不到她们的美貌一般。
朱至澍可是很清楚,自己的这些侍女以及家眷姿色可都是数一数二的,但这些士兵却可以视而不见。
朱由检伸了个懒腰,然后才从自己的床上坐了起来,昨天晚上他睡得很好。
明明知道昨天的秦良玉有所行动,但朱由检还是睡得不错,因为这是他穿越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彻彻底底的在一个环境当中放松自己。
哪怕这里的床铺什么的都没有宫里面更加舒适,但却让朱由检更加放的开,所以他昨天晚上睡得很沉。
等朱由检推开房门的时候,等候在门外的董伯中有些佩服,昨天那么大的事情,虽然说对陛下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但这也算是陛下这么多年的安排是否能够成功的标志,但陛下居然睡得这么好,完全没有任何激动的样子,这才是最让董伯中佩服的,如果换做是他自己的话,反正他是肯定睡不着的。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看到朱由检身边的十几个人都离得算是有一段距离,李自成也没有带更多的士兵,只是带了几个亲兵以及牛金星,就直接走了过去。
当双方面对面站在一起的时候,看到朱由检的那一刻,李自成心里就松了口气,果然是读书人,身形高大不说,而且这也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干农活,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而他身边跟着的这些人,穿着虽然普通,也似乎没有穿着铠甲,但身上却都带了武器,看起来追随他的人也有不少。
而朱由检看到李自成的时候,也是在心里叹了口气,《明史·李自成传》曾记载“为人高颧深頔,鸱目曷鼻,声如豺。”
说他颧骨突出,眼窝深陷,鹰一样的眼睛,鼻子和蝎一样,声音和豺很相近。但在朱由检看来,其实他不过就是典型的有些偏西域的面孔而已。
高鼻梁,眼窝深陷估计是因为累和身体比较瘦有关,除此之外,长相倒是挺普通的,没有描述的那种给人恶人的感觉。
“某李自成见过先生,不知道先生如何称呼?”李自成向朱由检抱了抱拳,然后作揖礼数到位的开口问道。
“见过闯王,我姓朱,朱由检。”朱由检语气平静的开口道。
“见过朱……”李自成下意识的开口道,只是他刚说出一个朱,猛地反应过来了什么,眼睛瞬间瞪得老大,整个人的嘴巴都张开,仿佛可以塞进一个鸭蛋,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朱由检。
不仅仅是李自成,连李自成身后的牛金星,以及其他几个亲卫士兵都猛地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出了幻觉。
“你……你说……你叫什么?”李自成语气都有些不对了,声音多少有些颤抖的问道,他此刻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心情。
“我叫朱由检,职业皇帝,你没听错,就是这个大明的皇帝。”朱由检叹了口气,淡淡的开口道,一边说,他一边将身上外面的衣袍展开,露出了里面明黄色的龙袍。
站在朱由检身后的十几个人倒是没惊讶,他们眼神如隼,死死的盯着李自成以及远处李自成的那些亲卫们。
这十几个人都真正的身经百战的士兵,都是锦衣卫里面千里挑一的精锐当中的精锐。
“你要是不相信的话,这个给你看看。”朱由检从自己怀里掏出了一个布兜,然后直接扔了过去。
站在对面的李自成下意识的伸手接住了朱由检扔过来的布兜,入手里面是一个硬硬的东西,他下意识的将东西掏了出来。
一枚印章。
“这是简单办公之用的小玺,知道的人有不少,你身后的牛金星是大明举人对这个应该有所了解,可以让他看看。”朱由检淡淡的开口道。
李自成人都有些麻了,不是……这是重点吗?重点不是你为什么敢出现在这里吗?而且一个大明皇帝,只带十几个人就敢出现在叛军面前?这……你怎么敢的啊?!
李自成觉得自己胆子已经够大了,为了像是那蜀汉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他自带五十骑就敢来这里,以为自己诚意十足。
但跟眼前这一位一比,似乎又差了许多。
李自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是这个心情,或者说为什么他的脑子里面这会儿会想这个东西,他脑子里面太乱了。
朱由检是不是带着大军来的?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要见他?而且自己的亲兵亲口跟他说的是乡里同乡,难道说自己亲兵是他安排的人?
李自成脑子里面这一刻已经可写出几部荡气回肠的民间传说了。
但说实话,李自成想了许多各种念头,但唯一没想过的就是直接动手,拿下崇祯。
说实话,这会儿李自成有些佩服朱由检,至少如果他是那个皇帝,他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直到他勉强收敛心神,将手里面的玉玺递给了身后的牛金星。
同样手有些抖的接过这枚印章,牛金星这会儿的心情同样很乱,大明皇帝啊!牛金星身为大明的举人,这会儿他能不乱吗?说心里不乱的都是假的。
别说他们,就连他们身后的这些亲卫都是面面相觑,这会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就算是让他们动手,估计他们也得犹豫一下才行。
如果对方再说什么,那恐怕能不能动手都是个问题。
牛金星在接过玉玺之后,脑海里面已经想过了好几个策略,就是如何应对这个局面,以及猜测朱由检来这里的原因。
他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为了来杀李自成的。
李自成为什么来这里,牛金星已经来之前就搞清楚了,是李自成的一个亲卫亲自保证以及劝说得,而这个亲卫救过李自成不只是一次,深的李自成信任。
现在看来,他有可能是皇帝的人,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锦衣卫,如果他是锦衣卫,那朱由检想要杀了李自成,可太简单了,早就可以轻松做到,根本没必要来这里。
他想过抓朱由检,但又一想,对方既然赶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抓的,虽然对方身边只有十几个人,但这个废弃的村子再藏个几十人没有问题。
就这几十个人,战斗力就不是他们带来的所谓的亲卫能比的。
双方的军事素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这一点牛金星早就知道了。
脑子里面想着事情,牛金星还是将手里面的东西确认了一下,这确实是跟他听说的,陛下的一些玉玺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时候,牛金星觉得这没有意义,既然来了那就是真的,先不说这龙袍、玉玺有几个人敢伪造,单说其他人就没有伪装成崇祯来这里的必要。
尤其是这么点人来这里更没必要。
“闯王,是真的。”牛金星将手里面的玉玺递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表情很复杂,他就这么看着朱由检,而朱由检也看着他,两个人一时间,相顾无言。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什么?”良久,李自成声音有些干涩的开口问了一句。
“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闯王你几个问题可以吗?”朱由检笑了笑,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你们后退,陛下,请问。”良久,李自成嘴里才吐出了一句话,看着站在那里的朱由检,李自成心里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叫他一句陛下吧,他挥退了自己的亲卫,他也看出来了,朱由检来这里,就不是为了杀他,否则的话,不用这么麻烦。
“你看看这里,你觉得,这天下,到底是谁的错?”朱由检轻声开口问道,他的视线没有看向李自成,而是看向了前方那个破败被火烧过的村庄。
泥土和茅草搭建出来的房屋很多都是已经剩下了断壁残垣,周围远处有一些地方还能够看到一些麻纸飘荡,显然这里之前死了不少人。
村庄的房屋墙壁上,有一些被火烧过的地方还能够隐约看到刀箭的痕迹。
村子里面各种马蹄脚印混乱不已。
李自成一时无言,他很想说是你的错,但这话不知道为什么他却一时开不了口。整个大明的问题太复杂了,复杂到远远不是李自成这个没读过多少书能够分析出来的。
“陛下你觉得是谁的错?敢是这朝中奸人当道?”看到李自成这个样子,站在他身后的牛金星心里叹了口气,只能是开口了。
李自成其实造反的态度一直都不算是特别坚决,牛金星是心里有数的,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外部原因,导致朝廷几次诏安,最后李自成又再次造反有了出尔反尔的印象。
估计他早就投降了。
但不管如何,今天,在这里,身为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不能让李自成在这里落了下风,至少得搞清楚对方为什么而来,想要做什么。
“不,就是朕的错。”朱由检笑了笑。
李自成:“……”
牛金星:“……”
那你问这个有个毛用啊,这不是废话吗?二人多少都有一些无语。
“不论有多少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但既然朕是这大明的皇帝,算是这名义上大明的主人,那大明成为了现在的样子,无论如何,朕都摆脱不了干系,所以,这都是朕的错。”朱由检回答的很是干脆。
他不想过多的解释什么,这个时候给自己解释还不如干脆的认错,这就像是后世那些自黑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好感一样。
就是一个道理,其实李自成也好,牛金星也罢,他们能不知道这一切不是崇祯导致的吗?崇祯继位的时候大明就是个烂摊子了,他只能说没有将大明一切拯救过来,不能说这一切是他导致的。
更何况,朱由检的勤勉在整个大明都是非常有名的,至少牛金星和李自成二人都曾听闻过。
刚刚牛金星之所以搭话,也不过是想替李自成分辩,至少他们就算是反贼,也不能随便给套上一个反贼的帽子,哪怕这种争论没有多大用处,但至少可以说服他们自己。
但朱由检不按照常理出牌啊,这一句话,就让二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对方已经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他的身上,你还能说什么?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朱由检接下来的话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所以,你造反,朕不怪你,因为对那些灾民,那些大明百姓来说,你可以说是他们的英雄,或者说民族英雄也不为过。”朱由检冲李自成笑了笑,称赞道。
李自成被朱由检这个笑容给弄的精神恍惚了一下,不是,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感觉有些不对?
称赞我的人有不少,但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朱由检吧。
牛金星也被朱由检给整不会了,他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这个话。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十一年,杨嗣昌的一连串政策将你彻底击败之后,你剩下十八个人逃入商洛山中,朕直接将人抽调走,放了你一马的原因。”朱由检认真的开口道。
什么?!李自成和牛金星二人差点原地跳起来,尤其是李自成一脸的难以置信,我是你放过的?
那不是我自己逃走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多东西,他们二人脑子都乱了。
“我不信,你怎么可能放过我。”李自成下意识的直接就开口了。
朱由检笑了笑,语气平静的开口道:“洪承畴、孙传庭能将你几十万军队击败,抓不住剩下十七个人的你?你确实是躲入了深山,孙传庭等人也确实是因为清军入关而被我抽掉而走。”
“但留下三四千军队,从你逃入深山开始就直接进山一直追捕于你,你觉得你走的脱吗?更何况你农民军里人员混杂,几十万百姓裹挟在一起,别说一两个探子,就是几百上千个探子都不是问题。”
“找到你的踪迹真的很难?你在生龙寨娶妻生子的消息难道很难被发现吗?”
朱由检一连串的话就像是一柄柄重锤直接砸在了李自成的脑袋里,心里,他整个人一时间都有一些失魂落魄,因为朱由检的话他没有办法反驳。
他就剩下十几个人逃入大山,明军固然是需要北上守护边疆,但留下千把人追他真的很难?光是锦衣卫进山一直追杀他都足够了。
那大山里面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的,吃喝都是问题。
而想在大山里面不留下痕迹也更加不可能。
仔细想想,明军虽然说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减弱,但当时在当地山里面的一些部落之类的也都不敢反对明军,如果大明要求他们辅助抓捕他,那些山民,他真的躲不过。
而且生龙寨的事情朱由检都知道,这消息虽然不算是多严密,但对方既然这么清楚,那就想必早就知道了。
在想一想那个亲兵……不就是从那十七个人里面一直追随自己的吗?
一时间,李自成人都傻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这到底算什么。
而旁边的牛金星也是愣住了,因为朱由检说的这些话……真的无解,虽然无从求证,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最大的漏洞吗?所谓的几十万军队都被打撒消灭了,剩下十八个人,结果抓不住你了?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李自成的表情都有些狰狞了起来,再次低沉着声音问道。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另外,还有一事。”朱由检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口道。
王承恩欠了欠身子,洗耳恭听。
“今年入冬之前,就说大明如今风雨飘摇,是朕有愧于列祖列宗,让皇后、贵妃以及太子、老三、老四,长平和昭仁公主去南京太祖陵寝前替我请罪。”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是!”王承恩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答应了下来,他当然明白陛下是什么意思。
而且这个理由,也无懈可击,没有人可以挑出毛病来,只要陛下还留在京城就足够了。
“另外,你回去之后要秘密做一件事。”朱由检仔细叮嘱道。
“你回去之后秘密前往宗人府,然后从里面找到太祖第二十一子,大明第一任沈王朱模先祖的相关的族谱,在里面添加一个人叫朱建明,辈分的话,就说是我朱由检的皇叔好了。”
“大明宗室人口百万,沈王一脉向来规规矩矩,但这么多年来,自然也有流落在外的后代,你找个别人不熟悉的关系,编出一个人出来,然后纳入族谱当中去。”
“这朱建明就是我日后的身份。”朱由检开口叮嘱了一句道。
“这……皇叔是不是不太好,要不然平辈就好了。”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虽然说这朱建明也是陛下自己。
但这跟那三国蜀汉的刘备刘皇叔何其相似?就怕有人无端联想。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让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就是了。”朱由检笑着摇了摇头道。
“是!”王承恩再次弯腰开口道。
“另外位于京城附近的知名工匠,都想方设法给朕送到四川来,今日分别,再次相见怕不是至少一两年之后了,你在京城,自己多多保重。”朱由检看了看王承恩开口道。
“陛下。”王承恩的眼睛瞬间就红了,哪里有陛下先关心下人的。
“好了,我说过,跟我走上这条路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同行之人,你我之间没有什么尊卑贵贱之说,朕自己做出的决定,朕自己必然会遵守。”
“这个大明,想要让他彻底改变,就必须要破而后立。否则,就算是重新平叛,重新打压了周围的小国家,也无非就是重新走上了那一条老路而已。”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想要三百多年后的灾难不再发生,仅凭将大明变成大清之类的是不行的,必须要从根子上改变才行。
世界之大,都已经在变革,大明现在还有机会追的上,但是如果再不追赶,那就真的要晚了,总不能等二三百年之后,再被敌人的舰船大炮轰开国门。
“是……。”王承恩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好了,就此别过,你带着车队返回京城,这里的事情我相信你可以做的很好,而朕这一次离开,这外面可就只有朱建明了。”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是!陛下,此次开封之行,还请陛下万万小心,如若实在不行的话,就直接杀了那李自成也不要紧,没有李自成,还有王自成,实在不行,让咱自己人继承这个闯王名号也可以。”王承恩面色阴冷的开口道。
“这个事情你放心吧,东厂和锦衣卫布局了这么久,如果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后面的危险还有很多,这条路走下去,总是会有很多风险的。”朱由检笑了笑道。
“至于继承那个闯王的名号,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注定是要有人去做的,但自己人不好做的事情,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自然有合适的人去做。”
“是!”
跟王承恩在这里分别之后,朱由检就直接更换了衣服,他的仪仗车队等自然是要返回京城的,而朱由检自己则是率领一队锦衣卫,更换了普通的衣服之后,纵马向开封狂奔而去。
开封,这座历史古城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但今日在开封城外的李自成,心情却并不算特别好。这一次已经是第三次围困开封了。
前面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让李自成不得不转向其他的方向,先在河南攻城掠地,抢夺够足够的粮食,然后才重新围攻开封,这一次李自成已经做好了必须拿下开封的决定。
但他们军队跟明军的战斗力差的太多了,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可堪一用的士兵并没有多少,所以李自成这一次决定围而不打,彻底困死开封。
主要前面两次的伤亡太大了。
之所以前面两次没有这么做,是因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时候他们没有拿下河南,手里面的粮食也不够多。
当初拿下洛阳,开仓放粮,四方百姓灾民听闻之后,蜂拥而至,很短的时间里面洛阳周围汇集了百万以上的百姓。
而这些百姓赶到这里就不再离开,因为他们去其他地方没有饭吃,所以只能追随他李自成。
而号称百万大军,李自成很清楚这些灾民组成的农民军队如果没有了粮食,结果是什么。
所以无论如何他只能继续率领这些灾民继续前进。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他李自成并不算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当初造反,也仅仅只是因为活不下去,并不是有什么宏大的志向。如果他真的有,他就不会好几次想要被招安了。
走到今天,他也是没有办法,但从小经历了贫穷,不得不去寺庙当和尚,然后又给地主放牧,十几岁母亲病死,然后就是父亲去世,二十多岁的他去当了一名驿卒。
后来因为无法偿还乡绅的欠债被严刑拷打,后不得已反抗杀死乡绅,逃亡甘肃充当边兵。
但当兵同样困苦,上有官员将领贪污、克扣军饷,打骂士兵,而作为边军,又军饷不足,时常吃不饱饭。在崇祯二年边军救援京师,因为没有军饷,不得已才起兵造反。
纵观他的一生,一直到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一路走到今天,李自成见过了太多,而他的经历,也不过就是大明普通百姓的经历而已。
看过了这些困苦,所以李自成心里也想解决这些问题,他的内心其实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天下的贪官污吏,让百姓重新安家乐业的。
或许曾经的李自成没有理想,只想活着,但现在的李自成,他已经有了一点理想,或者说幻想。
直到,他身边的一名亲兵走了进来汇报道:“启禀闯王,我家乡的那位相公,想要见过闯王才肯为闯王效力。”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自成大喜,这个亲卫是跟随他当初逃脱的那十八个追随者之一,救过他不只一次了。
对方办事沉稳,而且做事也非常的恰当,之前就跟他说过,他家乡有一位相公,是有大学问的人,对方也是不满大明的统治和现状太久,对方想寻找一个能够真正的首领。
之前李自成就曾经几次想要求见这位相公,但对方都拒绝了,没想到这次对方居然主动来了。
李自成为什么求贤若渴?是因为在崇祯十三年前后,在李岩引导刘金星加入之后,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上升了何止是一倍?
而且牛金星给李自成提供的好几次建议,都是让李自成能够壮大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关键性原因。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举人,一个读书人而已。整个李自成军队前后的战斗力差距太大了,所以李自成才明白这些真正的有能力的读书人到底有多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个亲兵说这个相公的厉害之后,李自成想要求见的原因。
虽然李自成读书不多,但后来开始造反之后,他也看了不少书,算是多少充实了一下自己,他很清楚历史上但凡能够成事的人,要么自己有本事,要么手下有很多有本事的人。
而他不认为自己是个有本事的人,所以他想要找一些有本事的人。
“先生在什么地方,可否直接请进来。”李自成赶忙开口道。
“启禀闯王,先生说他在我们军营三里之外的一个废弃村庄等着,希望闯王只带一百名亲兵前去。”这个亲卫很干脆的开口道。
“这?”李自成愣了一下,只带亲兵?虽然只有三里远,而且这附近早已经被他们的大军探测过了,确实是没有明军。
问题谁也不敢保证能否出事。
“先生说在那里等闯王一个时辰,如果闯王不出现的话,他就走了。”亲兵又补充了一句。
李自成犹豫了起来,说他不怕死是假的,现在明朝随便一个人抓到他都可以跟朝廷领取巨额的赏金,而对方不让他带兵前去。
不过犹豫了一下,李自成还是做出了决定,主要是,只有三里远,这个距离并不远,援军随时可以抵达。
虽然对方只让他携带一百名亲兵,但靠近村庄,附近有没有人一眼就看的出来。
骑兵过去的话,就算是真的有埋伏,跑也是来得及的。
而且……这莫不就是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的考验?看看我李自成有没有这个胆识?毕竟能成大器者,也有常人所没有的胆量。
反都造了,去见个人而已,没什么好怕的。更何况李自成也并不是特别怕死的人,当初他敢去见张献忠,现在难不成连个书生都不敢见了吗?
“走!”
做出了决定,李自成就不再犹豫,他很快交代完毕之后,就直接带着一百亲兵前往了目的地,不过他还是交代了自己的副将李岩,让他率军在两里之外等候,随时准备接引。
不仅仅如此,李自成想了想,将牛金星也带上了。
毕竟劝说他人这种事情,读书人应该更厉害一些。
准备好之后,李自成干脆连亲卫都减少到了五十人,反正后面有大军,五十人和一百人的差距不大,有异常肯定是提前撤退了。
当那个废弃的村庄肉眼可见的时候,李自成一眼就看到了等在村子门口的十几个人,对方就站在那里,身上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袍,身边还跟着十来个人。
整个村庄已经属于废弃的,房屋破旧,不少地方都被火烧过,断壁残垣,一眼就看到就算是藏了人,也就藏个几十个人顶天了。
而这里是大平原地区,远处也不可能藏着大军什么的。
这一下子李自成就放心了。
等在村庄外面一个土坡上的,自然不是别人,而是朱由检。
看着远处骑马而来的几十人,朱由检面色平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自成,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农民起义领袖的闯王,现在他要亲眼看到了。
李自成这个人,朱由检对他进行过行为侧写,其实跟大部分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样,李自成也算是被逼的。
但李自成这个人吧,其实并不是很坚定,或者说,几百年来,大明的一些政策让大明在百姓心目当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他们造反,只是想活着,仅此而已。包括李自成也是如此,李自成反明的决心根本就没有那么大。
要知道,就这位,在攻打北京城之前,可还给崇祯写信,说,只要崇祯封他个王爷之类的,他就接受招安,不打了。而且非但不打了,他说他要北上去打皇太极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李自成都已经将北京给围了,换个人眼见着就要改朝换代了,还要投降招安?
可想而知李自成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又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根据东厂和锦衣卫搜集到的消息来看,李自成三番五次的造反,其实也是有被架起来的可能,追随他的人太多了。
就拿他只剩下十八个人那一次来说,李自成从山里出来之后,当周围不少人知道他就是闯王之后,有许多得到消息的百姓很快就来投奔。
李自成他自己没怎么召集人,但是他的名号在那里,当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的时候,就算你不是反贼你也是反贼了,至少对当地官员来说你就是如此。
而且根据潜伏在李自成队伍里面的探子回报的消息,虽然农民军混乱无比,但李自成自己也确实是尽量做到给所有跟随他的百姓都吃饱饭之类的。
这里面,你说他有没有享受,那肯定是有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这一点。
但整体而言,他比张献忠可是强太多了。
所以,从李自成的身上,你看的出来,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当,而他的内心到底有没有一个理想,那就很难说了。
而且李自成这个人吧,看似他杀了许多人,但他实际上还真不算是铁血果断的人。
但不管如何,现在的李自成来了,朱由检不介意跟他聊一聊,给他一些言语上的震撼。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说她内心不好奇是假的,但秦良玉是个忠臣,她明白自己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所以她也从来都没问过,只是将朱由检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到位。
“贞素,朕有一事问你。”朱由检叫了秦良玉的字。
秦良玉顿了一下,然后双手抱拳行礼:“陛下请讲。”
“如果朕为了这大明,为了大明的亿万百姓,让你秦良玉、你夫家马家一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有可能被千万人唾骂,你可愿意?”朱由检看着她认真的问道。
“陛下请下令。”秦良玉面色平静,她甚至连个犹豫都没有,直接就开口了,那垂垂老矣的脸上虽然满是皱纹,但眼神里面的坚定却做不的假。
“好!朕让你造反!”朱由检直接就开口了。
“啊?!”饶是秦良玉做好了各种猜测,想到了各种可能性,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朱由检的嘴里面会听到造反二字!
秦良玉活了年近七十,一辈子忠于大明,为了保护大明而战,这个时候结果大明的皇帝告诉她,你给我造反?
这个时候你说秦良玉的内心不懵是不可能的,她甚至都怀疑,朱由检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
但面前的朱由检虽然面孔成熟了许多,但跟她曾经见过的朱由检差距不大,只是这……也太过于离谱了一些。
第一次听到皇帝求大臣造反的?
“陛下,老臣年迈,耳朵不太好,陛下可重复一遍?”秦良玉难以置信的看着朱由检问道。
“不用怀疑,你没听错,朕让你造反。”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认真的开口道。
“陛下……不是,陛下老臣并不在乎老臣的名誉,也不在乎老臣家族的名誉,但陛下你能告诉老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吗?”秦良玉没忍住,饶是她一辈子经历了生死搏杀,大风大浪,都没忍住。
“走,老将军请跟我进屋,朕今天得跟老将军你彻夜长谈。”朱由检认真的开口道。
秦良玉跟着朱由检进了屋,让人上了茶之后,两人坐下之后,秦良玉就等着朱由检给她解释了。
坐下之后,朱由检沉思了一下,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秦将军,你觉得限制大明进步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历朝历代都会逐步的走向灭亡,原因是什么?”
秦良玉被朱由检的问题给弄的愣了一下,“这个……陛下,这个问题可实在是太大了,恕老臣无能,从古至今,无数先贤都无法考虑明白的事情,老臣自然也不可能考虑明白,更不可能现在就给陛下一个答案。”
秦良玉擅长作战,虽然她也读过书,但是对政治方面,自然不如专门这方面的文官来的更厉害。
古人并不笨,但他们是被时代局限了思维,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凭空出现的,不管东西方,所有制度的进化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面被现实所逼迫,然后一步步的思考做出的选择。
“但是我思考过了,我觉得,限制一个王朝发展,限制一个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制度?”秦良玉有些疑惑,“陛下所言是指三省六部制这样的制度吗?”
“准确的来说,是整个社会体制,比如我们现在是以皇权至上的封建制度,商周时期,而青藏高原之上的和硕特、拉达克、藏巴汗、格鲁派四个部落实际所执行的奴隶制度,我是指这种制度。”朱由检给秦良玉解释了一下。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秦良玉愣了一下,皇权制度限制了国家的发展?那……我的陛下你到底要干啥?
“陛下你所言是?”秦良玉深吸了一口气,她觉得陛下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老将军,你知道吗?我们整个人的社会在发展,华夏文明在发展,看似我们越来越先进,文化也越来越浓厚,但实际上,有一些道理,反而大道至简!”
“比如,远古时期三皇五帝期间,那些原始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首领是推举制度,也就是由整个部落的人挑选一些能力强大的人选举出来的。”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人只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很多技术没有发明,人一直都在跟大自然,跟周围的野兽在争夺生存空间。”
“生存是整个部落的头等大事,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人们选择最聪明,最强大的首领。”
“但是当人逐步的有了各种工具,武器,人免除了生存这种头等大事之后,人就有了欲望和私心,于是逐步的转化成为了继承制。”
“但从根本制度上来说,选举制度要远远优秀于继承制,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后代也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领导者。”
“但选举制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从全国上万万人里面选出最精英的人担任领导者的话,再给他一个任职期限,比如说五年或者是十年为一届,一个领导人当两届之后就必须要更换新的领导人。”
“而新的领导人候选人必然也不可能是傻瓜,他在某个方面必然是很有优势的,这样的话,就杜绝了一个国家出现愚蠢的领导人的原因。”
“而且选举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制度合理的话,可以分化国家矛盾,避免某一部分人统治这个国家。”朱由检淡淡的开口道。
“这……”秦良玉听的是目瞪口呆,因为朱由检这番话你要是换个角度看……这跟推翻祖宗基业也没什么区别了,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但现在陛下就是大明的皇帝……
问题你能说陛下说的没有道理吗?这很有道理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制度方面的改变,实际上影响整个大明并不仅仅只是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但总结的来说就是四个字:阶级固化。”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阶级固化?”秦良玉若有所思的重复了一遍。
“对,阶级固化。”
“我们将整个社会的阶级分层,我给他们分别命名,其中最大的阶级就是大地主阶级,或者说贵族阶级,统治者阶级,这里面包含有我皇帝,以及大明的宗室,以及顶尖的权贵官员。”
“第二个阶级,中产阶级,这个阶级包含了大明特权阶级当中最为广大的一批人,简而言之像是士族,或者说像是传承许多年的各个世家豪族,以及大部分的中级官员、举人、乃至一些豪商等都属于这个部分。
但豪商跟士族的区别其实已经不是很大,因为但凡能称之为豪商的,家里基本也都是跟官员士族有所联系,也必然会推动自己家人读书考举,获取功名地位。”
“第三个阶级,小资产阶级。这部分人数理论上可以说最多,包含大部分的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级,比如说读过一些书的吏员、私塾的先生、考不上秀才,但是却读书的人,以及小商人等等。”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由检的语气越来越激昂,而这三百名东厂探子的表情也从刚开始的敬畏和麻木变得越来越激动,如果不是长期训练下来的军令如山,他们恐怕早就激动的下跪。
但现在他们却努力将自己的胸膛挺的更高,让自己的眼神更加炙热,不少人更是死死的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士为知己者死!陛下如此倚重他们,他们又岂能不肝脑涂地!
“如果这大明能够重新改天换地,旧貌换新颜!那你们将与大明日月同辉!大明这座丰碑该有你们的名字!如果我们失败了,那朕只能在这里先向你们道歉,是朕愧对于你们,失信于你们。这大明的万般罪责,都归于朕一身。”朱由检斩钉截铁的说下了最后一番话。
“这个过程毕竟历经千难万险,历经诸多嘲讽白眼,甚至战死都是最好的结局,在你们的资料没有被解禁之前,甚至你们战死了,都会造天下耻笑构陷。”
“但,在这里朕只能替天下亿万黎民恳请诸位——赴!死!”朱由检说到这里,再次面色严肃的弯腰行了个大礼!
“臣万死不辞!”王承恩直接单膝跪地大声开口吼道。
“臣万死不辞!”周围不管是刚刚情绪激动的新晋东厂探子,还是周围那些早已久经历练的东厂精英,此刻都同时单膝跪地大声吼道。
震天的响声响彻整个荒芜的村庄,惊起一片飞鸟。
这声音或许不久,注定响彻整个大明。
朱由检静静的站在原地,看着这些东厂探子纷纷骑马离开这里,奔赴他们自己的疆场。
很多人或许对太监有所误解,以为他们都是不阴不阳,声音尖细。但实际上,穿越过来之后的朱由检看到的大部分太监,其实不乏阳刚之气,正常来说,如果不是他们身上的穿着。
基本看不出来他们跟正常男人的区别。
而声音尖细,行为比较偏阴柔的,更多其实是很小的时候就阉割导致的,像这些年龄很大阉割的,基本跟正常男人没有太大区别,他们还能够蓄须,声音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朱由检给他们的承诺并不是画饼,都是真的。
如果他真的能成功,那朱由检不介意将他们捧上神坛,他们值得。
事实上,过去几年,如果不是朱由检和王承恩培养出来的这些东厂探子,很多事情朱由检几乎根本无法得到真实的消息。
“走吧,去看看我们另外一批勇士。”朱由检等他们走远了,才轻声开口道。
“是!”王承恩默默的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开始带路。
半个时辰之后,朱由检和王承恩抵达了另外一个废弃村庄。
在朱由检抵达这里的时候,他就下过命令,不允许提前通知,所以当朱由检拐过来的时候,他能看到在那片村庄中心的空地上,这些夜不收三三两两的各种姿势坐在地上。
从他们的身上似乎看不到大明精锐军人的影子。
形象上也同样如此。
这些人衣衫杂乱不堪,虽然外表都有铠甲,但很多铠甲已经很破旧,里面的内衬衣衫更是缝缝补补各种颜色都有。
头发不知道多久没有打理,如同干枯毫无光泽的杂草,只是外形稍微整齐了一些。
他们面色黝黑,脸蛋上都有着长期在塞外寒风吹拂的高原红,因为现在在北方还是冬季,极为寒冷。更何况,身处小冰河时期的崇祯年代更是最为寒冷的几年。
这几年的冬季,在广州等地都普有降雪,虽然数量不多,但寒冷可想而知。
凌冽的寒风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冻疮,皮肤干裂,嘴唇上面全是干皮,皮肤干燥没有任何光泽,甚至上面还有不少厚厚的污渍。
直到朱由检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群人才反应了过来,赶忙从地上站起来,一个个开始列队。
跟刚刚那帮刚刚培养出来的东厂探子不同,这帮人虽然也急着列队,不过脸上也没有什么激动之类的表情。
只是默默的按照大明的队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队形。
直到朱由检走到他们的面前。
朱由检默默的站在他们面前,看着他们身上的衣服,满是冻疮的手、脸、耳朵。身上还有着不少小小的装饰,一股难以遮掩的酸臭的味道从他们的身上传了过来。
朱由检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数百年的时光,看到了几百年之后的那一批人,曾经朱由检的前辈们。
他们或许在那个年代也是这样一点点的过来,虽然条件艰苦,虽然千难万苦,但他们却从未抱怨过任何事情。
就如同这帮夜不收一样,身为大明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能不知道自己所做工作的危险吗?他们知道,但他们嘴上抱怨着,但却从未有人退缩。
一个个用自己的生命传递回那些珍贵的消息,这些人里面,没有年纪特别大的,按照王承恩给出的资料。
年龄大的,虽然经验更加丰富,但遭遇敌人的时候,往往是留下断后的。
他们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维护着大明的边疆,守护着大明的安宁,哪怕现在无法守护,但那也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看到朱由检走过来,这帮士兵就想下跪行礼。
“都别动,站着!”朱由检直接开口阻止了他们的动作。
这些士兵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毕竟陛下的话就是圣旨,他们不敢抗旨不尊。
朱由检默默的走到了第一排第一个男人的面前,他个子不高,在一米八还要多一些的朱由检面前,只比朱由检的肩膀出头。
他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而且朱由检也没有下令,只是默默的站在原地。
朱由检伸出了自己的手,整理了一下他肩膀上混乱的铠甲皮带,将一处破烂的衣服叠在一起,默默的塞进了铠甲下面,压住,免得让皮肤裸露在凌冽的寒风之中。
这个士兵有些懵,他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只能是任由朱由检将他身上的衣服简单的整理了一番,然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向了下一个人。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个人看起来年龄大一些,从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就看的出来,他的脸上有几道刀疤,粗糙的皮肤在寒风的吹拂下有些裂口,他似乎是抹了一些油脂在上面,皮肤仿佛有一层污垢一样。
已经结痂的裂口看起来有些狰狞,干裂的嘴角还有一连串的疱疹,看样子是上火导致的。
他的身上有一股说不出什么样的酸臭味,不过朱由检就仿佛没闻到,只是拍了拍他肩膀上的尘土,开口问道:“你多大了?”
“回……回陛下话……我二十五六了,具体我也不知道。”士兵结巴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朱由检沉默了一下,这个士兵比他还小五六岁,但看起来就像是比他大五六岁的样子。
就这样朱由检默默的从每一个士兵的面前走过,将他们的样子都记在了心里。
跟那些东厂的探子们不一样,眼前这些普通的士兵,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没读过书,甚至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已经用生命在边疆守护了这个国家。
更有无数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人将生命留在了大明的边疆。
这些士兵们刚开始都有些手足无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皇帝,他们也没那个资格,但周围的锦衣卫的护卫,御林军,以及朱由检身上的龙袍都说明了这个人的身份。
但随着朱由检的动作,本来心里有些忐忑的士兵们都逐渐的平静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气氛慢慢的有些压抑和凝重。
他们就那么默默的看着这个大明万人之上的皇帝,从他们一个个人面前走过,他认真的看着他们身上的衣服,伸手拍到他们身上的尘土,或者将破旧的衣服给他们塞进外面的铠甲内。
就仿佛一个长者在安抚自己的晚辈,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朱由检的动作,这些士兵的心里没来由的觉得一股委屈涌上心头。
就好像在外打架输了都没什么感觉,但是回家见到父母,一句问询却直接憋不住了。
他们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所遭受的苦难,打过的仗早已经麻木。
如果朱由检来了,只是例行检阅一下他们,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跟平时他们见过的一些将军不是一样的吗?无非就是官更大一些。
但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由检上来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个个从他们的面前走过,为他们整理了破旧的衣服,询问了他们的年龄,身上的伤口,家里有几口人。
就这些简单的话语,却一下子让他们破了心防,那不知道被藏到心底多久的委屈再也无法压抑,汹涌的爆发了出来。
只是委屈虽然汹涌的爆发出来,但终归是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的人,这种委屈都变成了深深的沉默。
从最后一个人的面前重新走到队列的前面,朱由检深深的给所有人弯腰行了个大礼。
这一下将所有的士兵给弄的不会了,他们都万万没想到朱由检会这么做。
只是朱由检之前的命令他们还记得,这会儿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朱由检重新站直了身子,看着这些士兵,他沉声开口道:“是朕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受委屈了。”
“不管这天下是为何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不管是因为贪官污吏也好,无能将领也罢,总归现在这皇帝是朕,那一切就是朕的罪责。”
“让你们成为今天的样子,是朕的错!”
说到这里,朱由检停了下来,他默默的重新将目光从这些士兵的脸上扫过,能看的出来,他们的沉默当中带着委屈和倔强以及茫然。
委屈是因为他们的待遇,现在整个边疆一线的待遇绝对谈不上好,而他们这样不顾生死的付出,但后方传来的坏消息却一个连着一个。
倔强是因为他们被朱由检说中了心思,他们觉得委屈,但他们骨子里又认为他们应该这么做,或者准确的说,他们不想承认被朱由检说对了,不想让朱由检看出来他们的委屈。
茫然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是茫然的,完全不知道将来要怎么处理,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以后。
夜不收这支部队,他们很清楚,也许过不了多久,倒下的就是他们自己了。
“但现在的大明,已经烂到了根子里面,烂到了骨子里面!从朕开始,从上开始烂!如今朝堂之上,朕甚至都不能看到前线最新的战报,但朕当如何?”
“朕只能亲自来前线,亲自来跟你们说,跟着朕把这场战争打下去!”
“但这场仗怎么打,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朕都决定不了!”
朱由检的声音猛地提高了一个八度,直接将沉默的这些士兵们给惊醒了过来!
“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笑?九五之尊,大明的皇帝,却决定不了大明战争的走向!”
“为什么?”
“因为如今的大明内忧外患,你们身处边疆,疆外的蒙古、清朝、瓦剌、鞑靼这些游牧民族敌人就不说了,在大明境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在起兵造反!”
“朝堂之上,无数大臣,无数将军跟朕说,攘外必先安内!要朕先解决大明境内的叛乱,然后集合大明的力量,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
“但,朕于心不忍啊!”朱由检说到这里发出了一声长叹!
“因为大明境内造反的是什么人?他们都是大明的百姓啊!他们为什么造反?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啊!他们追求活着,他们只想吃一口饱饭,他们只想活下去,有什么错?何错之有?!”
朱由检的声音振聋发聩,但这些士兵却听的有些错愕,因为这话要是那李自成,那张献忠说,似乎是那么个道理,但这话现在是陛下说的。
这就有些……
“你们是不是觉得朕应该为了自己的统治,该扑灭这些造反的火焰?”朱由检发出了一声反问。
这些士兵自然不会接话,他们只是沉默。
“朕希望你们能够思考起来,你们不是一个工具,不是随时都会被人丢在战场上送死的工具,你们也同样是人,跟朕是一样的,活生生的人!”朱由检认真的看了所有人一眼。
所有的士兵都被朱由检的话给愣了一下,在这大明,别说是皇帝,就是普通的贵族,士族阶级都不会说他们这些泥腿子是跟他们一样的。
但现在……陛下说了!这是陛下啊!
瞬间这些士兵的心里就涌起了无比的感动,这个世界上,可能大部分人心里要的只是一个平等的看待而已。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