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拨开众人,匆匆朝着县衙而去,孙氏、我爹和方举人紧随其后。
虽案首不是姜勉,但到底是姜家人,吃瓜百姓们心态略一转变,就接受良好了这个事实,开始有条不紊地道贺,好听话一箩筐往外冒。
无外乎是什么神童,姜家要出个状元郎,日后飞黄腾达可别忘了乡亲云云。
阿爷和我娘从容不迫地应付着来宾,整个姜家一片和谐。
12
等我慢吞吞地抵达县衙门口时,那里已经乌泱泱围了一大群人。
有人激动地叫着我中啦,有人抱头痛哭埋怨自己,当然,更多的人在大声地讨论着什么,其间时不时有诸如太绝妙了此诗只应天上有的话传入我耳中。
姜勉站在榜单底下,眸色深沉。
一旁,方举人瞧完我的卷纸,抚手喟叹了声,道:
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案首,但你也不要气馁,第二也极为难得了。
姜勉自然知道。
可与案首相比,仍是天差地别。
他死死盯着压在他上面的那两个字,目光阴沉得恍若滴水。
若这人是别人也就罢了。
偏偏是姜钰,怎么能是姜钰?他明明才六岁啊世上真有比自己还天赋卓绝的人吗?
就在这时,县衙的大门打开,一名穿着湛蓝色丝绸长袍的男子走出来,他展开扇子,目光在底下扫视一圈,扬声问道: 谁是姜钰?
他声音不小,中气十足,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我下马车时,刚巧听到这话,抬眼看去,微微眯了眯眼。
这段时日县试,乌水县来了许多读书人,其中名声最盛的,就要属这人。
他叫顾澜之,祖父是四品节度使,如今在苏州一带辅佐刚上任的户部侍郎沈从宜肃清贪官。
因着是刚上位的女帝这一派的人,自然风光无限,许多人猜测等江南事宜定下后,顾家还能往上升一升官。
而顾澜之本人,则在去年就中了进士,但去年新旧皇帝交替,新皇又是女帝,朝中局势极为动荡,他不欲参与便辞官回了祖籍苏州,如今闲散烹茶赏花,看起来与世无争。
当然,这只是表面。
在原书里,他是姜勉的第三个老师,也是在姜勉成为权臣这条路上,给予了背景支持的人。
此人的野心,不在朝堂,而在庙宇。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疏雨二五八》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