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青禾顾承安的现代都市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畅销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云在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穿越重生,作者“云在飞”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苏青禾顾承安,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舌?她正打算再多说几句,就见一个房间的门开了,苏青禾从里面走了出来。刘丽芳眼里闪过惊艳,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苏青禾这丫头出落得比之前还要好看。也不知道老二这两口子走了什么狗屎运,有个这么漂亮的女儿,那不就相当于抱了块金砖?!刘丽芳心里羡慕得发酸,脸上却堆出殷勤的笑:“青禾起来了,我和你妈正商量你的婚事呢。”苏青禾没吱声,......
《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畅销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苏家窄小的客厅里,刘丽芳接连啃了两块西瓜,安逸地打了个饱嗝,抬手抹了抹嘴,试探道:
“弟妹,这几天街道天天动员下乡,青禾还没报名呢吧?”
赵润萍将桌上的瓜皮收拾起来,一边擦桌子一边随意说:“没有呢。”
“没报名就对了!”刘丽芳一拍大腿,神秘兮兮道:“我这里正好有个万里挑一的好对象介绍给青禾。”
想到丈夫苏志军昨天说的话,刘丽芳心里就止不住一阵激动。
苏志军所在的工厂是个上千人的国营大厂,厂子效益好,五花八门的消息也不少。
有小道消息说厂长家想给儿子物色个媳妇。
家庭条件好不好没关系,有没有工作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长相漂亮,性格柔顺。
厂长儿子声名在外,厂子里谁人不知那就是个花花公子,找个漂亮的儿媳妇八成也是当成给儿子收心的工具。
消息一出,有人鄙夷,也有人心思活络起来。
苏志军就属于后者。
他女儿长得一般,厂长儿子肯定看不上,但是他有个花容月貌的侄女啊。
只要能抱住厂长这条金大腿,那他以后的前程就不用愁了,说不定还能给儿女谋点福利。
所以,苏志军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刘丽芳将这桩婚事促成。
想到这,刘丽芳更加卖力的游说赵润萍,拼命往厂长儿子脸上贴金,将他说成个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的大好青年。
赵润萍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不由泛起嘀咕,真有这样的好婚事还能轮到她女儿头上?
“嫂子,禾禾还小呢,我还想多留她几年。”
刘丽芳急了,合着自己说了半天是白费口舌?
她正打算再多说几句,就见一个房间的门开了,苏青禾从里面走了出来。
刘丽芳眼里闪过惊艳,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苏青禾这丫头出落得比之前还要好看。
也不知道老二这两口子走了什么狗屎运,有个这么漂亮的女儿,那不就相当于抱了块金砖?!
刘丽芳心里羡慕得发酸,脸上却堆出殷勤的笑:“青禾起来了,我和你妈正商量你的婚事呢。”
苏青禾没吱声,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的大伯母。
刘丽芳的面容早已在时光的长河中模糊,可她脸上那讨好的笑,眼里闪烁的那市侩的光却并不陌生。
上一世,自从她和前夫离婚后,大伯一家就再也没登过她家的门。
刚离婚的时候,她一边工作养家一边复习考大学,大伯一家甚至还嘲笑她不知天高地厚,痴人说梦。
大伯母更狠,逢人就造谣,说什么她不知检点,被夫家赶出家门之类的话。
重活一世,大伯一家打得什么主意,苏青禾心里一清二楚,这次又怎么会轻易让他们如愿?
苏青禾就这么神色莫测地看着她,刘丽芳不由有些心虚,有一种被人窥破内心想法的感觉,心里也有些着恼。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她好心好意替苏青禾介绍对象,偏这娘俩一个两个都不领情。
刘丽芳正要发作,就见苏青禾突然笑开了。
她这一笑,如同春花初绽,笑声如银铃似的清脆,刘丽芳不由看呆了。
“多谢大伯母惦记我,只是有这么好的对象怎么不先紧着堂姐呢?”
毕竟她堂姐苏向晚的年龄可是比她还要大两岁的。
刘丽芳一噎,干干地笑了笑,打着哈哈道:“你堂姐哪有你长得好看,人家男方眼光高,看不上她。”
苏青禾长长的哦了一声。
刘丽芳以为她要拒绝,却听见苏青禾说:“那就麻烦大伯母替我费心了。”
刘丽芳松了口气,心里涌上狂喜。
既然苏青禾答应了,那这婚事就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
她仿佛已经看见荣华富贵在向她招手。
赵润萍见苏青禾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有些摸不着头脑,正要开口说话,就见女儿给了自己个安抚的眼神。
赵润萍也就不再反驳了,先见见面再说吧,万一真是个不错的好对象呢。
刘丽芳兀自高兴着:“这婚事多少人盼都盼不来呢,杨康他爸是厂长,他自己在厂里也有正式的工作,说不定以后还会接他爸的班呢,你嫁过去就是去享福的,人家轻轻松松就能给你安排个工作,正好你也不用去下乡受苦了。”
苏青禾低头听着,垂下眼帘,掩饰起眼中讥讽的笑。
前世刘丽芳也是这样说的,把个杨康夸得天花乱坠,举世无双的好男人,她能嫁给这么好的男人简直是三世修来的福气。
可实际上,杨康却是个十足的烂人。
大伯一家清楚这些,却要把她往火坑里推。
想到前世结婚后的那些糟心事,苏青禾就恨不得将刘丽芳那张伪善的面皮撕下来扔到地上狠狠踩。
不过她忍住了,撕破脸没意义,既然大伯一家对她这么“好”,她不投桃报李怎么对得起这番“情意”呢?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明天吧,正好是周末,你和杨康见一面,好好了解一下,尽快把婚事定下来,我们当长辈的也就放心了。”
刘丽芳在那里自说自话的定下了见面时间,话音刚落就见苏青禾阴沉着脸走了出去,砰的一声甩上了大门。
关门声震天响,刘丽芳吓了一跳,蹙着眉毛不满道:“这怎么招呼不打一声就走了,眼里还有没有长辈?!”
不过,她也没和苏青禾计较,和赵润萍闲话了几句,就急匆匆走了,她还要回家和苏志军邀功呢。
*
苏青禾不想再看大伯母那虚伪至极的嘴脸,快步走出家门,她们家现在住的是父亲单位分的筒子楼。
穿过逼仄昏暗的公用走廊下了楼,站在楼前的空地上,苏青禾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没有雾霾污染,空气中都似乎带着一股清甜。
八月流火,太阳升至半空,远处的蝉鸣,近处的绿茵,呈现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踩在坚硬的水泥地上,苏青禾切切实实的有了重生的真实感,她朝四周看了看,顺着记忆往前走去。
不多时,苏青禾走到了街道的上山下乡报名点。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大红的条幅高高挂起,报名点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苏青禾挤上前,在下乡知识青年情况登记表上填上自己的个人信息,换来了工作人员一个鼓励的笑容。
按照政策要求,独生子女、父母双亡、归侨学生、华国籍的外国子女均不列为下乡对象。
苏青禾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下乡是必然的。
填好表后,苏青禾转身离开,刚走出几步,就被人拽住了胳膊。
“青禾,你也来报名下乡啊?”
苏青禾疑惑转头,正对上一张笑吟吟的清丽面庞。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苏青禾前世的闺蜜李婉儿。
李婉儿人如其名,长相娇娇软软的,说话时也柔柔弱弱的,端的是个清秀小佳人。
两人关系很好,苏青禾也一直拿她当知心好友,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殊不知脸上笑得越灿烂的人,背后的刀子就捅得越狠。
杨康有不少红颜知己,李婉儿就是其中一员。
表面上李婉儿是她的好闺蜜,背地里却爬上了杨康的床。
苏青禾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
那时苏青禾刚怀孕,晚上从娘家回来,推开家门就看见床上纠缠着的两个身影。
李婉儿毫不知耻,甚至还说出了和苏青禾和平共处,共同伺候杨康这种话。
苏青禾震惊到了极点,世上竟然还有如此无耻至极之人!
盛怒之下,她抄起木棍将渣男贱女打得抱头鼠窜,而自己也因为惊怒交加动了胎气导致流产。
苏青禾和杨康离婚后,李婉儿还厚着脸皮来找过她几次,不过她都避而不见。
后来李婉儿也没得到善果,听说是被杨康无情抛弃了。
重生第一天就碰到了旧人,苏青禾倒是忘了还有李婉儿这么个人的存在。
苏青禾就坐在炕边,将水缸子递到顾水清手里,看着她喝了几口水才转头看向陈玉芹,问道:“婶子,水清这是病了?”
陈玉芹叹气:“老毛病了,医生看了,药也吃了不少,总也不见好,身上总是没力气,还怕冷。”
苏青禾点头,仔细观察顾水清。
见她确是一脸病容,脸色苍白,年龄也就十六七岁,给人的感觉却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可见是久病在床的人。
如果没有其他病,只是没力气,不知道她空间里的灵泉水能不能治好顾水清的病?
苏青禾这样想着,就决定找个机会从空间弄点灵泉水给顾水清试试。
老书记和顾大婶都是好人,顾水清也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不该在病床上蹉跎年华。
苏青禾不是圣母,她只帮值得相助的人。
两个年龄相仿的姑娘聊得很投缘。
陈玉芹也高兴,闺女好长时间都没这么开怀地笑过了。
她没什么太大的心愿,闺女开心她就开心,谁对闺女好,她就对谁好。
陈玉芹悄悄退了出去。
苏青禾见陈玉芹离开,想了一下,问顾水清:“水清,你要不要喝点水?”
顾水清摇摇头:“青禾姐,我不渴,你要不要看我三哥的照片,他在部队当兵,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
这个年代,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顾水清和苏青禾亲近,又有些姑娘家的小虚荣,就忍不住想显摆一下自己三哥。
苏青禾起身,说道:“水清,喝点水吧,我去给你倒,你看你嘴唇都有些干燥起皮了。”
不渴还怎么用灵泉水治病?
顾水清不好意思地笑笑,声音软萌:“那好吧。”
苏青禾很想摸摸她毛茸茸的脑袋,忍住了,转身去了堂屋。
借着堂屋放着的大水缸的遮挡,苏青禾用意念飞快取了一搪瓷缸的灵泉水。
“水清,你多喝点水,等喝完了咱们就看你三哥的照片好吗?”
苏青禾的声音又轻又柔,甚至带了一丝哄小孩的意味。
顾水清在不知不觉中就喝下了一缸子水,喝完后还打了个饱嗝。
“青禾姐,我怎感觉这水的味道有点怪怪的?”
“嗯?”苏青禾一下子紧张起来,“哪里奇怪?”
顾水清狡黠一笑:“甜甜的啊!”
“你这臭丫头,竟然敢捉弄我。”
苏青禾松了口气,她想救人是好心,但是要是被人发现这水的异样,她可就没法解释了。
幸好灵泉水只是比普通的水味道甘甜了些,不然她还真不敢拿出来给别人喝。
苏青禾仔细观察着,发现喝了灵泉水的顾水清脸色似乎比刚才红润了一点,说话间的气息也足了一些。
这会儿正兴致勃勃的从柜子里拿出一张小照片,笑眯眯地放在了炕桌上。
苏青禾随意扫了一眼,只一眼她就愣住了。
这张照片她见过。
在报纸上见过,在学生家里也见过,原来这人就是陈玉芹的儿子,水清的三哥顾承枫。
她也终于想起为何会觉得顾承安这个名字有种熟悉感。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苏青禾当了一辈子高中老师,她带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其中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一个叫顾莹莹的小姑娘。
她的父亲是排雷英雄。
在边境排雷中,为救战友而牺牲,牺牲时年仅三十岁。
刚开始苏青禾并不知道顾莹莹就是排雷英雄的后代,是在一次家访中看到那张照片了解到的。
大家伙听完都不说话了,心里也都有些忐忑。
不知道等到自己上工的时候又能挣到几个工分?
如果也成了那个拖后腿的,养活不了自己不说,少不得还得厚着脸皮向家里伸手了。
两个女知青里年龄略微大些的看大家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头耷脑的,笑着说:
“大家也不用愁,女同志一般也能挣六七个工分,只要好好干,填饱肚子没问题。”
她叫聂红霞,来和平大队插队已经有六年了。
期间有不少知青来来走走,通过各式各样的理由回了城,只有她一直留在这里。
聂红霞家里没门路,没关系,别人能通过顶替父母职位或者是办理病退回城,而她只能在农村日复一日的熬着。
所幸她还有刘景明,两人相偎取暖,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新来的知青们不了解刘景明和聂红霞的关系,主要人家也没说,他们也就没往这上面想。
苏青禾却是发现刘景明在聂红霞说话的时候,看向她的目光很温柔,那是爱一个人才会有的眷恋眼神。
原来两人是一对儿啊!
也是,能在艰苦岁月里拥有一段纯真的感情,确实很难能可贵。
和身份相同的知青谈对象也算“门当户对”。
也有城里来的女知青受不了重体力劳动,吃不了苦,为了生存,为了吃一顿饱饭,选择和当地的农民结婚。
听另一个女知青白淑芬说,和她一块下乡的毛小敏就嫁给了老书记家的二儿子顾承海,成了现任书记顾承安的二嫂。
一个家里出了两个书记,顾家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相当不错。
毛小敏比较精明,先下手为强。
当时顾承海可是十里八村比较抢手的结婚对象,家里条件好,壮劳力多。
爹是书记,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妈也不差,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好裁缝,靠着这一手裁缝手艺,家里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现在毛小敏已经生下了一个女孩,平日里也不用下地劳动,干的活是最轻松的仓库保管员。
仓库保管员工分少,但人家也不差这几个工分。
提起毛小敏现在的生活,白淑芬话里话外都带着羡慕。
李金玲听得认真,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心念一动,装作不经意问道:“那她结了婚以后户口就永远落在农村了,以后也就没有回城的机会了吧?”
没等白淑芬答话,李婉儿抢着说:“那肯定的,她可真没志气,好歹也是城里人,怎么能嫁给个乡下泥腿子呢!”
白淑芬不悦地瞪了李婉儿一眼,鼻腔里溢出一丝冷笑:“什么乡下泥腿子,你说话前可想好了,仔细祸从口出!”
“咱们户口落在村里,本质上来说现在也是乡下泥腿子,国家都鼓励知青扎根农村,和农民打成一片,你这样说不是搞阶级对立吗!”
李婉儿有些讪讪地红了脸,小声辩驳着:“我只是随便说说,你至于上纲上线嘛。”
白淑芬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泼辣性子,梗着脖子还要再说,被李金玲的话头打断。
李金玲真正想问的话还没有问出来,哪里耐烦听白淑芬和李婉儿斗嘴。
刚才她只是起了个话头,现在要问的才是关键。
“其实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挺好的,对了,你刚才说毛小敏嫁给了老书记的二儿子,那老书记一共有几个孩子?”
她没好意思直接问现任书记顾承安的年龄和在家里的排行。
不过她都这样问了,白淑芬也就顺着往下说:“老书记一共有五个孩子,咱们顾书记在家里行四,下头还有个最小的妹妹。”
说着,她转了转眼珠子,打趣道:“老书记的三儿子还没有结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在部队里当兵,你们谁要是有想法可得抓紧。”
本来是一句玩笑话,谁也没有当真,李金玲却是继续问道:“那承安书记呢?”
顾承安年龄虽然不大,但社员们都佩服他,平时都称呼他顾书记,也有年长一些的直接叫他承安书记。
但是李金玲这样叫却是有些不妥当。
大家都不是傻子,看向她的目光里也就带了一丝探究。
李金玲脸热,突然有种百口莫辩的感觉,似乎大家都猜透了她的心思?
“我只是随便问问,好奇嘛!”
聂红霞笑了笑:“书记年纪不大,才二十二岁,自然也没有结婚。”
她一边说一边去了院子靠栅栏旁边的菜地。
一小片菜园子里种的蔬菜种类倒是丰富,有小白菜、韭菜和菠菜。
队上管的不严,社员们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些当季的蔬菜,除了生产队统一分的菜,自家种的菜也是重要的口粮之一。
虽然粮食不能敞开了肚皮吃,但只要勤劳的人家,蔬菜肯定管够。
也有那胆子大的,种些新鲜的时令蔬菜挑到公社去卖,不过这都是偷偷摸摸干的,让人发现了那不得了。
是要被树典型,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的。
聂红霞念念叨叨地说着,不过很明显大家对什么割资本主尾巴的事情不感兴趣。
不光女知青对顾书记感兴趣,男知青也好奇。
人家年龄不大,却已经当上了和平大队的书记,而他们却只能苦哈哈地在地里刨食。
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啊!
季东林坐在房檐下,大大咧咧道:“红霞同志,你说说顾书记是咋当上书记的?”
这话说的和绕口令似的。
刘景明笑着接话:“顾书记以前也不是书记,他十七岁高中毕业后回到大队劳动,先是在生产队当会计,后来又当生产队长。”
“因为表现突出,还评上了公社里的劳模,后来老书记退下来,顾书记经过上级领导任命,接了自己父亲的班。”
原来如此,看来人家是有真本事,劳动模范,也不是谁都能评上的。
李金玲还是对书记的个人问题感兴趣。
既然大家都看出她的心思,她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的问,显得自己也不大方。
窈窕君子,淑女好逑。
她就光明正大的问又能怎么样?
“二十二岁按理说在农村年纪也不小了,顾书记咋还没结婚?”
不光李婉儿失神,在场的知青们都有些震惊。
夏静言微微睁大了眼,笑着和苏青禾咬耳朵:“这男人也太好看了,一点不像农村人,快看,他看过来了!”
苏青禾虽然没有夏静言激动,但也惊讶于来人的好相貌。
男人应该是赶了挺长的一段路过来的,俊脸被晒得微微发红,大滴的汗珠从额头滚过,整个人却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他穿着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军绿色长裤,看起来冷峻又挺拔,微透的衬衫贴在平坦的腹部,隐约露出精壮的腹肌。
皮肤虽然有些微黑,却不同于乡下汉子的黝黑粗糙,而是泛着健康的蜜色,剑眉星目,锋利的眉眼间透着一股清冷的贵气,举手投足间自成风骨。
这样一个人站在那里,苏青禾感觉灰扑扑的街道都亮了起来。
“书记,咱们大队分到七个知青,都在这了。”
孙保国笑着上前和来人说话,又向着知青们扬声道:“这是咱们大队的书记,顾承安同志,他可是咱们长宁县十八个大队里最年轻的书记,咱们和平大队的大事小情都归顾书记管……”
顾承安摆摆手,打断孙保国的滔滔不绝。
他迈步上前,沉稳的目光掠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几个弱不禁风的女知青时,眉头不自觉拧起来。
就这细胳膊细腿的能下地劳动?
还有那个长得最漂亮的,长成这个样子能受得了农村的苦?
不添乱就不错了。
孙保国很会察言观色,见顾承安眉头紧皱,便凑过去小声解释:“这次的知青女多男少,咱们大队还算好的,红旗大队抽到的全是女知青,他们书记的脸拉得比驴脸还长。”
不怪大家都不情愿接收女知青,倒不是搞性别歧视那一套。
实在是大多数城里来的女知青都娇滴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下地干活还不如村里的孩子利索。
土地有限,收成有限,多一张嘴就多一份口粮。
赶上光景不好的时候,队上的粮食不够分,社员都吃不饱,还得给知青匀口粮。
顾承安有些牙疼地嘶了一声,愁人啊!
“走吧!”
时间不早了,还有一大堆活儿等着他,顾承安没工夫和知青们大眼瞪小眼,率先朝着拖拉机走去。
知青们急忙跟上。
苏青禾和夏静言的行李不多,两人比较轻松。
夏静言看了顾承安健壮的背影一眼,悄声说:“咱们这书记看着可真年轻,不知道有二十五没有,你说他这个年龄怎么就能当上书记了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
苏青禾也认为这么年轻的书记应该属于稀有物种。
在农村,想要当上干部,一定是要有势力,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实力。
势力是家族大,家里的劳动力多,在村里的影响力大,实力那就是个人的自身能力了,身强力壮,脑筋灵活。
能降得住人,让社员心服口服,还要有一颗红心,能为村民谋福利。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苏青禾觉得顾承安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时半会却又想不起来。
她不打算回答夏静言这个问题,将行李放到拖拉机上,找了个空位坐好。
夏静言挨着她坐下来,一副求知若渴的眼神:“青禾,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苏青禾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顾承安,压低声音道:“这人是个人物,实力与智力并存。”
“哦。”夏静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确实是个人物,很少有人能管住自己的眼睛不多看你一眼,他刚才就没怎么看你,定力不错!”
苏青禾扶额,夏静言的脑回路真的是很奇怪,关注点总是这么与众不同。
被谈论对象顾承安的耳廓有些可疑地发红。
他的耳力好,那两个女知青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落进了他的耳朵。
尤其是那个穿着淡蓝色衬衣的漂亮姑娘,她说话的声音就像山泉水一样清脆悦耳。
她那个意思是在夸他吧?
嗯,应该是的。
还有另一个女知青说他定力好,他实在是有些惭愧。
其实他不只看了一眼,看了一眼不够,又多看了好几眼,只是她们没有发觉而已。
这么想着,顾承安又没控制住自己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坐在拖拉机车斗里的蓝衣少女。
恰好这时候苏青禾不经意偏过头来,四目相对,两人的目光便在半空中相遇。
苏青禾抿唇礼貌的微笑。
顾承安却像是被火星子烫到了一样,胡乱点了下头便移开视线。
啧,心跳得怎么这么快?!
少年老成的顾书记破天荒地尝到了一丝心慌意乱的滋味。
不多时,知青们的行李都搬上了拖拉机。
除了苏青禾和夏静言,剩下的几人带的行李都不少,李婉儿和李金玲力气小,行李都是男知青帮忙搬的。
等到爬上拖拉机,他们几个都有些气喘吁吁的。
这下连孙保国都开始摇头了。
这些知青们缺乏锻炼,等下地劳动的时候,可有的受了。
拖拉机“突突突”的发动了,顾承安跳上驾驶座,载着一众知青朝着和平大队驶去。
县城里的路还算平坦,等出了县城,阳光大道便成了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
有一段路特别不好走,颠得大家伙东倒西歪。
苏青禾和夏静言挤在靠近车头的角落,倒是没有车尾颠的厉害,而李婉儿和李金玲就惨了。
她们俩因为上车晚,没有抢到好位置,只好坐在车斗后端。
李金玲还好,只是脸色有些发白,李婉儿就严重了,不只脸色发青,还不断地干呕,最后哇的一下吐了。
幸好她还算机灵,没有吐在衣服上,而是吐到了路上。
李婉儿有些心疼吐出去的红烧肉,那可是红烧肉,她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真是可惜了。
李金玲拧开水壶递给李婉儿:“漱漱口吧。”
李婉儿接过水壶,感激地朝她笑笑,只是水还没喝到嘴,突然就感觉肚子里一股排山倒海的绞痛袭来。
“肚子好疼。”
李婉儿想上厕所,可这荒郊野外的哪来的厕所。
她只好蜷缩成一团,紧紧咬着牙关,早知道这样,她说什么都不会偷吃那罐红烧肉罐头。
现在好了,常年缺油水的肠胃受不了油腻的红烧肉,开始抗议了。
她主动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倒显得李金玲有些无理取闹。
聂红霞在女知青里年龄最大,自觉充当起好大姐人设,安慰道:“婉儿别多想,咱们在一块生活,难免会有磕碰,事情过去就算了,谁也别放在心上。”
李婉儿红着眼圈点头,怯生生看了李金玲一眼,主动向她道歉:“金玲,对不起。”
李金玲气得差点灵魂出窍,她之前怎么没发现李婉儿这么能装呢。
真是白瞎了她的卫生纸了!
这种人多看一眼,她都犯恶心。
李金玲无视李婉儿的道歉,黑着脸回了屋,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李婉儿心里窃喜。
她的机会来了。
李金玲对她的态度越恶劣越好,这样她就可以顺利的搬出来了。
惹不起躲得起。
毕竟谁都不想和一个经常欺负自己的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她吧。
苏青禾冷眼看着,见李婉儿眼神闪烁就知道她心里的小算盘正打得噼啪响,果然下一秒就见李婉儿又开始演了。
那眼泪说收就收,说下就下,不去演戏都对不起她这高超的演技。
李婉儿尴尬地看着李金玲进屋,恹恹地垂下头,小声道:“大家回去休息吧,金玲还在生我的气,我先在外边待会儿。”
说着又抹起了眼泪,眼风还不断往苏青禾那边扫。
这个时候,乔致远又跳出来当护花使者了,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说:“苏知青,你和李婉儿换屋子住吧!”
苏青禾淡淡看了乔致远一眼,冷着脸直接拒绝:“不换!”
这乔致远八成是看上李婉儿了,不然怎么蹦跶的这么欢。
她不怕得罪人,更不想一来就给人留下个好说话的印象,直接拒绝,表明自己的态度,省得以后得寸进尺。
新环境就要给自己立个新形象。
这人啊,如果不支棱起来的话,谁都可以来踩你一脚。
她长相是挺软的,不代表她软弱可欺!
乔致远愣了一下,皱眉:“你们不是朋友吗?怎么这么点小忙都不帮?”
得了,又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
苏青禾提高声音,脸上还带了点笑意:“你和李婉儿不也是朋友?要不你和她换换?”
“我……我也不是一个人住,再说了,我和李婉儿也是刚认识,还……还不是朋友。”
乔致远偷偷瞟了李婉儿一眼,脸色有点不自然,说话也结巴上了。
“哦——”
苏青禾长长的哦了一声,笑容淡下来:“你这么护着她,我还以为你们的关系很好呢,既然你都不愿意换,凭什么命令我呢?”
“除非我自己愿意,否则谁都别想使唤我!”
最后这一句看着是对乔致远说的,实际也是说给其他知青听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有纷争。
如果各自不越界,那她也会和他们好好相处,如果有人动什么歪心思,她不介意撕破脸。
这话说的乔致远面红耳赤,眼神躲闪着不敢看苏青禾,只觉得她眼里有一种冷冽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而其他知青看向苏青禾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李婉儿觉得事情有些跑偏,不是在说她住哪里的问题吗?怎么倒成了苏青禾的立威现场。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乔致远一眼。
真讨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还想和苏青禾和好呢,又让他把人给得罪了。
和苏青禾一起住的希望破灭,李婉儿只好寄希望于聂红霞。
苏青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卫花,她虽然个子不高,身上却有一股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气质,俗称官儿威。
而且衣服穿得整洁,身上没有补丁,头发也梳得整齐,皮肤还算白皙,可见并不是需要常年下地劳动。
所以,苏青禾心里有了思量。
她笑着上前,当即表明立场:“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这都不算什么,想想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应该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阔天地里炼就一颗红心!”
苏青禾这样说倒不是为了拍领导的马屁。
这个年代,想要成为一名好同志,那就要勇于表现出对组织的深刻思想觉悟。
她们刚到和平大队,如果给大队领导留下个思想觉悟低的印象,那以后在队里的日子估计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知青点的知青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个集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席激情满满的话听得张卫花满意的不住点头,称赞道:“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很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
说着,她清了清嗓子,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张卫花,大家都叫我张大姐,我是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主抓队上的妇女儿童工作。”
其他人本来有些看热闹的成分在,这下纷纷来了精神。
妇女主任,大小也是个领导。
大家赶忙过来凑热闹,急着发表感言,这种时候可不能把自己落下了。
“是的,主任,苏青禾同志说的好,我们的心和她是一样的,为了建设农村而奋斗!”
“为了建设和平大队的美好明天奋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季东林更夸张,还做了个挥舞拳头前进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夏静言也是个小机灵鬼,这种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她呢。
“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时之间,气氛行至高潮。
李金玲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会凑热闹表现自己!
张主任被年轻人的慷慨陈词感染,笑得眼尾的褶子都多了好几条,一叠声说了三个好:“你们都是好样的,以后咱们共同劳动,共同进步!”
李金玲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间,她笑着大声表决心:“会的,主任!”
张卫花睨了李金玲一眼,总算给了她个好脸色。
“我来是通知大家中午去支书家吃饭,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也是咱们大队的传统。”
张卫花爽朗地笑着,在知青们的欢呼雀跃声中满意地离开知青点。
大家各自回屋,继续打扫屋子。
也不怪李金玲埋怨,屋子里的环境简直可以用破败来形容。
窗户是麻纸糊的,墙是黄泥造的,房门是木板拼起来的,中间裂着好几条大口子,看起来丝毫没有抗风寒能力。
屋子不算大,整个房间的面积大概十五个平方左右。
正对门的地方是一条小土炕,上面铺着席子,席子底下垫着的应该是稻草,这样睡起来不硌人。
家具也比较简陋,一张长条桌子,两个凳子,连个柜子也没有。
苏青禾和夏静言无奈地对视一眼,得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尽最大的能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算等77年高考恢复,现在也要在这里住两年多。
两人也没抱怨,撸起袖子加油干。
“静言,咱们先把席子和稻草弄出去晒晒,顺便把土炕扫干净。”
长时间没有住人,稻草有些返潮,晒晒消毒,睡得也舒服。
两人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忙得团团转,灰扑扑的小土屋渐渐明亮起来,虽然和之前没太大的区别,但至少干净了很多。
苏青禾带了些报纸,本来是想着闲暇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个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土炕周围的墙上糊上报纸,小屋的档次立马就能提高不少。
不过怎么把报纸糊在墙上成了个问题。
看来一会儿还得厚着脸皮向书记讨些浆糊。
太阳升至当空,上工的三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结伴回来了。
来了新面孔,大家自然要互相认识一番。
刘景明是队长,上午的时候已经认识过了,自然不必介绍。
剩下的两个男同志看着都比较憨厚老实,个头高些的叫王长卫,胖一点的叫张大方。
这年头没有胖人,大家肚子里没油水,饭都勉强吃饱,哪里有多余的脂肪来囤积。
所以张大方就胖得格外明显,格外引人注目。
张大方见新来的知青都若有似无地扫向他凸起的肚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嘿嘿,我从小就饭量大,这不我妈实在受不了我这张嘴,哭着喊着把我撵了出来。”
他这话说的幽默又风趣,逗得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刘景明也笑,友好地拍了拍张大方的肩膀:“大方饭量虽然不小,但人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知青一般拿不了满工分,大方却是和队上的壮劳力一样,拿十个工分。”
一直沉默寡言的乔方远咳嗽了一声,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道:“队长,你给咱们说说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好。”刘景明点点头,有问必答。
“我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毕竟关系到咱们的生存问题。”
“工分就是劳动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子,社员其实就是村民,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称为上工。”
“工分由生产队会计每天做记录,下雨下雪、过年过节不上工的时候是没有工分的。”
“一般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称足工,记十工分,这些人挑担子、插秧、割麦子都强于别人,女劳力干一天活记八分。”
“说来惭愧,我累死累活干一天也只能记八分。”
刘景明最后这一句话说得有些幽怨,那语气逗得大家又笑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即使能拿十个工分,也不一定能享受十个工分的报酬。”
大家听得好奇:“为啥?”
“因为年终核算的时候是要集体评议的,比如说队长报出张三的名字,他可以评十工分,但也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同意才行,反之则不能通过。”
“年底分红的时候也是以工分的多少来核算,扣除这一年的口粮后,剩余的才能折成现金。”
“这个时候劳力多的人家分的钱也多,劳力少的分的钱也少,更有人年年拖后腿,挣得那点工分连自己一年的口粮都抵不了,日子肯定就不好过。”
刘丽芳下班回家就看见苏志军神情呆滞地躺在床上挺尸。
“你怎么回来了?中午不在食堂吃饭了?”
厂子离家远,苏志军一般中午都在厂办食堂吃饭,一是为了节省时间,再一个就是食堂不需要交肉票,只需要交油票。
一顿饭花两角钱就能吃到一块大排骨、一盘素菜、一碗汤并三两米饭,比家里的伙食都好。
苏志军这工作也是人人羡慕的一份好工作,福利好待遇高,工资比一般国营单位还要高出两三块。
这也是刘丽芳引以为豪的地方。
她眼光好,找了个有本事的男人,在娘家亲戚面前腰板都挺得比别人直。
所以,当刘丽芳听到苏志军说自己被开除了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
刘丽芳一把将苏志军盖在身上的毛巾被掀开,尖声质问:“怎么会被开除呢?你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
他们家就要发达了,就要和大厂长做亲戚了,好处还没捞到,怎么就先被开除了呢。
苏志军有气无力地将开除通知上写的内容说了一遍。
什么消极怠工,迟到早退,这些分明是人人都会犯的错,怎么到他这里就要被开除了?
苏志军想不通。
刘丽芳也想不通,她只知道完了。
苏志军失业了,那就意味着家里的日子要不好过了,有这样一个被单位开除的男人,她以后还怎么挺直腰板做人?!
两口子在那里唉声叹气的苦恼着,饭也没心情吃了。
突然,刘丽芳乱糟糟的脑子猛得灵光一现。
她腾得一下站起来,声音高亢:“是不是苏青禾惹恼了杨康,所以你才被杨向东公报私仇,穿了小鞋!”
她越说越觉得事实就是如此,不然怎么前脚相亲,后脚苏志军就被开除了,哪有这么巧的事。
苏青禾这个死丫头,她好心好意给她介绍对象,她不好好抓住机会,却害得自己大伯被开除。
这笔账,得好好算算!
刘丽芳心里的火气压都压不住,气冲冲地飞快冲出家门。
苏志军坐不住了,他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跟在刘丽芳屁股后头,夫妻二人一块去了苏青禾家。
苏青禾哪里会想到自己不过是小小的使了个坏,就引起这样的连锁反应。
此刻,她们一家人正围坐在八仙桌前吃饭。
桌子上摆着的正是昨天苏青禾从国营饭店打包回来的吃食。
她故意点了满满一大桌子,狠狠宰了杨康一顿,正好带回家给家里人改善伙食。
天气虽然热,放在阴凉处保存,倒也不会坏。
一家人正吃得香甜,抬头就看见刘丽芳和苏志军一前一后气势汹汹地冲进家门。
天气热,家家户户都开着大门通风。
有邻居在楼道里吃饭,见苏志军两口子面色不善的过来,纷纷探头探脑地看过来。
刘丽芳才不会顾忌别人的眼光。
她现在正在气头上,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认清苏青禾一家的真面目,站在客厅里嗷的一嗓子就嚎开了。
“没天理了,我好心好意给你女儿介绍好对象,你们却得罪了人家,害得我男人丢了工作。”
“今天这事你们不给我个满意的交代,我和你们没完!”
刘丽芳本来就是个泼辣货,平时也看不上小叔子一家。
这下更是面子里子都不要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副被害惨了的可怜模样。
没等苏青禾一家说话,围在门口看热闹的人就说开了。
“好心给侄女介绍对象,却丢了工作,可怜呦!”
“这到底怎么回事,光哭不能解决问题,冷静下来说清楚,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渠道,八卦自然是最吸引眼球的。
苏青禾已经把杨康的为人和爸妈说清楚了,赵润萍和苏志国自然生气。
只是没想到他们还没去找哥嫂算账,苏志军和刘丽芳倒是恶人先告状,先打上门来了。
哪来的脸?!
刘丽芳嚎了半天见没人搭理她,抹了一把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凶巴巴道:“你们怎么不说话,是不是做了亏心事没脸说!”
苏青禾冷哼了一声,气定神闲地夹起一个小笼包咬了一口,慢条斯理地吃完,这才慢悠悠开口:
“大伯母今天真是让我开眼了,您可真是猪八戒爬墙头,倒打一耙。”
“您竟然还好意思说给我介绍好对象,那杨康是个什么人想必您比谁都清楚,却打着为我好的旗号让我和他去相亲,是把我们一家当傻子了吧!”
“大伯丢了工作您也能怪到我头上,难不成我还能遥控大伯单位领导!”
刘丽芳正眼馋地盯着那一大桌子好吃的,有好几样连她都不舍得买,没想到小叔子家倒是阔气。
她本就烦躁气恼的心又不平衡了,再一听苏青禾嘲讽鄙夷的话就更生气了,忍不住破口大骂:
“你个不懂尊敬长辈的小瘪三,你爹妈就是教你这样和长辈说话的,半点家教都没有,以后别想指望我给你介绍对象!”
苏青禾才不会惯着刘丽芳,立即怼上去:“我可不敢再让您介绍对象。”
“这次介绍个声名狼藉的对象,谁知道下次是不是要介绍杀人放火的,您的那些好对象还是留给您女儿吧!”
赵润萍也忍不住了,和女儿一起讨伐刘丽芳。
“嫂子,我一向敬着你和大哥,平时吃的用的你从我这里也没少拿,这我就不说了。”
“咱们是亲戚,小事我就不计较了,可这次你做的确实过分了,介绍那么个人给禾禾,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苏志国虽然没说话,但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他一直挺敬重大哥,嫂子虽然为人刻薄爱占小便宜,但两家明面上的关系一直还不错。
没想到哥嫂会给女儿介绍这样的对象,他出去打听了,那个杨康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个人品德败坏,简直就是个混子。
幸好女儿机灵,不然真的嫁给这样的人,一辈子不就完了!
苏青柏也握着小拳头气呼呼道:“你们都没安好心,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围观的邻居也有听说过杨康的名号的,看向苏志军和刘丽芳的目光就带了鄙夷。
“这可真是亲大伯啊,那杨康和小混混没什么区别,给侄女介绍这样的对象真是丧良心!”
“八成是图人家家世好,自己也好跟着沾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