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

完整文集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

宝妆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夏晓兰刘芬,也是实力派作者“宝妆成”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鱼不要浪费啊,多给涛涛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刘勇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夏晓兰想,这不是常识?算了,83年哪有什么常识不常识,她睁着眼睛说瞎话:“书里看到的。”千万别问我是哪本书上看的,这个真的回答不了。怕刘勇追问,夏晓兰带着跟屁虫小表弟跑了。帮刘勇干活的村民重重喘了一口气。......

主角:夏晓兰刘芬   更新:2024-01-23 15: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夏晓兰刘芬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由网络作家“宝妆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夏晓兰刘芬,也是实力派作者“宝妆成”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鱼不要浪费啊,多给涛涛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刘勇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夏晓兰想,这不是常识?算了,83年哪有什么常识不常识,她睁着眼睛说瞎话:“书里看到的。”千万别问我是哪本书上看的,这个真的回答不了。怕刘勇追问,夏晓兰带着跟屁虫小表弟跑了。帮刘勇干活的村民重重喘了一口气。......

《完整文集重生八零:我娶了迪斯科辣妹》精彩片段


刘芬的手是真巧。

夏晓兰口述,她随便找点稻草就能编的似模似样。

刘勇见夏晓兰有行动力,也不管她了,吃了饭又出去放水。一些稻田里还蓄着水,打谷子前先把田里的水放了,晒两天就能开始收割。

放水田有时还有别的收获,什么泥鳅、黄鳝,田里还能捉到手掌长的鲫鱼……这些都是后世受到追捧的野生货,在此时的待遇却马马虎虎。鲫鱼小而多刺,吃起来太麻烦,泥鳅和黄鳝都要重油才好吃,用金贵的油去吃这两个东西?

随便煮一煮是不好吃的,土腥味儿是个大问题。

夏晓兰都叹气,多好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却不受80年代食客们的赏识。

夏晓兰一开始觉得是个生财的路子,眼睛都在放光,刘勇却说泥鳅卖不上价,烘干的泥鳅也就几分钱一斤,反正市价超不过一毛……还不如一个鸡蛋贵!

“这东西脏兮兮臭烘烘的,你还是折腾你的鸡蛋去吧!”

刘勇随手捉住一条鲫鱼扔木桶里。

“舅,鲫鱼不要浪费啊,多给涛涛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

刘勇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

夏晓兰想,这不是常识?

算了,83年哪有什么常识不常识,她睁着眼睛说瞎话:“书里看到的。”

千万别问我是哪本书上看的,这个真的回答不了。

怕刘勇追问,夏晓兰带着跟屁虫小表弟跑了。

帮刘勇干活的村民重重喘了一口气。

夏晓兰长得太好看,她那样随意蹲在田边,一般异性都不敢多看她——刘勇从前就是个无赖,在七井村谁敢动他外甥女,才是吃饱了撑着的缺心眼。

刘勇把脖子上的汗水抹掉,瞪了身边人一眼:

“我告诉你们啊,哪个不开眼的打我外甥女的主意,老子知道了要弄死他。”

村民挺委屈,“勇哥,那也算我侄女辈,我肯定不敢有啥想法……”

刘勇把木桶扔过去:“就你废话多,赶紧抓鱼,没听晓兰说吗,小孩子要多喝鲫鱼汤!”

夏晓兰领着小表弟在七井村乱晃。

七井村是个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大河村的芦苇荡一直蔓延到此。安庆县的白花苇古时候就有名气,芦苇资源唾手可得,夏晓兰才没有打芦苇编织品的主意。一来时机不合适,二来安庆县的编织品市场早就饱和了。

但芦苇荡显然不仅能提供编织原料,它还是野鸭和水鸡的栖息地。

对夏晓兰来说就是挥舞着的钞票……保护生态这种事儿,还是等她解决温饱再说吧!比起那些劫道抢劫发家的,她赚钱的手段已经很干净了。

涛涛雄赳赳气昂昂走在前面,夏晓兰就是他炫耀的东西,没有谁家姐姐有夏晓兰好看。

农忙将至,火辣辣的太阳也挡不住七井村后生们散发的荷尔蒙。

一个个都和涛涛打招呼:

“涛涛,你表姐来了啊?”

“涛涛,跟哥捉鱼去?”

“涛涛……”

嘴里叫涛涛,眼睛余光却是瞄着夏晓兰的。这种迂回的搭讪,也让这些后生脸爆红,让夏晓兰感慨,80年代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很纯情的。

她对这些纯情的年轻人没啥想法。

肚子都填不饱,哪有欣赏小鲜肉的心情。

夏晓兰从前也来过七井村,她的大名在年轻人当中是如雷贯耳,但夏晓兰一直都很高傲,不愿意搭理那些对她献殷勤的人……现在么,她打算继续维护原主的方针。她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后生,而是能和涛涛玩到一块儿的孩子。10岁以上的小孩儿基本上都要帮家里干活了,13、4岁的更是大半个劳动力。夏晓兰的目标人群是10岁以下的,这些孩子又皮又耐摔,也很好哄。

逛了两圈,夏晓兰终于逮住了目标人物。有几个比涛涛大点的孩子跑来,一边跑一边笑:“涛涛,我妈说你表姐撞成傻子啦?”

夏晓兰满头黑线。

比起被她美色所迷惑的年轻后生,这些个臭孩子太不友好了。

见面就揭短!

涛涛不肯依,“我晓兰姐才不傻!你瞎说!”

夏晓兰呵呵冷笑,掏出两毛钱塞给维护她的小表弟:“拿去小卖部买东西吃,姐姐走累了,在树下等你。”

臭孩子们顿时好羡慕。

能给钱买吃的,谁说涛涛的表姐变傻啦?

天真纯朴的小孩儿们,哪里玩的过夏晓兰这个老鬼。等涛涛买了糖回来,个个都在吞口水。

夏晓兰趁机道,“你们想不想吃糖?”

齐刷刷点头。

“那就用东西来换,涛涛是我表弟,你们又不是,还骂我傻。”

领头的孩子使劲咽了咽口水,“晓兰姐,拿什么可以换糖?”

这个见风转舵最快,已经跟着涛涛改了称呼。

“芦苇荡里的野鸭蛋知道吧,三个野鸭蛋就换2毛钱,拿着钱就能去买糖吃。不过必须两个人结伴去找鸭蛋,不能往有水的河边走!”

“真的?”

“骗人是小狗。”

是真的假的,试一试就知道了。

县城的鸭蛋当然不止2毛钱3个,做生意嘛不赚钱夏晓兰瞎忙活什么!

让小孩子帮忙找野鸭蛋,是利用了最廉价的劳动力,人力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夏晓兰想,她可真有出息,重生到83年,想到的是压榨童工。

两毛钱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大。

这些小孩儿都生于70年代,在农村,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就几毛钱,多的能有一块。就这点钱买糖、买鞭炮,能揣兜里玩好久。

一个多小时后,等到一个九岁的小姑娘带着妹妹真的给夏晓兰捡了十几个野鸭蛋来,夏晓兰检查过蛋是好的,真的给兑现了承诺。她也不欺负有的小孩儿数学不灵光,钱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你拿了16个蛋,这是一元零七分钱。”

零钱是从村里小卖部兑换的。

小姑娘捏着钱,激动的手不知道往哪儿放。更小的孩子流着口水念着“糖”,小姑娘牵着妹妹回家,超过一块钱了,没有大人允许肯定是不敢乱花的。

夏晓兰叫住她:

“家里有鸡蛋的话也能卖给我,我就住在涛涛家,不过卖鸡蛋要问过你家大人。”

夏晓兰发动的童子军,在两个小时内就把附近的芦苇荡扫空了。野鸭子嘎嘎叫,扑腾着翅膀在芦苇荡里乱窜,还有找到孵出来的小鸭子问夏晓兰要不要的。

现在有了养鸭子的地方,夏晓兰准备带回去给刘芬打发时间。

她一共收了90多个野鸭蛋。

至于有没有人找卖鸡蛋,到晚上就知道了。

夏晓兰回家后发现舅舅抓了小半桶泥鳅,还有许多黄鳝,稻田里的鲫鱼也有十几斤,全部养在墙根儿的水缸里。

“养几天,等它们把肚子里脏东西吐出来再吃!”

李凤梅用棒骨炖了萝卜,满院子都是香味。吃饭的时候是没人会来串门的,大家吃点好东西不容易,就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赶这时候来串门了。

刘芬在屋檐下编草筐,已经编了好大一堆。

“晓兰你看看,编的行不?”

怎么不行,野鸭蛋和鸡蛋放进去刚刚好。涛涛有点得意的挺着胸,“晓兰姐买了好多鸭蛋,她还给我买糖吃了!”

李凤梅在厨房里听见也笑。

夏晓兰从前对涛涛可没有这么耐心,这孩子是李凤梅的命根子,夏晓兰善待涛涛,当妈的怎么会不喜欢?

一时间,全家的气氛都很松快。

夏晓兰觉得这日子是有奔头的,离开大河村的决定根本没错!


夏晓兰的亲爹夏大军,是个能动手绝不动嘴的浑人。

抢水渠,争田地,夏大军身强力壮,就是老夏家指哪儿打哪儿的一杆好枪。

夏晓兰想,夏大军大块头没脑子,只顾大家庭不管小家,果然是个大大的棒槌。夏家三兄弟,夏大军排第二,是兄弟里唯一没生出个儿子的。夏大军觉得自己没儿子抬不起头,时常对刘芬骂骂咧咧,喝了酒还会动手。

就是夏晓兰这个亲女儿,在他眼里也是个赔钱货。

别怪夏大军对夏晓兰没有“奇货可居”的想法,时代的审美是有局限性的,夏晓兰长得是好看,可狐媚的长相只讨年轻后生喜欢,后生家的长辈却不喜欢夏晓兰的样儿,一看就是不安于室的,娶进门搅的全家不安生。

相反,夏晓兰的堂姐夏子毓,一张鹅蛋脸,浓眉大眼睛,看上去就大气端庄,谁不说是好姑娘的长相?

夏晓兰是个草包,夏子毓小时候也不是特别聪明,念完初中却陡然开窍了,成绩越来越好,今年竟真的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老夏家养出了一只金凤凰,夏大军嫌弃亲生女儿,却对侄女很疼爱。

夏家青壮跑去修河堤,也是要给夏子毓赚生活费……夏子毓是带着夏家人凑出的500多块去京城的,夏家人怕她在京城花销大,全家人都像老黄牛一样埋头苦干供养夏子毓这个大学生。

夏晓兰就惨了,撞了柱子连医院都没去,让卫生站的赤脚医生随便裹了裹伤口。

这可真是同姓不同命。

想到原主,夏总就想叹气。

她那个品学兼优的堂姐很难缠啊,乡下人没见识不懂,夏总却知道这个年代上大学是不要学费的,国家反而还会给每个大学生按月发生活补助,这钱解决个人生活没问题……83年带着500块去上学,绝对是白富美的待遇了。

夏子毓享受白富美的待遇,夏晓兰没意见。

但刚才瞧见一群夏家人,没哪个像刘芬这么瘦,扔锅里都榨不出二两油水,偏偏夏子毓的亲妈,也穿着补丁衣服,脸色却很红润,手也不像刘芳这样枯瘦如柴满是小裂口。

被压榨的最厉害的,就是夏晓兰家了。

夏大军心甘情愿当老黄牛,夏晓兰却替刘芬不服气。

“我爸回来了,看他怎么选吧,要侄女还是要女儿。”

夏晓兰撞柱的事儿,也不知道夏大军听到消息没有,这人干完活儿总要回来的,夏晓兰决定给原主父亲一次机会。

刘芬听着不对劲,怕夏晓兰和她爸对着干:“你爸当然是疼你的,你堂姐那是……”

夏晓兰笑笑,刘芬自己说着说着就没了底气。

疼侄子比疼女儿多的,农村经常有。但疼侄女胜过亲女儿的,刘芬自己都没见过。夏大军是真不喜欢晓兰,因为生夏晓兰让刘芬伤了身体不能继续生,夏大军就怪在了女儿身上。

母女俩陷入了沉默。

夏晓兰看了看这破屋子,“我去捡点柴回来。”

她想顺便观察下大河村,看看能从哪里弄点钱,兜里没钱就没底气,再好的计划也实施不了。

大河村很穷。

当然,83年全国就没哪个不穷的村。

贫穷是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也是时代的局限,从土里刨食,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夕阳西下,河边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

大河村顾名思义,一条大河从村边流经,要说资源,按理说河里的鱼属于无主之物,捞起来就能去卖钱,村里人不是不敢去城里卖鱼……鱼是天生天养的,这河段却属于村里的,是村民的集体财产,偶尔抓几条鱼上来解解馋可以,拿去卖就不行。

夏晓兰对于偷偷抓鱼去卖没心理压力,她和刘芬唯一的家当就是那20斤红薯,都要饿死了讲什么道德洁癖?

可惜她没有工具,也不具备徒手抓鱼的技巧。

河两岸长满杆粗株高的白花苇,要是5月份,夏晓兰或许还能捋一点芦苇叶卖给城里人包粽子,现在端午早过了,这东西不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赚点辛苦钱都不行。

编席子,编背筐去卖?

在原主的记忆里,大河村的人会这手艺的不少,农闲时家家户户都会编点草席和背篓之类的。在农村肯定卖不上价,在城里这些东西也缺少竞争力,这年头大家对民俗工艺品没兴趣,城里人渴求的是肉、蛋、奶等农畜产品。

夏晓兰望着河水出神,难道她都做到了大企业高管,还能在83年饿死?如果要脱离夏家,她必须具备养活自己和刘芬的能力,在20斤红薯吃完前,她要弄到一笔起步资金。

乡下是不行了,她得去城里寻找机会。

货物的流通才能带来利益,农村人又没有油水,除了火柴、肥皂、化肥等工业品,83年的农村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河边几个妇女对夏晓兰指指点点。

夏晓兰一边考虑着谋生大计,一边捡着河边的干树枝,哪有空搭理那些长舌妇。她不想浪费体力和人争吵,就多走了几步到了牛棚旁边的芦苇滩,这里臭气熏天,割芦苇杆的村民都不愿意来。

夏晓兰走得深了几步,两只野鸭子从芦苇丛里飞出来。

又是扇翅膀,又是嘎嘎叫,好像在引着夏晓兰去追它们。夏晓兰眼睛一亮,她怎么会被两只野鸭骗过,这是声东击西!

果然,她仔细在芦苇丛里搜寻,发现了很隐蔽的鸭子窝。

软草做的窝里,青壳儿鸭蛋挤成一堆。签过上亿合同的夏总,对着一窝野鸭蛋傻笑,拿起了挨个儿对着光照照,都是没有半孵化的新鲜蛋。

一共有12个!

话说的没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她靠着这片河滩上的芦苇,一定能在83年活下去。忍住继续扫荡芦苇地的冲动,她把12个野鸭蛋兜着,抱着一堆干柴回了老破屋。

“妈,我们烤红薯吃吧?”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啊。


刘芬明显是神情恍惚,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连嫂子都没招呼。

要不是看夏晓兰额头上还贴着纱布,李凤梅还以为撞柱子的是小姑子刘芬,看上去傻乎乎的没反应。脑子的想法放一边,赶紧把儿子放床上去,帮着刘勇搬东西。

刘勇低声骂着夏家人全是大王八,又简单把事情经过讲了,包括三人要走,正赶上夏大军三兄弟回家,算是拳打脚踢才出了大河村。

“你把西屋的床铺好,给晓兰她们住。”

刘勇的意思,夏晓兰母女俩以后就住在家里,也别回夏家去受气了。

但他没说住多久,夏晓兰深谙人情世故,赶紧向李凤梅表忠心:“我想做点小生意,攒点钱到县里安家,安庆县的机会多,也免得乡下这些人嚼舌根。”

不会真的一直住在舅舅家。

舅舅肯定是真心实意的收留她们母女俩,舅妈李凤梅也不见得那么小心眼。夏晓兰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知道亲戚间住久了难免会有摩擦,反正她只是暂时落脚,也不怕多解释几句让舅妈宽心。

刘勇也听出夏晓兰的潜台词了。

他没反驳,心想的是夏晓兰吃到苦头就不会这么乐观了。年轻人嘛,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简单。是的,这两年有些人搞买卖赚到钱了,但夏晓兰能吃苦吗?

灯光下,夏晓兰发现舅妈的笑容真切了好多。

“你这丫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舅让你们娘俩儿住,那就安安心心的!”

她这样大方,是因为最近几个月,刘勇挺能赚钱的。

一时半会儿的,多添两个人吃饭,也不至于支撑不住。

李凤梅很快收拾好了屋子,现在的人不讲究,下面铺稻草上面有席子的床,可比夏家老破屋的情况好太多。夏晓兰母女从昨天被赶出夏家,晚上和白天都在奔波,其实真的很疲惫。

母女俩洗了脸躺到床上,夏晓兰拍拍刘芬的手:“您放心,我肯定让您过上好日子,咱俩都好好的,不蒸馒头争口气,活的有滋有味的,让别人看看!”

过了半晌,夏晓兰以为她妈睡熟了,刘芬却慢吞吞回道:

“妈就想你自己能过好,晓兰,你别怪妈,我让你受委屈了……”

夏晓兰说了几句宽慰她的话,在干出成绩前,任何言语的保证都略显苍白。实在是太疲惫了,说着话,夏晓兰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夏晓兰是在食物的香气里醒来的。

刘芬早就起来了,还把厨房的活儿自觉包了。小表弟涛涛今天精神不错,在厨房里围着他姑打转,刘芬从蒸笼里夹了个馒头给他,烫得涛涛呲牙咧嘴却舍不得吐出来,还含糊不清拍马屁:

“老姑蒸的馒头比我妈蒸的好吃。”

安庆县是南北交界线上,搁后世就是冬天又冷又不供暖的尴尬地区。饮食习惯南北兼顾,刘家几天吃的就是红薯稀饭配大白面馒头。

夏晓兰打开箱子翻衣服穿,却有意外惊喜。

她在箱子里翻到手帕裹起来一堆零票,一共有18块3毛,是原主的私房钱。

压箱底的还有几封信,用词大胆火辣……是王建华写给她的。忍着恶心看一遍,夏晓兰就笑了,这人是对‘夏晓兰’大胆示爱过的,夏子毓的手段可真高超啊。夏晓兰本来想把信烧掉,想了想又塞回箱子里,说不定啥时候能派上用场呢?

刚关上箱子,涛涛就进屋了。

“老姑,晓兰姐醒了!”

涛涛很黏夏晓兰,哪怕从前的夏晓兰脾气挺臭,架不住夏晓兰长得好看啊!

小孩子才不管主流审美是什么,他们对人和事物的审美是天然的,还没被扭曲的,更直接证明了……他晓兰姐就是长得好看嘛,发脾气也好看。

夏晓兰没咋接触过小孩儿,但她心理年龄可不是18岁,看见萌萌的小孩子,根本没啥抵抗力。

伸手摸了摸涛涛的额头,夏晓兰挺高兴:

“额头不烫,看来是不发烧了。”

涛涛傻乎乎的,觉得他晓兰姐对他好温柔,更像个跟屁虫一样,夏晓兰洗脸他跟着,夏晓兰梳头他也不走。看一眼夏晓兰,咬一口馒头:“晓兰姐,你脑袋还疼不疼……你长得真好看!”

是啊,长得真好看。

稍微拾掇一番,头发梳成两个辫子,换了件干净没补丁的衣服,夏晓兰也觉得自己好看的过分了。

收拾好自己,夏晓兰才领着涛涛去厨房。

刘芬看上去又没了异样,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过一会儿就能吃饭,你舅舅和舅妈去砍稻谷了,这两天就能打谷子。”

正说着,刘勇的声音就响起:

“煮的红薯稀饭?”

他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挂墙上,看见夏晓兰就笑:“睡醒了?我让你妈别叫醒你,你受了伤需要好好养养。隔壁村打到野猪了,你舅妈买肉去了。”

不年不节的,农村没哪家舍得吃肉。

涛涛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夏晓兰自然是感动。

刘勇本来就是个穷大方,如今又赚了点钱,手更是松散。在谷粒归仓前,刘勇不会出门儿,他的自行车就空出来了:

“你会骑不?”

夏晓兰点点头,她还真的骑过这种老式自行车。模样是不够小巧,但它能载货啊,最初设计出来就是给军队搞运输的,能走烂路,连人带货能载满几百斤。

刘勇的意思是让夏晓兰骑着车去做那鸡蛋生意。

趁着农忙的时候把生意做起来,要是吃不了这苦,刘勇也好给她想想别的办法。

李凤梅真的提了两斤猪肉和一根棒子骨回来。三指厚的膘是油汪汪的脂肪,现在的人不愿意要瘦肉,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肥肉才是最受欢迎的。抢到这样好的两斤肉,李凤梅也挺得意。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李凤梅听见夏晓兰和刘勇一本正经讨论做生意的细节,心情更好了。

“你那鸡蛋要怎么运到城里,自行车不得把它们颠坏了?”

83年还没有什么村村通,别说水泥路面,连柏油路都没有,骑车真是一路颠到城里。人能受得住,鸡蛋会颠破。100个蛋里破10个,夏晓兰根本赚不到钱。

夏晓兰从昨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

后世的鸡蛋长途运输是有蛋托,加上道路平整,多远都能运到。她现在条件简陋,自然搞不到什么塑料蛋托,但夏晓兰有别的替代办法。

“用芦苇绳子编小筐,就像鸡蛋那么大小的,把鸡蛋一个个套在里面,连成一串串的。”

缝隙里再塞满切短的麦秆、稻草之类,应该能取代防震泡沫的作用。

刘芬很激动,“我能编,你告诉我样子就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