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全文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

精选全文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

南方有佳人绝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牧周庭,《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奇幻玄幻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女儿许配给李牧,吵得不可开交。倒是走在一旁的高长青看着吵闹的武将们眼睛一亮,站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远在北境的李牧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夜,在他什么都不知道情况下就要多了一个媳妇。各国的读书人连嫉妒的心都不敢有了,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佩。……京都内的各个酒楼茶肆,青楼歌坊都没有了之前愤怒的叫嚣,也没有了高兴的拍案而起,有的......

主角:李牧周庭   更新:2024-05-07 13: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周庭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由网络作家“南方有佳人绝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牧周庭,《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奇幻玄幻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女儿许配给李牧,吵得不可开交。倒是走在一旁的高长青看着吵闹的武将们眼睛一亮,站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远在北境的李牧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夜,在他什么都不知道情况下就要多了一个媳妇。各国的读书人连嫉妒的心都不敢有了,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佩。……京都内的各个酒楼茶肆,青楼歌坊都没有了之前愤怒的叫嚣,也没有了高兴的拍案而起,有的......

《精选全文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精彩片段


大周众人见到走出的方旭,以为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学生方旭,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取得一丝成绩便骄傲自满,不把天下的读书人看在眼里,今日方知自己乃井底之蛙,学生羞愧难当。”方旭却是朝着天武大帝恭敬的行了一礼,高声说道。

“哦?”天武大帝有些意外方旭的表现,但还是开口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读书人君子之风就该如此,知道不足就该奋起直追。”

殿内众人窃窃私语。

“这南晋国的方旭不简单啊。”

“是啊,受了打击,竟然不退反进,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南晋国众人没想到平日里高傲的方旭居然有如此觉悟,看着方旭眼神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只是不复之前的锋芒毕露。

南晋国使臣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次文会,李牧,李轻舟虽然没来,但他所作诗词我南晋国不如矣,魁首当属大周。”独孤义到也坦荡,直接开口。

各国使臣才子闻言也是连连点头,生不起丝毫意见,毕竟实力在哪里。

可以说今夜受到最大好处的就属方旭了,完成了整个人的蜕变。

最大的赢家当属大周一方了,事情的反转大出他们的预料。

大殿外,已经有几个学子起身朝着宫门外走去,他们要尽快把这个消息送出。

不能光我们震惊……大家一起震惊。

这一夜的鹿鸣宴是属于大周的,属于李牧一个人的独角戏,虽然李牧自己不知道。

天色渐晚,鹿鸣宴散去,今夜参加宴会的众人回到家都还晕晕乎乎的,嘴里还在念着两首诗词,意犹未尽。

武将们为了要把要把自己孙女,女儿许配给李牧,吵得不可开交。

倒是走在一旁的高长青看着吵闹的武将们眼睛一亮,站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远在北境的李牧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夜,在他什么都不知道情况下就要多了一个媳妇。

各国的读书人连嫉妒的心都不敢有了,有的只是深深的敬佩。

……

京都内的各个酒楼茶肆,青楼歌坊都没有了之前愤怒的叫嚣,也没有了高兴的拍案而起,有的只是沉默,只有沉默能表达心中的震撼。

最开心当就是坊间百姓们,本来输出去的银子又回来了,还翻了一倍,只能不停在念……李牧牛逼。

文渊河,青衣女子坐在窗前,有些怅然看着手中写满字的筏纸,轻轻念叨着:“这是何等风华绝代之人,能写出这等惊才绝艳的诗词,不知有没有缘见上一面。”

这一夜,京都的歌坊,青楼中的花魁们听着传来的消息,都幻想着能见李轻舟一面,如果李轻舟能为自己也写一首诗词那……想都不敢想。

京都一夜繁华,李牧,李轻舟注定要名传天下。

这真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诗出天下知。

……

皇宫内。

御书房,心情大好的天武大帝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来到了御书房。

一想到南晋国,武国,元国使臣那从一开始吃瘪,到失魂落魄,再到最后的心悦诚服天武大帝就哈哈哈大笑起来。

“赵大伴,传令下去,让值班的司仪大臣们讨论一下,拿出一个奖励方案来,李牧的奏折也应该快到了,这事你亲自盯着,赏罚分明,是国之常典。”天武大帝一边说着,一边踱步往外走去,一边说道。


不得不说周庭这种人,虽然脑子一根筋,不太聪明的样子,但是接到了命令之后就会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李牧走出伤兵营棚的时候,整个杂乱无章的营地已经是收拾干净了,两排临时搭建的营棚,中间一片空地,正有妇孺在烧着水,一些妇孺提着烧好的水在各个营棚进进出出。

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城墙上走去,站在城上的李牧看着城外漆黑的夜幕,三十里外荻人的营帐,可以看到点点火光。

“咱都已经坚守四天了,援军几时能到?”李牧开口问道。

周庭这一整夜一直跟在李牧身边,闻言回答道:“从靖北城到镇北军的路程快马需要三天时间,来回六天,再坚守两天镇北军就应该能到了。”

“咱们还有多少人手?”李牧望着城外有些担忧的道。

“除去受伤的,不足八百,这其中还有五百是百姓。”周庭闷声说道。

李牧沉默着,靠这点人手怕是守不住两天。

……

晨,靖北县城墙上。

阁楼里一夜未睡的李牧伸了伸懒腰,看了一眼正靠在柱子上休息的周庭,起身来到了城墙上,一夜寒风凛冽,天空中依然在飘着雪花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整座县城也被白色笼罩着。

“大人一夜未睡,在休息一会,荻人一时半会还不会攻城。”周庭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周庭乃武道一流的高手,精力充沛,昨晚一夜陪在李牧身边,天亮之时才靠在柱子上休息了一会,一流高手六识灵敏,对周围一切动静的感知都很敏锐。李牧起身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

李牧看着城外白茫茫的一片,摇了摇头并未开口。

……

城下营地里,大周的士卒们从未休息的如此舒适过,整洁干净的营房。

一阵鼓声后,士卒们纷纷走出营地,妇孺们早已准备好了饭食,士卒们吃很饱,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就是荻人的疯狂进攻,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有机会吃上下一顿!

天空中雪慢慢停了,一阵寒风吹过,空气中带着一抹肃杀。

“呜……”

城外传来了荻人进攻的号角声。

“咚,咚,咚……”

城上大周的的战鼓声也随即急促的响了起来,营地中休息的士卒拿上刀枪,整齐划一的向城墙上奔去。

“呜......“

城下,荻人的进攻号角声越来越近,整齐的步伐,在寒冷的冬日显得格外清晰。

大周的士卒们靠在墙跺之下,举起手中的盾牌默默的等待着,荻人依然是一轮箭雨。

靖北县城墙并不算高,一轮箭雨过后,荻人士卒已经冲到了城墙之下,架起云梯开始大举进攻,钩锁,绳套纷纷抛上城墙,顺着绳索往城墙上攀爬。

后面跟着一队队荻人骑兵来回策马,不断的往城墙之上射箭,掩护着荻人步卒攻城,而城上的大周弓箭手也不断的射箭还击。

周庭带领着一队士卒在城上来回奔跑指挥着,不断的斩断着荻人士卒从城下抛上来的钩锁,绳套。

城下百姓不停的从城中搬来滚木,巨石,运上城墙。

“砸死你个兔崽子……”

“砸死你个龟孙……”

城上士卒,百姓抬起巨石,滚木向城外抛去。

“轰隆,轰隆......“

滚木砸落,发出震耳的轰声,一颗又一颗的巨石抛出,不断的砸中云梯上的荻人士卒,就听一声声惨叫声传来,鲜血喷溅,尸体横飞。

荻人士卒的冲锋势头不减反增,不断的往城墙上攀爬,虽然巨石滚木阻挡了大部分的荻人士卒,但仍然还有少量的荻人士卒已经攀上了城墙。

周庭当即便指挥着一队大周士卒与之白刃战。

“杀……”

城墙上到处都是厮杀,到处都是鲜血,已经感受不到了凛冬严寒,只有冰与火,刀与剑。

看着不停涌上城墙的荻人士卒,李牧抽出长剑运才气于身勾动天地元气,一步踏出,腾空于城墙之上,长剑上散发着淡白色的气流朝着城上的荻人士卒斩去。

一道白光飞过,瞬间便有数名的荻人士卒被斩落城下。

“轰轰轰......“

李牧脚踏虚空,连续劈出七剑,每一剑都斩向了登上城墙上的荻人最多之处。

城上的大周士卒看到自家大人出剑之威,一个个精神大震,不顾身上的伤势,继续奋勇搏杀。

儒道一脉只要才气不枯,便可勾动天地元气,凝聚成剑气,当然天地元气变化万千,可以凝聚成任何你想要凝聚的东西,凝聚在脚上便可腾空而起,凝聚在刀上可发出刀罡……

这是李牧昨天晚上一夜未睡,从前身记忆中得知,才气孕养不易,但消耗的却是很快,一般对敌都是使用法宝注入才气,勾动天地元气形成杀招。

法宝分,青,蓝,紫,金四个品阶,青色为四品,蓝色为三品,紫色为二品,金色则是一品,法宝品阶越好,所需的注入的才气就越少,威力也就越大。

没有人会像李牧一般,用一柄凡兵注入才气施展天地元气,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李牧头顶的两斗五寸才气便消耗了一寸,。

值得一提的是,儒道一脉自身所拥有的才气消耗后,可以通过时间孕养回来,也就是说李牧现在拥有两斗五寸的才气,消耗了一寸,只需要孕养两个月哪怕是啥都不干,才气也会慢慢涨回来。

对别人来说断不会如此浪费才气,可对李牧这个挂逼来说,才气那不是简简单单的东西?地球古代那么多的大佬就是李牧的底气所在。

战斗依然还在持续着,有了李牧的剑气纵横,能攀爬到城上的荻人士卒越来越少。

大周的士卒们压力大减,一个个士卒将手中的兵器挥舞的虎虎生风,在城墙上纵跃驰骋。

李牧人在半空挥动着长剑,剑光闪烁,不停的斩杀着攀上城墙的荻人。

“嗖......“

一支利箭带着一抹红光,朝着半空的李牧破空而来,李牧感觉到了危险,身体猛的侧转躲过这支利箭。

利箭擦着李牧脸颊飞掠而过,带起了一股劲风,只见红光一闪转了个弯,又朝着李牧飞来。

“卧槽。”李牧一惊,这箭还能转弯?

李牧来不及躲闪,长剑一横。

“铛......“

利箭撞在长剑上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响,李牧身体向后飘退了一丈多远,手臂微微发麻。

李牧长剑注入了才气,挡住了这一箭,红光一闪而逝,长箭掉落在城墙之上,那是一支黑色的精铁长箭,并无特点。

“大人小心,是荻人的大修行者。”周庭也注意到了李牧这边。

武道一脉,修炼自身,超越一流,便是大修行者,可勾动天地元气,刚才那一箭附带天地元气就是一位修行箭术的大修行者所射出。

……


“都坐吧,还愣着干什么?”李牧看着站着发呆的两人。

周庭没有说话,直接坐在了李牧左手的位置,还不停用手试探着铁炉的温度,

“谢大人。”范春元却是不像周庭那般没规矩,朝着李牧拱手道。

三人围着铁炉取暖。

铁炉上的瓦罐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一缕缕蒸气顺着跳动的盖子带着浓郁的香味飘了出来。

“大人设计这个铁炉子还真是奇思妙想,不但省柴,没有烟灰四处飘荡,取暖性还非常好。”范春元看着铁炉不禁感慨。

李牧拿起筷子,在瓦罐里搅了一下,才开口道:“范主薄,这个炉子不烧柴。”

不烧柴?

怎么取暖?

范元春有些不理解,疑惑的道:“下官愚钝,请大人明示。”

范春元不像周庭一样随意,做事说话都是一板一眼的。

一旁的周庭看着瓦罐里香气四溢的炖羊肉开口道:“大人这个铁炉里烧的是蜂窝煤。”

范春元这几天一直忙着统计指挥各村重建,并没有关注李牧,听闻周庭说完也是一愣。

“何为蜂窝煤?”

“就是那个。”

周庭指了指堆在角落的蜂窝煤堆。

范春元好奇的起身走到煤堆前,东摸一下,西摸一下的打量着蜂窝煤,不明白这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为什么可以用来燃烧。

倒是李牧有些惊讶,这老周怎么半天这么聪明。

“老周,你是如何知道这里面烧的是蜂窝煤?”李牧看着不停咽口水的周庭道。

“是大人你说的啊。”周庭一直盯着瓦罐里的羊肉头都没抬,开口道。

我有说过嘛?

李牧有些不确定。

“大人您之前不是说这个叫蜂窝煤,是用来烧的嘛?而且这屋里没有一根木柴,就堆着这么一堆蜂窝煤,”周庭继续开口。

李牧听完周庭的话,突然感觉自己之前好像对这个脑子一根筋的家伙有什么误解。

能从自己说过的话里,再结合现场摆设从而推断出事情的真相,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这个看似莽撞的汉子。

周庭这类人属于情商低,但绝对是个善于观察的聪明人。

……

一手漆黑的范春元走了过来,对着李牧拱手施礼道:“大人,下官还是不明白,这黑石为何能燃烧,之前也是有村民用来燃烧取暖,但烟太大以至于一家人全被熏死了。”

李牧笑了笑,手里拿着火钳打开了铁炉子的侧面,只见炉子里面的摞着三块蜂窝煤,红彤彤的火焰燃烧着,孔洞的地方还冒着幽幽蓝光。

李牧夹出一块烧完的煤块,走到煤堆前夹起了一块新的蜂窝煤朝着炉子里面放去,对着范春元开口道:“这个煤石需要打散后混合泥土,中间留出孔洞,这样烧起来就不会有烟,而且很是耐烧,三块就能烧一整夜。

范春元看着火炉内燃烧的蜂窝煤,又摸了摸烧尽泛白的煤渣,脑子还属于宕机状态,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不单单是他,是整个靖北县祖祖辈辈的村民理解范围。

“好了,肉炖的差不多了。”李牧招呼着范村元春。

“边吃边说。”李牧把手中的筷子递给了范春元,周庭不用李牧多说,已经开始吃上了。

“这两天,范主薄老周辛苦了,顶着风雪来回折腾,没有酒,本官以茶代酒敬二位一杯,等事了,回到县城咱们再不醉不归。”李牧端起茶杯开口道。

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路过小丫头的房间时,轻轻的走了进去,探头看了看,小丫头抱着昨天集市上买的布老虎睡的正香。

李牧吃完小碟准备的早饭,就拿着昨日写好的公文朝着二堂走去。

来到二堂刚一坐下,就有差役来报说李三来了,李牧嘴角微勾,来的够早的:“带他到偏厅等我。”

李牧喝了一口茶,感觉神清气爽,朝着偏厅走去。

看着禁坐在椅子上的李三,李牧笑呵呵的说道:“老李,你这来的可够早的。”

……李三没反应过来,这……

李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以前根本没有见过这种聊天方式呀……李三有些坐立不安,起身朝着李牧拱手。

“不用紧张,先坐下,既然来了就是自己人,本官对自己人向来随和,而且本官也姓李,还是本家呢。”李牧看出了李三的紧张,玩笑的开口道。

“大人抬举了,草民只不过是一介混混而已,怎敢和大人是本家。”李三更不自然了。

李牧幽幽的端起茶杯……这个世界的人都太正经了,他忘了,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他一直拿着后世的与人相处的方式,这样只会让人更加不自在。

“好了,既然来了,那以后大小也是衙门记录在册的官身,就是自己人了,捕头的活不轻松,需要巡视整个靖北县,管理好整个靖北县的安全问题。”李牧正色的说道。

“大人怎么就确定草民一定会答应呢?”听着李牧的语气,李三心里悄悄安定,开口说道。

“你有的选择嘛?”李牧反问道:“自从你想要成家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没有了选择,要不是本官看在你还算有些家国大义,就凭你一个混混出身,哪怕你是半步大修行者,也绝对进入不了衙门当差。”

李三沉默,脸色变幻,最终还是从怀里掏出来一叠银票,双手捧着,朝着李牧弯腰。

李牧起身看着李三手里对银票,每张都是一百两,还有一千两的面额,大概有两万多两大样子。

李牧撇撇嘴……那这个考验干部?

那你好歹也私下隐秘一些好吧,搞得这么光明正大,我想收也不敢呀……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牧面无表情:“你这是在侮辱本官么。”

李三闻言……县尊大人不是这个意思?

“草民不敢。”李三急忙开口,他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本官让你到衙门来任职,是因为你在靖北城快要收不住的时候,还选择站出来,所以本官给你一个重生的机会,并不是觊觎你的那点钱财。”李牧大义凛然。

“大人赎罪,是草民自作聪明了。”李三收起了银票,心里发生了变化,看向李牧的眼神带着尊敬。

以前靖北县历任县尊,那个不是明里暗里的要他送银子,本以为李牧只是为了贪图他的钱财。

要是李牧要这个银子,李三还是愿意给的,至少在他看来,李牧还能为靖北县死战,如果只是贪些钱财,那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官员一向不都如此吗,

看来是自己想差了,以为当官的都一个样……

正在李三思绪间,门口传来差役的声音。

“大人,您让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

李牧招了招手,衙役两手托着官服走了进来。

半刻钟后,李三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了靖北县的捕头。

李牧看着眼前这个威武的汉子,一身大周制式捕头劲装,脚蹬黑色皂靴,腰间长刀,一脸凶相在官服的衬托下,显得威风凛凛毫无违和感。

小说《我就念几句诗,怎么敌人全跪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真的嘛?”小丫头眼中亮晶晶,抬起头看着李牧,甜甜的笑道。

果然……女人不管多大,只要你夸她漂亮绝对好使。

“当然是真的,哥哥怎么会骗你呢……走吧,去找小蝶姐姐,哥哥先去洗个澡,洗完澡一会哥哥带你出去玩。”李牧想到,之前答应这小丫头说带她出去玩,今天正好有时间。

“真的吗?耶,哥哥要带小然出去玩咯。”听完李牧的话,小丫头高兴的跳了起来。

李牧牵着蹦蹦跳跳小丫头……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

西城,靖北县最繁华的集市,道路上的堆积的雪,早就被各家店铺清理得干干净净。

大街上,马车辚辚,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挑着货物叫卖的货郎,各色各样形状各异,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摆放其中,叫卖声不绝于耳,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是叫卖声不绝于耳......活脱脱一个古代集市。

一身青衣的李牧,牵着粉嘟嘟小丫头走在青砖铺垫的街道上,路上的行人遇见两人都会下意识的避开,一看这小丫头打扮,就是个富贵人家的小姐,青衣公子虽然穿着简单,但一身气质更是出尘。

今天的天气难得的晴朗了下来,临近中午到时候太阳刺破了云层透了出来,也让阴了几天的靖北县天空突然明亮了起来。

第一次逛古代集市,李牧还是感觉有些好奇的,走着走着小丫头突然停下了脚步不走了。

顺着小丫头的目光看去,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正在街边叫卖,李牧知道小丫头的意思,牵着小丫头朝着小贩走去。

“公子,小姐来一串冰糖葫芦。”小贩看着一身贵气的两人,语气恭敬开口说道。

“来两串。”李牧开口。

“哥哥,我只要一串就好了。”小丫头善解人意的说道。

李牧……有没有可能,我也想吃一串,李牧突然觉得小丫头太懂事了也不好。

“来两串。”李牧坚持道。

“好勒,”眉开眼笑到小贩迅速的摘下两串:“四文钱。”

小丫头突然恍然大悟:“哦,原来哥哥也想吃啊。”

李牧突然尴尬的发现……自己好像没带钱,有些讪笑的看了看小贩。

小贩也看着李牧在笑……别闹,小本生意。

小丫头咬着冰糖葫芦,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小贩,懂事的从荷包中掏出了四文钱,那是小蝶姐姐给她的,说贵人家的小姐都会有。

“嗯,小然买的冰糖葫芦就是好吃,哥哥今天忘了带钱,改日再请小然吃好的。”李牧咬着酸甜的冰糖葫芦说道。

李牧并没有觉得让妹妹付钱有什么不对,在后世还有老爸骗闺女的压岁钱的呢。

“好呀。”小丫头眉眼如月。

小丫头很开心,哥哥说改日,那就是下次还会带她出来玩……虽然在县衙小蝶姐姐待她很好,也会带她出来逛街,但她还是感觉很孤单,就会想起爹爹和哥哥。

但好像跟大哥哥在一起,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李牧带着小丫头,一人手里拿着一串冰糖葫芦,同步着姿势咬着冰糖葫芦,遇见有好看的表演就会停下来看看,看到精彩处小丫头还会给铜锣里面丢上两文钱……按小丫头的意思是,不管他们的表演怎么样,都是值得尊敬的,既然看了就得给钱。

李牧也觉得小丫头说的对,于是不顾小丫头的白眼,从她的荷包里又掏了五文钱丢在进铜锣里。


不得不说大周的官服确实好看,李牧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天生就该是为百姓声张正义之人。”

李三看着自己一身官服,心中有些激动,有些不可置信……这就成官府的人了?

……

李三一直到出偏厅还晕乎乎的,李牧后面跟他说什么他也都不记得了。

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可以说这一切来的太快了,早晨进衙门的时候自己还是个混混,转眼自己就成了掌管县衙三班衙役的捕头了,这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头,头儿。”

李三涣散的眼神慢慢聚焦,转头看着一旁的衙役:“你叫我?”

“当然是叫您了,您现在是我们捕快班的头了,您不喜欢这个称呼的话,我们也可以改。”衙役点头哈腰,微笑着道。

“嗯、不用换,挺好的。”李三喜欢这个称呼,他觉得比帮主好听多了。

“嘿嘿,头儿,您刚来,可能不太熟悉,小的先带您熟悉一下衙门,了解一下衙门制度。”衙役殷勤的道。

“你叫什么名字。”李三看着前面带路的衙役问道。

“小的郑铁牛,头儿叫我铁牛就行了。”衙役有些兴奋,他这么殷勤不就想在新来头儿面前留个好印象嘛,看来是成功了。

铁牛带着李三来到了衙差们休息的班房。

“都出来,都过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咱新来的头儿。”铁牛站在院子中,招呼着众衙差。

“新来的头?”

“谁呀?怎么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班房里,衙差们三三两两两的走了出来,疑惑震惊的看着李三。

“我说铁牛,你他娘的咋呼啥,我陈大刀倒要看看是谁,有没有资格做我们的头。”一个衙役大喇喇的走了出来,嘴里还在说着话,一看就是衙门的老油条。

可当他看到李三的时候,眼神不自觉的缩了缩,有些凝重,有些不确定的看向周围的同僚。

已经站在院子中的衙役对着他点了点头。

作为衙门的衙役,他们对李三当然不陌生,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李三竟然会成为他们的头儿。

李三看着众人充满怀疑的眼光,说道:“承蒙县尊大人看中,李三以后就跟各位兄弟是自己人了,以后危险的活李三冲在第一个,李三初来乍到,晚上下衙请各位兄弟喝酒,就在城西的白玉酒楼,看得起我李三的就来。”

李三也不废话,说完转身就离开了班房,留下一脸震惊的众衙役。

……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李三请县衙的差役们喝酒,差役们也都很给面子那天晚上除了值班的衙役,所有人都去了。

李三也很大气,包下了整个西城最大的白玉酒楼,花费很大,但效果很好,所有衙役也都被李三的豪爽所折服。

白玉酒楼,从来都是富贵人家去的地方,,当天晚上值班的衙役,在得到李三的重新安排之后,整个县衙衙役们对这位新来的头也算是认可了。

朝廷的封赏,抚恤也都下来了,天武大帝很爽快,大手一挥,赏银加倍。

朝廷的封赏到了,李牧在衙门前大街上立了一个高台,又让衙役们敲锣打鼓的通知靖北县参与守城的百姓到衙门领银子。

此时的靖北县城已经晴了好几天,,正值午时虽然没有下雪,但天气依然寒冷。

衙门前的朱雀大街上,衙役们已经围起来了个真空地带,没有参与守城的百姓们只能在外围看热闹,而参与守城的百姓们则一个个骄傲的,昻着头走进了衙役们围成的真空地带。


万民殿内,各国使团才子……难道你大周倒数第二抹不开面子,故意找的说辞,一副我不信的样子。

最高兴的当属于大周一方,心中虽然也是怀着疑惑,但却并没有怀疑徐平西的话,只是不知道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如何会放逐到边境去当县令。

南晋国一方,最不愿意相信的就属方旭了,方旭坐在案几后,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要是大周这位县令真作出了诗传千古的诗词,那他这个七国文会魁首可就保不住了。

他的诗词虽然不错,但也只能堪堪达到诗传百年,跟千年那可差远了。

方旭站起身朝着天武大帝行了一礼,然后又朝着徐平西拱手道:“徐大人,可否将诗词,让我等一观?”

徐平西一笑,不可置否:“当然。”

话说着,人却往座位上走去。

正当众人疑惑,最上首位置一直闭目养神的首辅高长青却是站了起来,殿中众人一愣,这是……

须发皆白的高长青,身材高大,一身大周排红官服,头顶乌纱,显得威仪赫赫,不怒自威,扫视着众人,殿中顿时一阵安静。

高长青朝着天武大帝躬身行了一礼,扫视了一圈大殿之内的众人,这才开口道:“我大周建国千年,儒道便传承千年,文人辈出,在历代皇帝的带领下国富民强,四海升平,而今在我天武皇帝治下。”

高长青说到此,又转身朝着天武大帝一礼,继续开口道。

“北境靖北县县令李牧,李轻舟,于半旬前亲自提着宝剑率领县兵百姓抵荻人三万大军于靖北县城外,荻人三日未能攻破靖北县,荻人三王子见迟迟不能攻下,只得增加兵力猛攻,乱箭之中靖北县令李牧胸口中了一箭。”

高长青运才气于身,声音在整个万民殿内外的众人耳边响起。

“咝。”

中箭了,这才第三天,接下来如何守?

大殿内一片安静,众人想知道接下来如何,却也不敢催促,只能耐着性子等长青说下去,他们想知道靖北县令受了重伤,还如何抵挡荻人三万大军。

高长青看着众人一副急不可耐,抓耳挠腮的样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

“此时已是午时,因天降大雪,荻人不得不撤军。”

哦,原来是大雪阻止了荻人的进攻……众人心中想着。

高长青没有理会殿内众人,接着说道:“一直到申时,大雪方停,荻人大军兵临城下又开始了一轮的攻城之战,县令李牧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士卒,拖着重伤的身子,脚步临空一踏,立于城墙之上,手中大笔一挥。”

殿内殿外众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漏听。

而说到此处的高长青却又停了下来。

……你倒是接着说呀,众人窃窃私语,对高长青吊人胃口充满怨念。

高长青倒是没让众人多等,拿出袖中的筏纸。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诗词响起在万民殿内外,半阙念完,在座的众人都纷纷停下了交谈,高长青虽然不是大儒,但是也是儒道大家,半步大儒的境界,此时按照韵律颂念手中的诗词。

虽然只念半阙,在座的大周文武百官,各国使臣,文人才子,百姓当中都有文辞功底深厚之人。

听到这里便已能从诗词意境中感受到了靖北城在荻人大军的威压下,显得岌岌可危。

高长青这次并未吊众人胃口,开口念出了下半阙。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念完最后一句,高长青又低声重复了最后一句,久久不能平息。

儒道大家带情感咏颂诗词,可以把人带入其中。

在高长青的情绪带动下,此时的万民殿在座的众人都深深的陷入了靖北城战争当中,身临其境一般。

他们看到,李牧只身立于靖北城上空,天地异象齐出,一轮金色太阳在其身后缓缓升空,金光四散,笼罩了整个靖北城的战场。

荻人大军滚滚而来,黑压压的一大片兵临城下,犹如黑云翻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大周将士将士们的铠甲在金色太阳的照耀下金光四射。

荻人的号角声响彻了深秋的长空,金色的光芒把北境边塞的天边凝结成了紫色,大周的龙旗半卷,夜幕下的北境异常寒冷,城墙上的战鼓因结霜,传出的声音显得郁闷低沉。

为了保家卫国,报答皇帝陛下的厚爱,将士们手里提着宝剑与荻人厮杀,甘愿为国血战到底。

城墙上刀剑相撞,血肉横飞。

久久。

万民殿众人才回过神来。

回过神来的众人一身冷汗,仿佛参加了战斗一般,心有余悸。

众人抬头望去,高长青已经回到了座位之上,一个人正在喝着酒。

一首诗把众人带到了靖北城战争当中,念诗的高长青更能亲身体会到李牧当时的心境,比在御书房刚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触动更深。

“……好诗啊。”此时的万民殿中有人对望了两眼,口中喃喃,还在回味着。

“这李牧,李轻舟是谁?”有人疑惑,都在互相打探。

众人都在摇头表示不知。

如此惊才艳艳之辈不该没人知道啊,但在场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在座的众人心中不解。

而七国使团这边,各国才子使臣神色不一,有惊叹的,有不可置信的……眼神复杂。

南晋国这边,方旭脸色苍白,嘴里不停的蠕动着,眼里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神采。

高台之上天武大帝正闭着眼,回味诗词意境,就连皇后都在一旁小嘴微张,一脸惊叹。

“好。”天武大帝突然眼睛睁开大喝一声,站起身端起了手中的酒杯,朝着众人说道。

“这杯酒敬靖北城的将士儿郎们,他们都是好样的,不愧是我大周儿郎,诸君共饮。”说完哈哈大笑一口喝完了金樽中的酒。

大殿之中的大周文武百官,学子才子,百姓们纷纷站起了身端起酒杯,到现在他们都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各国使团也都纷纷起身,心里虽然不甚滋味,但也还是做足了面子。

他们知道此夜过后,天武大帝将和这首诗一样名传千古……羡慕啊,心里酸酸的。

当然羡慕的不止是各国使臣才子,大周的一众文官才子心里也酸,试问那个读书人不想名传千古?

大周有这样为了报答皇帝厚爱,拼死保家为国的臣子,证明这位皇帝在位时,是多么的英明神武,这首诗可以说是写到了天武大帝的心里去了。

当后世有人提起,那必当会提及天武大帝,只有这样的一代大帝,才配得上这名传千古的诗词,才配得上这样惊才绝艳之辈甘愿为其抛头颅,撒热血。

……

此时的万民殿宫门口,各个酒楼歌坊的伙计们,并没有坐在小摊上,而是都站在了宫门前,一个个翘首以盼,今晚能收到多少赏银,就看他们跑的有多快了。

不多时,宫门走出来了云鹿书院的学子,在收获一袋袋银子之后,不舍的看了看万民殿宫门,又掂了掂手中的银两,才转身朝着文渊河方向走去。

其实只要宫中有重大的诗词歌舞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家境一般的学子,中途会把消息从宫中带出来,卖给各个酒楼茶肆,青楼歌坊,有一点不好的是出了宫门就不能再回去了。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