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回到明朝科技兴国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席风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回到明朝科技兴国》,是作者“席风万里”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朱由检魏忠贤,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可如今,偌大的大明其实早就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已熟读历史的朱由检可不想再重演历史之中,崇祯要求各路兵马拱卫京师,竟拿不出让其出动的钱粮。导致后期被鞑子逐一击破,落得国破下场。“王伴,传魏忠贤觐见。”“遵旨。”不一会,魏忠贤就从自己的府中急急忙忙的进到宫中。“皇爷..”“......
《回到明朝科技兴国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东厂的速度很快,可以说快到出乎朱由检的意料。
大量的厂卫一夜间就换上了定制的新军装。
不得不说这套成熟的厂卫机制,对于此刻的朱由检是无比重要的。
数日以来的抽奖翻牌,都没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书籍。
这让朱由检有些失落,毕竟现在他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这套系统。
这套衣服是依照训练手册中,对于野外战斗所打造的服装。
但这套衣服却与19世纪带英的龙虾装扮有着极大的差距,似乎系统对于一些落后的地方还是进行了修改。
使得训练军装的整体样式更接近于后世的野战衣服,不过上面的花纹就别想了。
目前只能做到统一的浅灰色。
不过为了加以区分,军衔制度也随之应运而生。
但眼下训练还未结束,所以军衔还要等待训练之后才开始进行颁发。
另外整个京营都进行了统一的重新编排,使得整体的编制与后世大致相同。
十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加一个连队通讯班为一连,三连加一个连队预备排为一营。
一营则为450人左右,其中还包含各级的军官和火头军。
而三个营构建为一团,其中额外包含团级的指挥枢纽,大致为1500人。
最后,整个京营被改制为一个混合军,其中每一师包括了6个团,约9000人的一线普通战斗部队,和1000人左右的预备队以及通讯单位。
合计每师在编应当为一万人左右。
京营就被编制为了两个师和额外的两个混合旅,其中一旅大概有两个团的兵力。
对于东厂做出的按照手册进行改编的决定,朱由检还是很认可的。
这样不只是能够方便之后的战争指挥,更能够减少现在各种繁杂的军队额外负担。
不过这样一来,之后如果有作战的话,后勤保障问题就需要有额外的人手了。
所以朱由检暂时还是决定在之后。
以一师配合一旅的模式单独编队,将训练成绩靠后的士兵统一编入后勤旅内。
只是受限于产量,目前只能给到这些负责京营训练任务的厂卫们人手一套。
至于京营的大小武官和士兵。
暂时想都别想。
不过后续还是会统一补齐,毕竟只要能够通过这三个月的训练。
那么对于更好的适应接下来后续的米涅步枪换装,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快!磨叽什么?今天跑不完这十公里,谁也别想好过!”
“你们要是丢了咱家的人,输给了隔壁三连的那帮小子,我告诉你们今晚上就全体准备加练吧。”
手册内的制度被大量的翻印,下发到了所有负责训练的厂卫教官手中。
而在朱由检银子开路的前提之下,这种不顾成本的训练方式其实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压力。
“你是说京营一天消耗的钱粮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两?”
“回皇爷..微臣哪敢在皇爷面前说谎,这京营自打改制以后,虽然人数有所下降,但那两三万人是实打实的啊...”
“要是按照原先那样的伙食标准自然用不了如此多..可皇爷您规定每天都要有肉蛋蔬菜...还是精磨的大米..这..”
“这还不算每日训练中..那些兵器的维修和损耗..”
怪不得前世是个人都知道,战争是个烧钱的玩意。
此刻朱由检真是体会到了。
一万两银子还仅仅只是因为训练强度提升之后,京营的嘴上吃饭开支。
内帑怎么能经得住这样的开支,要知道在朱由检看来,虽说将士应当在精而不在多。
可如今,偌大的大明其实早就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已熟读历史的朱由检可不想再重演历史之中,崇祯要求各路兵马拱卫京师,竟拿不出让其出动的钱粮。
导致后期被鞑子逐一击破,落得国破下场。
“王伴,传魏忠贤觐见。”
“遵旨。”
不一会,魏忠贤就从自己的府中急急忙忙的进到宫中。
“皇爷..”
“来了?朕有个事想要问问你。”
“近来这皇城当中,诸位大臣们家中过的可还好啊?”
可还好啊?
魏忠贤站不住了,连忙跪在地上。
“回皇爷..最近东厂不少人手都被抽调去了京营,所以稍微慢了一点,而且有些勋贵...”
见魏忠贤面露难色,朱由检一下就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皇城之中的官员们早已结成了千丝万缕一般的利益集团,而最要命的就是其中有不少都是他老朱家的人。
还有很多都是仰仗着大明开国与朱棣时期靖难时从龙有功之臣留下来的关系户。
共同导致东厂虽说早已是舍得一身剐,可这遇到皇家的时候,饶是魏忠贤也不禁打怵。
要是他还是原来的九千岁,那么面对这些皇家子弟倒也没有如此多的顾忌。
但..现在谁能知道皇爷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朕就知道,你会在这上面遇到问题,朕现在明确的告诉你..乖乖听话的朕还能和他们念念旧情,下半辈子还能捞个富家翁,再多的你自己清楚,诏狱不是摆设。”
“奴婢遵旨!”
“另外京营那边还要你多看着点,三个月之内必须要按照手册上面所写的,完成所有项目的训练,考核不合格的全部给朕派去京师民兵队!”
“奴婢遵旨!”
“另外明日一早,随朕一同巡视六部。”
魏忠贤连忙领命,见朱由检再无其他吩咐,便转身告退了。
可时间还没转到第二天,已经领会了朱由检意思的魏忠贤可谓彻底放开了,连夜四处抄没各路官员的家产。
你说你是冤枉的?
你家那十几个小妾都是自愿投奔你的?
你家京师外那万亩良田都是有根有据的?
没事不要紧,东厂会把你带回诏狱慢慢解释,只要你能说得清楚,那么也是讲理的,秋毫不犯虽然有难度。
但你能说清楚的都会还给你。
可这些官员大臣们能够说清楚吗?于是他们对待魏忠贤的态度从原本的怨言怨恨,瞬间转化成为了恨不得吞其肉饮其血。
毕竟在他们看来,贪官又不止我一个,为何对我下手呢?
而皇爷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情,所以这一切的来源都是魏忠贤,就是因为这个阉党蒙蔽圣听,才导致现在大批官员被抄家,被打压的如此凄惨。
东厂外,也有不要命的官员家养的家丁。
开始走上街头,往东厂衙门外张贴大字报,其中陈词之悲愤,饶是朱由检在看到送入宫内的告示之后也是乐的津津有味。
巡视六部都被延迟了,大批各地的东厂番子都被抽调回来,其中以南京最多。
毕竟,抄出来的钱财之多,饶是魏忠贤都目瞪口呆。
一亿三千万两雪花银,还不算那些难以估价的奢华宅子中的古董字画、珠宝首饰,以及那高达数十万亩的土地。
京师官员之富庶,引得朱由检雷霆震怒,并下令抽调锦衣卫协同办案,一时间诏狱...都开始住不下了..
这一瞬间,朱由检一下内心中想到了很多。
在这看似腐朽的大明朝之下,暗流涌动的各种势力似乎远远的超乎了自己的意料。
朱由检也不禁心里发问,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嘛?
不得不说。
朱由检自己心里很清楚。
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各项举措,有意无意触碰的利益太多太多,可这并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若是想要尽快的给大明这样沉寂的局面注入一点鲜活的气息,那么就注定要有人为自己之前的行为付出代价。
同时为之后大明的崛起,献出点东西,而这远远不止于钱粮。
有时候恐怕还得带些人头。
自打改革逐渐开始。
朱由检已经有段日子没有出宫了。
但是大把银子撒下去也不是没有效果的。
结果就是,原本沉寂的东厂和锦衣卫制度,已经再次焕发出了活力。
作用不可谓不大。
毕竟眼下的朱由检可离不开这些厂卫和锦衣卫们。
天虎军尚且还未完成三月操练,还不可用。
眼下却能仰仗这些留下来的旧厂卫、锦衣卫。
让自己这个皇帝已经不仅仅是皇宫之内的皇帝了,而是逐渐开始可以影响到整个大明。
朱由检已然很是欣慰和满意。
但是对于自己这段时间做出的很多决定,朱由检虽然冷静下来思考过是不是做得有些过火。
可明明很多事情其实都还只是停留在朝堂之上,出现在构想图中,还在努力的组织人手,构建架构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按捺不住要对自己下手了嘛?
这不禁让朱由检想到了红丸案。
原本伏案在前的朱由检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毛笔批阅,也放下了手中那从华夏图书馆里翻牌抽出的后世书籍。
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太监。
大脑光速运转,分析着眼前的处境。
“先给朕放在这吧,这太医院也是的,朕都没有说什么,这药这般苦就直接送来了。”
说罢,又重新拿起了手中的书,可整个人的神经却放在了那个小太监之上。
谁料那小太监竟将药碗放在案上之后,贸然开口说了一句。
“皇爷,这药您一定要快些喝,凉了这药效就流了。”
“朕知道了。”
见朱由检是真的在忙,案子周围已经被近来数不清的折子堆满,一手批折子,一手还在看着手中的书。
小太监心中一叹,这皇爷多好啊,可惜..
便也不再强求,万一被察觉到可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可只见那小太监刚一出门,朱由检的神色瞬间就冰冷的像寒冬腊月时的冰窖。
究竟是谁?
东林?
士绅?
鞑子?
无数个答案在朱由检的脑子里不断徘徊。
“还是不够狠啊...”
朱由检冷面突然一笑,站起身来。
“传魏忠贤觐见。”
只是站在门口向屋外轻飘飘的一句话,屋外值守的小太监就连忙起身跑去通知王承恩与魏忠贤。
毕竟现在谁不知道,虽说这名义上最大的太监还是魏忠贤。
可实际上最得皇爷信任的却在潜移默化之间换了人。
“奴婢魏忠贤请见。”
“进来吧..”
说罢,魏忠贤才推门而入,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案边那厚如山峰的折子,瞬间心疼不已。
“皇爷..还请您要保重身子啊,这折子可以让内阁先行批阅给个意见。”
自打朱由检登基以来,原本交给内阁的折子,无论大小事宜都先行送到朱由检手里看一遍。
当然,也委派了王承恩找了几个识字、忠心、机灵的小太监帮助进行一个筛选。
毕竟这折子中间不只是各地的官员任用大小事宜,更多的还是数不清的所谓请安折子、参本折子,又或是何地因皇恩浩荡又惊现何等祥瑞。
这对于眼下的朱由检来说都是放屁的玩意,大多都被送到后宫之中供人取火所用。
这样的行为让朱由检烦不胜烦。
也大大拖慢了批阅速度。
只不过,朱由检多了个心眼。
并没有立刻叫停,毕竟他清楚要是少了这些折子,还不知道得多出多少更多的废话折子来。
“今天,有个小太监给朕端来一碗源自太医院的补药,告诉朕要注意疗养身体,朕很是欣慰啊。”
魏忠贤也道。
“太医院有心了。”
谁料,原本面色温和的朱由检瞬间变冷,淡淡的说道。
“那就赏赐给魏公公喝了,就在案边放着,拿去吧,别忘了喝完把药碗差人送给太医院,不然朕怕有些人担惊受怕睡不着觉了。”
此话一出,魏忠贤先是一愣,心中顿时暗道不好。
瞬间爬倒跪在地上,这次的跪不同以往。
魏忠贤甚至还磕起了头来。
机灵如他怎能不知眼前的皇爷已经对这碗药有了猜忌之心。
无论这碗药到最后是有毒还是无毒,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皇爷以为它有毒,那么有人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朕很不明白,朕做的这一桩桩哪样不是救民于水火之间的好事,为何这些人就如此的看不惯朕呢?”
魏忠贤不敢说话。
他心里也很清楚。
这虽然是为民的好事,可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于眼下大明阶级中流砥柱一般的士绅阶级来说,可没有一件是好事。
虽说大明规定,农重商贱。
可这只是明面上的话,这有钱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谁都看在眼里。
眼下大明朝廷松弛已然到了一定的地步,朱由检这段时间的大动作其实已经让很多人后悔的捶胸顿足。
后悔不该让崇祯帝安然即位。
毕竟在当时反对最厉害的其实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生怕挨了秋后清算。
可没想到这一上台,魏忠贤就清楚了这皇爷远不是登基之前的模样,初登大宝之后的种种作为。
无不是在说明其贤能远胜前几位。
可坏就坏在,这一切,太明显了。
魏忠贤跪在地上,看着朱由检示意自己停了磕头的动作之后,颤颤巍巍的说道。
“皇爷,此事就交给奴才..”
“朕不知道太医院里都是些什么东西,但朕知道眼下这后宫,这皇城恐怕早已是被收买的百孔千疮,想必之前朕与你彻夜谈话,连夜就能浮在不少官员家中的案台之上啊..”
“朕每每想到这里..心里难过得紧啊..”
魏忠贤明白了。
这是又要动刀了。
如果说之前还有些客气,这次可就丝毫不用顾忌了。
皇帝可以允许臣子在暗地里为自己谋些好处,毕竟这自古以来升官发财都是一个意思。
可这要是想要威胁皇帝的命。
那就得先看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气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