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海岸线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畅销巨作

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畅销巨作

火之虎vvvv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是作者“火之虎vvvv”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幼健朱由检,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物……”“唉!”他一声长叹,再次打量了一眼皇极殿,心情复杂的转身离去。只可恨这是活生生的历史,而不是那些无脑爽文……若不然,兑换几颗原子弹,啥事都解决了…………三大殿之间的广场上,到处都是硕大的超级孔明灯。此物正是朱由检连夜让人制作的热气球。每一个,直径都超过了三丈多,高......

主角:朱幼健朱由检   更新:2024-02-09 19: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幼健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畅销巨作》,由网络作家“火之虎vvvv”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是作者“火之虎vvvv”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幼健朱由检,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物……”“唉!”他一声长叹,再次打量了一眼皇极殿,心情复杂的转身离去。只可恨这是活生生的历史,而不是那些无脑爽文……若不然,兑换几颗原子弹,啥事都解决了…………三大殿之间的广场上,到处都是硕大的超级孔明灯。此物正是朱由检连夜让人制作的热气球。每一个,直径都超过了三丈多,高......

《大明:穿越崇祯,拒绝吊上歪脖子树畅销巨作》精彩片段


兵部尚书张缙彦扶须赞叹:“贻白公(张四知字)此计妙极,武库正是兵部所辖,只消老夫一句话,便能打开了大门。

贻白公一招妙计,便是数万大军啊!”

众人纷纷大笑,齐赞张四知的办法好。

有兵部尚书在这,还怕从武库(军械库)拿不出兵器武装家丁吗?

一时间,欢声雷动。

甚至就连有心事的李来亨,也点了点头……

他强颜欢笑,心中却在思索,是不是该劝一劝叔祖呢?

皇帝的话语,在他心底扎了一根刺……

……

皇极殿内。

朱由检慵懒的瘫在龙椅上,脑袋却转的飞快。

王承恩被他指使出去办事了,护卫在崇祯身旁的是太监王廉。

这厮是王承恩的义子。

这是太监们延续香火的一种方式,在太监群体中很常见。

历史上,此人陪崇祯到了最后时刻,就在崇祯万般无奈只得刺死妻女的时候,他带人守着宫门,给崇祯保全气节争取了时间。

这厮也是可以相信的。

王廉试了又试,终于咬着牙开口道:“陛下,当谨防人心呐。”

防谁?王廉没说,但用脚趾头也能猜得到。

朱由检瞥了王廉一眼,轻笑:“你以为朕是走下水道的人吗?”

走啥下水道哟,热气球可是最安全的飞行器……

他抬头看了看王廉,昨晚,他已经告诉太监宫女们自己会怎么离开,正好此人去传唤皇后等人了。

王廉不知道他会怎么离开,有了此问倒也情有可原。

崇祯将自己的打算,简单的说了一遍……

王廉告了一声罪,担忧道:“陛下,臣怕万一消息泄露,逆贼会从金水河进来。”

明朝时候,太波池(什刹海)要大得多,它设计最初的功能是承担漕运,是连通了京杭大运河的。

十七世纪,地球正处在小冰河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

这个时期很诡异,欧洲的波罗的海完全结冰封冻!

泰晤士河结冰数月之久!

欧洲各国大战不休,英国换了王朝,德国死了三分之一的总人口,某些州甚至高达50%!

俄国死了两百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中国的海南岛下了好几次数尺深的暴雪,房屋压塌无数!

长江以北平均每一年半,就有一次席卷数个州府的特大灾害!

至于小灾,无年不断。

……

鞠明库博士统计的明末旱灾图(不包括洪涝、瘟疫、霜冻、暴雪等天灾)

干旱缺水使得漕运只能通到通州,北京这一段无法再通行。

太波池也逐渐变成了内陆河。

纵然如此,太波池在缺水的北方,也称得上是浩瀚。

朱由检哈哈大笑:“无妨,水关的位置,就决定了水道只能是单向通行的。”

“朕问问你,紫禁城是什么意思?”

王廉不假思索道:“这紫指的是紫气东来的意思,而禁——禁地也!”

“对!”朱由检笑了起来:

“皇宫城墙周围,都是宽阔的空地,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混进皇宫。

水道外面阔,皇城内是河流,皇城外是后海。

而宫内水道,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想要从皇宫逃出去容易,外面也堵不住!

然而,想要大规模进入,就只能走大门了!

逆贼纵然从下水道潜入,也只能依次而行,到时候,只许三五个壮丁,守在出口,手持长枪攒刺,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

两人正说着,王承恩带着一群小火者走了过来:

“陛下,三千斤火药已经准备妥当,此外,按照陛下的吩咐,臣已经在皇宫三大殿各处埋下了近万斤绿矾石……”

早些年,大明出了一位炼丹皇帝,地方投其所好,上贡了不少炼丹用品。

这位皇帝在位时间偏偏还很长,日积月累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积攒了不少,不单单是绿矾,甚至还有红磷……

朱由检嘴角勾起,绿矾啊!

绿矾好,绿矾妙,绿矾加热受不了……

他的目光瞥向了东北的那一片黑土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玩意朕埋下了,就差加热了呢!

上万斤的绿矾,在皇宫这种狭窄的地方,加热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自然是一把熊熊大火!

这把火谁来放?

历史上记载的清清楚楚——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一把火将故宫三大殿烧了个尽光。

趁着华夏内乱,好不容易进关的鞑子傻眼了,福临只得在焦垣断壁的废墟里,找了一处小院子“ku chu”着。

朱由检心中冷笑,大火加热了绿矾,生成的化学反应被埋在地底……

嘿嘿!

既然鞑子想要收拾残局,朕不介意将这残局砸的稀碎……

只可惜这座华夏结晶了啊!

朱由检起身,拍了拍坐下的龙椅,仔细摩挲了一阵,长叹了一口气,自语道:

“事已至此,我也没法子了,为了华夏江山,这些文物……”

“唉!”

他一声长叹,再次打量了一眼皇极殿,心情复杂的转身离去。

只可恨这是活生生的历史,而不是那些无脑爽文……

若不然,兑换几颗原子弹,啥事都解决了……

……

三大殿之间的广场上,到处都是硕大的超级孔明灯。

此物正是朱由检连夜让人制作的热气球。

每一个,直径都超过了三丈多,高达五丈,下方用绳索坠着一个吊篮。

吊篮和气囊之间,固定了一个加大号的灯芯,灯捻落在盛满了油脂的坛子内。

朱由检打量了一阵,开口询问道:

“大伴,你实验的怎么样,能承载多少斤?”

王承恩手指已经灌满了热气,只消解下系着的绳索,就能升空的热气球,橘子皮老脸乐成了菊花:

“陛下,妙极啊!这个大号孔明灯,每一具的载重约莫四五百斤左右,足够承受三个人飞行,还能带上一部分物资呢!”

王承恩对崇祯佩服极了,早就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祖宗们鼓捣出来了的孔明灯,谁能想到只是简单的放大,就能带着人飞上天呢!

他想起了一件往事: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太祖毅然起兵,反抗异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浙江金华人陶成道(原名陶广义),本是一个道士,酷爱炼丹,偶然间发现了让火药威力变大的方法,于是改造了宋朝的突火枪,制成火铳,献给太祖。

太祖感念陶成道的大义,赐其万户食邑。

陶成道晚年,想要改进武器,做成能带人上天的绝世兵器。

这位科学先驱,制作了一个大凳子,在凳子底部绑了47个火箭,手持两个大风筝,意图用来滑行。

却不料……

看着眼前被陛下唤作热气球的大号孔明灯,王承恩心中升起了对先贤的惋惜——

若是陶万户知道他心心念念的上天,只需要放大了孔明灯……


刘文炳一家44口人,42名忠烈,两人做了遗民……

……

黄尼麓滑到地上,这才发现王章腿上的伤口深可见骨,已经无法行走了。

王章抓住黄尼麓的袖子,急切道:“不要理会我,速带陛下离开!”

这一幕,看得朱由检泪眼朦胧。

“王卿家勿忧,还请速速上来,国家还需要王卿这样的忠义之士呢!”

黄尼麓撕下一截下摆,匆匆给王章止了血,又将绳索捆在王章腰上,这才顺着绳子爬了上去。

随后,刘文炳、黄尼麓两人一起发力,将他拉了上去,就是这番动作,王章伤口又崩开了,血流了一地,一旁的太监急忙给他包扎。

“王卿家无碍否?可能随朕傲视穷贼?”

朱由检朗声大笑。

救走了所有的忠臣,证明是能够改变历史的,他心情豪迈的很。

王章腿上裹着厚厚的绷带,对渗出来的血迹熟视无睹,下颌的长须随风飘荡:

“臣愿为陛下前驱!”

“好!”

看到王章无碍,朱由检挥手,大吼道:“绕城一周!”

他要看一看为他死战的儿郎。

他要看一看为国效死的好汉。

他要看一看饱经沧桑的京师。

……

城头上,遍地都是尸体。

街道上遍地都是尸体。

城内外,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们。

“大伴,打出旗帜!”

朱由检凝视着大地。

“哗!”

一卷长长的红布,垂了下去。

定睛一看,这布条上还有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煜煜生辉:

朕乃天子,承接天地之运,九五正统帝位延绵万世。

江山动荡,文臣豪绅无状,浴火重生大明江山永固。

这是安稳人心之举,也是朱由检的宣言!

……

皇宫内冲出了一条金龙的事情,满城百姓都看到了。

城内城外的闯军,也看到了。

甚至,就连阴暗处正在武装家丁,准备攻打皇宫的朝臣们,也得到了消息。

百姓们看到大明气运化龙,救走了皇帝和忠臣,纷纷露出了笑脸。

闯军士卒看到这神奇的一幕,吓得心惊胆战,人心惶惶。

朝臣见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心中不由的咯噔一声。

尤其是张缙彦、陈演、魏藻德等人,更是拧紧了眉头。

早上他们威逼皇帝时,崇祯说过的话,他们可记得请清除。

尤其是悬挂的那副对联,虽然粗糙不堪,却胜在简洁明白,只要识字之人,都能明白表达的什么意思。

朱由检这是将潜规则透明化了啊!

更是通过这一手,成功的将百姓对皇帝的怨言,全部转嫁到了他们头上……

他在告诉天下,大明之所以动荡,都是因为有了贪婪的朝臣和豪绅,是他们互相勾结,才致使民乱四起……

更是告诉天下,他还会回来的!

群臣傻眼了。

完了!

麻烦大了!

北京城有多少人?

巅峰时期超过八十万丁口!

什么意思?

单单16--59岁有户籍的壮男壮女,就超过了八十万人之多!

就算是这时候的京师,都还有丁口七十多万呢!

就这,还不算军卒!

就这,还不算老弱幼童!

就这,还不算被官员、富豪圈养的家丁、下人!

皇帝的这一手,可要比撒纸片、贴传单高明多了。

若是皇帝撒纸片,宣传官员豪绅的不好,还不会这么危急。

一来朱由检撒不了多少张,二来他们也可以说服闯王,使用暴力手段强制收回皇帝的宣传。

然而——

群臣怒了!

朱由检这个狗杂碎,竟然挂出条幅,环绕京师一圈!

我屮艸芔茻!

麻烦大了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