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如锦思春的其他类型小说《夜无忧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一盏风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城破那日,我扮作农妇想悄悄溜出去。却被城门的叛军拦住:兵荒马乱的,一个妇人怎么会独自出城?我慌乱得不知如何解释,排在我前面的一个汉子忽然扭头:军爷别误会,我是她男人盘查的叛军看看我又看看他,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你说你们是夫妻,那就证明给爷看,你们懂的,就夫妻之间那些事若是胆敢骗爷,你们俩谁都别想活命1.其他盘查的叛军士兵听到动静也都围了上来,他们嘻嘻哈哈:老子素了那么久,今天能看活春宫,也不错,哈哈哈。我的脑子嗡地一下,袖中已经握紧了一把锋利的金簪。汉子也涨红了脸:军爷们说笑,就算是夫妻,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那档子事,要是那样还不如死了痛快叛军士兵一瞪眼:少给老子来那套,要是敢耍花样,你们两个都没命其他士兵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俩...
《夜无忧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炙热干燥的唇含住了我的唇,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当我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全身的血液一下子都涌到了脸上。
做了十几年的尚书千金,平日里别说和男子亲近,就连说句话都要克己守礼,多看一眼都要被责备轻浮。
而今日,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我竟被一个陌生男子搂在怀里亲吻。
我的脑子里有无数声音在尖叫,心仿佛要跳出胸膛,双腿软得无法站立。
可他却并没有停下,反而死死托住我的后脑,让我无路可退,唇瓣在我的唇上辗转反侧,愈吻愈深。
我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双手使劲锤他,可他力大无穷,一手就摁住了放在胸前,更用力地将我揉进他的怀里。
旁边的人也都看呆了,排队出城的百姓都捂住了眼睛,而那帮盘查的士兵都在起哄叫好。
就在我被吻得快要窒息的时候,他松开了唇,我刚得片刻喘息,他湿热的吻又沿着我的耳边,脖子向下……
我的手抵着他坚硬的胸膛,腰被箍紧在他的手臂中。
泪眼朦胧间,我在他耳边喘息:
求求你,放开我……
士兵们的怪叫声压住了我的声音。
汉子忽然松开了我,面带红晕,气喘吁吁地对叛军说:
军爷,可以了吧,再继续下去,我们真的没脸活了,我婆娘好歹是个女人,总不能真在光天化日之下……
3.
盘查我们的那个士兵大笑着上来拍了拍汉子的肩膀:
行啊兄弟,没想到你一个糙汉,亲起娘们儿来这么没羞没臊的,平日里把你婆娘伺候得不错吧。
他挤眉弄眼地,随后觑了我一眼:
就是你这婆娘长得磕碜了点
士兵嫌弃地看了看我被陶土抹得脏兮兮的皮肤,还有脸上用面粘的疙疙瘩瘩。
汉子讪笑着:
乡下婆娘,要那么好看干啥,能干活能生娃就行
在一片淫笑声中,汉子一手拎起他的箩筐,一手搂着我的腰将我拖起,连拉带拽地将我带走。
到了远离城门的树林旁,汉子才松开了我。
我还没从刚才的变故中醒过神来,呆呆地任由他将我按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他行了一礼:
姑娘冒犯了,这等乱世,为了活命,请姑娘莫要责怪在下。况且姑娘易了容,日后没有人会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认出你便是今日的农妇,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我心中一惊,连那帮叛军都毫无察觉,他是如何看出我易容的?
还没等我再问,他远远退去:
想必姑娘也不愿再看到在下,那就此别过,保重
轻薄完了我就走?混蛋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狠狠锤了一下身下的大石头
随即又嘲笑自己,难道你如今还以为自己是矜持的尚书千金吗?
今日若不是他,我就会被叛军拦下,搜出我身上的东西,发现我的真正身份,到时等着我的,只怕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我心有余悸地将手伸进怀里,还好,信还在。
4.
那不是普通的信,而是盖着玉玺的密旨。
爹娘和兄长将这封密旨塞进我怀里,然后把我推入密道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要将它送到在外驻扎的英王手中。
圣上的性命,大齐的江山,都在我的手中。
从密道逃出时,远远看到尚书府火光冲天。
我强忍泪水,生怕弄坏刚易好的妆容,一刻也不敢耽搁。
爹说过,城门口有人和我碰头,护送我前去驻地,可我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再不走就要引起守成叛军的怀疑了,我只好硬着头皮一人出城。
谁知差点功亏一篑,虽然最后侥幸逃脱,但……
我下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唇,陌生男子的气息仿佛还留在那里,热辣辣的,心怦怦跳个不停。
崔如锦,都什么时候了,你居然还在思春
我狠狠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从脑中赶走那些乱七糟的思绪。
抬头望向荒芜的郊野,英王驻地遥远,也不知凭我独自一人能否活着到达那里。
我咬了咬牙,站起身来继续赶路。
一路艰险难以言说,我走到双腿浮肿,满脚血泡,还要时刻躲避叛军和流匪。
终日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香,待到驻地城外时,我已经形销骨立,虚弱得快站不住了。
远远看到城墙上英王的旌旗,我热泪盈眶,心中默念:
爹,娘,兄长,我终是做到了
眼前一黑,我昏了过去。
5.
叛乱平息后的第二年,京城之中春暖花开。
英王妃,哦不,如今是太子妃了,正带着京中一众豪门女眷在太子府赏花。
人群之中夫人小姐们窃窃私语,均是一片羡慕的声音:
崔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家真是好福气,女儿刚当上英王妃没多久,殿下就册封了太子
那还不是人家拼了身家性命,若不是当初崔小姐舍生忘死将密旨送到英王驻地,英王如何能千里勤王,平息叛乱,被圣上册封为储君?
若是没有当初的崔小姐,恐怕我们这些人都成了叛军刀下的亡魂了,她做太子妃,我心服口服
走在前面的太子妃唇角禁不住微微上扬,她假装没有听到大家的议论,转过身来微笑着说:
前方便是牡丹园了,我命人在那里准备了茶点,诸位可小憩片刻,咱们边赏花边吃茶。
笑意如同春风拂面,更衬得她姣好的面容如同春光一样明媚。
夫人小姐们也都情不自禁跟着微笑起来。
我远远缀在人群的后面,低着头一言不发。
身边有几个嘲讽的声音小声议论:
崔大小姐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不过是看到昔日不如她的堂妹如今一人之下,心里不是滋味了呗
那怪谁?当初贪生怕死,如今又羡慕人家富贵,世上的便宜岂能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崔老尚书……唉,人都去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当年他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如今只能与这泼天富贵擦肩而过。若是他泉下有知,他会不会后悔?
这都是命,有些人算计了一辈子,最后还拗不过天,做人还是厚道些。
听她们如此议论父亲,我攥紧了手中帕子,可却生生忍下想要和她们争辩的冲动。
如今我不再是尚书府的大小姐,而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以往的教训告诉我,和她们争论除了被奚落得更惨外不会有什么结果。
我抬头看了一眼远处春风满面的崔玉蓉,恰逢她正望向这边。
对上了我的目光,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冲我举了举手中的茶盏。
6.
其实我也不知那时发生了什么事。
只记得我昏倒在英王驻地的城外,醒来时满城的人都在谈论英王已收到圣上密旨,正在集结军队,整装待发
我心中猜测,一定是有人趁我昏迷拿走了我身上的密旨。
不过还好,密旨到底送到了英王手中,我暗自庆幸,不管是谁送信,最终都算完成了任务。
我在英王府外徘徊了几日,想亲自同英王确认。
可总是被当作流民驱赶,那时我心中惦记着爹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娘和兄长的生死,心想自己留在这也没什么用处,于是便匆匆赶回京城。
那时的我不用易容,也枯黄干瘦得如同难民一般,轻易地就混入了戒备森严的京城。
而尚书府早就被烧成一片白地,最后我只捡到几幅烧焦的枯骨。
我抱着那些骨头失声痛哭,爹娘和兄长再也回不来了。
几日后,英王的兵马迅速占领了京城,和叛军激战,最后大获全胜,将囚禁在宫中的圣上救出。
京城上下一片感激赞美之声。
圣上亲临城门,正式迎接英王和家眷入京。
那时我才看到,同英王并肩而立在马车上风光无限的女子,竟是我的堂妹崔玉蓉。
那时京城早已传遍,崔玉蓉不惧危险,舍生忘死,历尽千辛将密旨送到英王手中。
圣上可以得救,崔玉蓉功不可没,英王更是欣赏她的勇敢,爱慕她的人品。
于是叛乱平定那日,圣上亲自下旨,赐崔玉蓉英王正妃,嫁入英王府。
我前去找她理论,可一入英王府,她便抱住我失声痛哭:
堂姐,你还活着?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向九泉之下的伯父交待了。
7.
爹科举出身,当年殿试一举夺魁后被老尚书看中,将娘嫁给了他。
爹凭着自己一身学识和岳丈的提携,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叔父就是那时拖家带口上京投奔父亲。
爹为人正直,从不肯以权谋私,叔父多少次想要爹帮着堂兄谋个一官半职,爹都说当官要凭真本事,鼓励堂兄读书科举。
他送堂兄去最好的私塾,时时考教他的学问,也经常接济叔父家。
可惜堂兄不是那块料,考了几年都名落孙山,最后只能靠爹的旗号在衙门做个小小的吏官。
叔父一家也只得依附着尚书府过日子。
那时崔玉蓉时常到尚书府来玩,她对娘和我都是谦恭有礼,小心翼翼。
她常常羡慕地看着我的屋子,衣裳首饰和使唤的下人说:
堂姐,你的命真好,若是我爹也像伯父这样厉害就好了。
那时我还天真地说:
这有什么,我爹说我们都姓崔,我的就是你的,你喜欢拿去便是了。
可娘却说崔玉蓉不是心思简单的孩子,让我离她远些。
我不解,娘这样高门大户出来的女子心思总是弯弯绕绕,总之我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从未看懂,于是便抛在脑后。
可当她在众人面前抱着我,话里话外哭诉爹将我托付给叔父照顾,却遣她去送信时,我便知道娘的识人之明远在我之上。
8.
圣上褒奖崔玉蓉,将她召进宫中问话,她却携我一同前往。
崔尚书真乃忠臣,那日危急之中朕托付于他,他不顾安危立刻领命去了,只是他为国捐躯,朕心甚痛
圣上看着我们不无感慨,我心中悲痛,刚要答话,却被崔玉蓉抢了先:
正是,那日伯父将密旨托付给儿臣的时候,儿臣就发誓一定不会辜负伯父和圣上,就算死也要将密旨送到。
圣上眼中满是欣赏和感动,随即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
朕还以为……崔尚书会遣自己女儿……怎么后来是你?
崔玉蓉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
这儿臣就不知了,那日情况危急,伯父的话儿臣只能照做,不过倒是隐约看见堂姐进了密道,伯父还托我爹照顾堂姐。
她随即满脸欣慰地握住了我的手:
还好堂姐无事,入城那日爹说不见了堂姐踪迹,可把儿臣吓坏了,若是堂姐有个三长两短,儿臣无颜去见伯父
圣上颔首:
你都自顾不暇了,还惦记着你堂姐,真是个忠厚的孩子
他又觑了我一眼:
崔尚书……唉,也是人之常情,他一门忠烈,总要给自己留个后人。
我的手在崔玉蓉手中颤抖着,冰凉冰凉的。
隐约间,我已明白了崔玉蓉携我前来的用意:
即便给我机会站在圣上面前,我也依旧什么都做不了。
我张了张嘴,可眼前又出现了那日在英王府百口莫辩的一幕。
9.
那日,我挣脱崔玉蓉,焦急地说:
玉蓉你说什么?爹明明是遣我送信,他何时托付叔父照顾我?又何时将密旨交给过你?
崔玉蓉面上一片震惊之色,她呆了半晌才说:
堂姐,我不该居功,更不该越过你做英王妃,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配,并非是我痴心妄想,那时我只想着将密旨送到,从未想过其他,只是没想到殿下爱重……
她泪水涟涟地回头望了一眼英王:
殿下,请您让陛下收回成命可好?若是没有伯父,玉蓉怎会有今天,他泉下有知,也一定希望英王妃之位是堂姐的,玉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蓉不想做忘恩负义之人,求殿下成全
我眼睁睁看着原本和颜悦色的英王露出怒气:
崔尚书人品贵重,怎会有这样不知羞耻的女儿
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被骂得这样难听,我一时间愣住了。
崔玉蓉小声啜泣着:
殿下不要这样说堂姐,如今所有的荣誉和地位本来应该属于堂姐的……
英王眉间怒气勃发,他几步上前将崔玉蓉揽入怀中:
胡说,如今所有的荣誉和地位是你用性命换来的你一个弱女子,一路躲避流民和叛军,历尽千辛万苦才将密旨送到。本王还记得那日你衣衫褴褛,满身伤痕却紧紧将密旨护在怀里的样子,更记得你亲手将密旨送到本王面前就昏倒在地的样子
英王望向崔玉蓉的眼神中有深深的怜惜和感动。
我呆呆地听着,原来这就是我昏过去后发生的事情。
他一转头看向我,眼中有掩饰不住的厌恶:
这样的功劳,岂是那些贪生怕死之人可以觊觎的?
英王府的下人随从都对我怒目而视,他们那天都见证了崔玉蓉舍生送密旨的一幕,如今我在他们心目中就是一个贪生怕死,爱慕虚荣,企图窃取他人功劳的女子。
崔玉蓉望着我眼睛红红的:
对不住堂姐,玉蓉是无心的,我从未想过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那一瞬间我有些恍惚,仿佛之前发生的一切只是我的一场梦,而真正去送密旨的其实是崔玉蓉。
10.
那日在宫里,我终究一个字没有说。
圣上感念崔家的功劳,下旨恩赏。
爹和兄长的牌位入了忠烈祠,娘也被封了诰命,受世人香火。
这也是我没有再替自己争辩的原因。
崔家得到了该有的殊荣,爹娘和兄长没有白白牺牲。
至于我自己,做不做英王妃本就不是我当初的目的。
那时的我抱了必死的决心,如今能够安然无恙已经是上天的眷顾。
至于当初是谁送了那封密旨已经不重要了,圣上和大齐江山安然无恙,我完成了爹爹夙愿,问心无愧。
只是尚书府成了一片废墟,我无处可去。
叔父托崔玉蓉向圣上请旨,接我过府供养,直至我出嫁。
若不如此,我如何能对得起九泉下的兄长和嫂嫂。
叔父每谈及此事时都热泪盈眶,人们赞他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忠厚仁善,连圣上也赞赏有加,赏下金银宅邸,意图补贴一二。
堂兄都跟着沾光,谋了一个不错的官职。
一时间,崔家二房风头无两,如同烈火烹油。
只是我这个原来的尚书府千金却无人问津。
如今我的身份尴尬,京城中没有人家愿娶一个父母双亡且贪慕虚荣,还得罪过当今太子和太子妃的女子。
崔玉蓉倒是时时惦念我的终身大事,每次她回到娘家就会在我面前长吁短叹:
我求了殿下,也试图找几位德高望重的夫人保媒,可是……他们都说姐姐这样的女子,不敢高攀呢……
她看似悲悯的眼神里藏着一丝幸灾乐祸。
那我便不嫁了。我平静地说。
爹娘和兄长死后,我的心如止水,对嫁人的事并不感兴趣。
那怎么行?崔玉蓉嗔道: 姐姐若真在崔家留成了老姑娘,我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伯父?
她特意强调死去二字,仿佛看我被这两个字刺痛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可我早不复当初的脆弱,镇定自若地对她说:
你如今就对得起我爹了吗?
堂姐你什么意思?崔玉蓉变了脸色:
你还在为当初的事怀恨在心?
11.
我静静地望着她,我可以容忍她借着送密旨的机缘坐上太子妃的位置,却不能忍受她编造谎言污蔑爹。
如今爹已经开始被人诟病,说他白璧微瑕,明知送密旨九死一生,舍不得自己亲闺女,却让别人闺女去送死。
甚至爹的品性都开始被人质疑,有谣言说他在外是谦谦君子,对待二房却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在世时一直压制着叔父家不得翻身。
究竟谁在撒谎,我和崔玉蓉都一清二楚,只是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我。
崔玉蓉注视我良久,忽然冷笑:
堂姐眼界太高,忘了自己现在的身份。若是由着你,怕是这辈子都嫁不出去。既然别人都看不上你,便由本太子妃做主,将你许配给我舅父家的表兄。
崔玉蓉的舅父曾是妥妥的乡下破落户,直到叔父家飞黄腾达,才举家来投,自然是以崔玉蓉马首是瞻。
她这样做,是想一辈子将我放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监视。
那位表兄我也曾见过,有些痴傻,心智好像三岁孩童,可却生得人高马大一身蛮力,一不合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心意就动手打人,身边伺候的丫头婆子被打跑了好几个。
装了那么久,崔玉蓉终于要对我下手了
12.
可那日之后,崔玉蓉却无暇顾及这门亲事。
因为一条消息传遍京城:
当年和英王兵分两路追讨叛军的大将军夜无忧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清剿,即将回京复命。
据说当时,他和崔尚书一人领了一封密旨出京。
英王驻地离京城最近,率先攻回京城,而夜无忧则奉命清剿叛军在各地的援军,切断他们和叛军的联络。
可英王凯旋一年有余,连太子都当上了,夜无忧却说什么不肯回京,借口叛军余孽还未清尽,又在外游荡一年多。
听闻他要回来,圣上大喜,特意为他准备了庆功宴,邀请各位皇子朝臣前来赴宴。
太子做为储君奉旨安排宴席为夜无忧接风。
奇怪的是,崔玉蓉这个太子妃不去忙宴席筹备的事情,却三天两头往崔家跑。
一回来就同叔父关在书房里密谈,连我都无暇顾及。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清野七五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
最新评论